温室蔬菜栽培技术_蔬菜论文

温室蔬菜栽培技术_蔬菜论文

大棚蔬菜的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大棚论文,蔬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冬季塑料大棚密不通风,里面温度高、湿度大,生长旺盛的蔬菜很容易遭受有害气体的危害,使植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时枯萎死亡。下面提供几种蔬菜如何栽培的技术和注意要点,供农民朋友们参考。

      青椒丝瓜香菜立体套种

      1.青椒 选用大果型优良品种,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冷床育苗。苗床选择2~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田块。播前注重培肥苗床,晒种1~2天,用52℃的温水浸种15~20分钟,杀死种子表面病菌。播时浇足底水,每平方米播种7~8克,播后浅盖营养细土0.5~1厘米厚,覆盖地膜。出苗前闭棚增温,保持日温25℃~30℃、夜温18℃~20℃。出苗后轻轻抽去地膜,并适当撒些干细土弥合裂缝,促进根系生长。齐苗后适当通风降湿,保持日温20℃~25℃、夜温16℃~18℃。3~4叶期分苗于10×10厘米塑料钵或纸筒钵中。越冬期间重点是防冻、防病,可采用大棚套小棚加草帘或2~3层遮阳网覆盖过夜,冬季应控制浇水,避免苗床湿度过大,适当喷洒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预防病害。立春后地温逐渐回升,适当追施稀水粪,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幼苗生长。苗龄100~120天。

      2.丝瓜 品种选择白籽棒状肉丝瓜,于3月上中旬应用大棚套小棚进行营养钵育苗。播前浸种催芽,方法是:选用温水浸种3小时,尔后用纱布或毛巾包裹好种子置于30℃环境中催芽,破嘴后每钵点播1粒。出苗前保持日温25℃~30℃、夜温18℃~20℃,出苗后适时通风降湿。苗龄35℃~40℃、单株3~5片真叶,叶片嫩绿。

      1.青椒 青椒苗于3月上旬选择晴天上午定植于大棚内,每亩定植5000株,株行距为27厘米×50厘米。定植前7~10天施足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饼肥1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或45%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整地作畦、喷洒氟乐灵或都尔、平铺地膜、扣棚增温。定植后闭棚5~7天,保温保湿,促进缓苗。

      2.丝瓜 4月下旬将丝瓜秧套栽于青椒行间且接近棚架下脚内侧20厘米处,每只大棚内栽2行,亩栽220~250株。

      3.香菜 7月下旬青椒拉秧后,及时挖翻、整地、施肥,亩基施复合肥15~20公斤、腐熟粪肥1500~2000公斤,然后在丝瓜架下抢播香菜(利用丝瓜返荫)。播种前搓开球果,用消水浸种6~8小时,再将种子吊于井内水面上方催芽,每亩用种6~7公斤,播种后地表用小麦秸秆或遮阳网覆盖,高温干旱天气坚持早晚喷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出苗。

      1.青椒 适时田间管理,晴天适时通风降湿、夜晚适当覆盖保温防霜冻,可因苗制宜,选择晴天上午追施1~2次稀水粪,每亩每次1000公斤,促进秧苗生长。早春发生连续阴雨天气,椒苗易徒长,应适量喷洒助壮素或多效唑。开花结果初期(门椒坐住、对椒膨大期),晴天防止高温伤苗,棚温控制在25℃~28℃,夜晚15℃~18℃,可根据长势,每亩迫施稀水粪1000~1500公斤和尿素5~7.5公斤,以后7~10天追施一次粪肥,促进开花结果。结果盛期,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和人畜粪1500~2000公斤,并结合治虫防病,根外喷肥2~3次。4月下旬撤去小棚,5月下旬撤去大棚膜。

      2.丝瓜 丝瓜伸蔓初期,可先在栅架旁插矮竹竿,引蔓爬上竹竿。5月下旬大棚膜撤去后,及时理蔓、绑蔓,使之沿竹竿爬上大棚架,在棚架之间拉组成网状;适当浇施稀水粪,促进瓜蔓生长。6月上中旬丝瓜进入开花结果期,要适度浅中耕松土,及时理瓜蔓和幼瓜,摘除下部侧蔓。盛果期管理做到勤打老叶与摘弱蔓,勤疏多余的雄花蕾,勤采瓜。8月中下旬待香菜齐苗后,应逐步去瓜蔓,增加棚下光照,促进香菜生长。

      3.香菜 香菜出苗后,应及时撤去地表覆盖物,干旱天气利用早晚喷洒水,保持土壤湿润,每5~7天浇施一次腐熟的稀水粪,促进幼苗生长。株高10~20厘米时,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7.5~10公斤,并喷洒20ppm赤霉素[九二零]溶液,促进香菜快速生长。株高20厘米以上即可分批采收。10月上中旬可腾茬清田,栽青菜。

      1.青椒 前期应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速克灵、扑海因交替防治灰霉病、菌核病,及时用乐果或灭蚜烟剂防治蚜虫。中后期应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防治炭疽病,梅雨季节注意用乙膦铝预防疫病、高温干旱天气喷洒83增抗剂或病毒A预防病毒病。

      2.丝瓜 前期注意应用乐果防治蚜虫,及早喷洒病毒A500倍或83增抗剂150倍,预防病毒病。雨季则要应用杀毒矾500倍或乙膦铝300倍液,防治霜霉病。后期应用敌敌畏1500倍+敌杀死3000倍混喷防治瓜螟。

      由于各地气候差异较大,所以南瓜的定植时间也不一致,只要能保证南瓜苗不要受低温冻害,正常生长,就可以定植或直播。注意定植时不宜过深,以子叶露出地面为宜。浇定根水时,苗叶上不要沾水和泥土,以免影响缓苗和成活。

      结合除草进行中耕,由浅入深。注意在除草时,不要移动苗和伤着苗或根系。为促进根系发育,中耕时,要往根上培土。整个南瓜生育期间,一般要进行中耕除草2~3次。注意在中耕时不要将南瓜植株及叶搞坏。

      南瓜定植后,如果墒情好,一般不需要灌水。应在这个阶段,多次进行中耕,同时,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以利壮秧。伸蔓后,距根15-20厘米处,开沟施肥,施腐熟粪肥,并结合喷施光合营养肥,可助力植物吸收大量光能、光照,供给植物生长发育。

      栽培南瓜时,有时由于枝叶过旺,易引起落瓜。因此,一般对其枝蔓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生长,多开花,多坐果,促进南瓜发育。南瓜的侧蔓不宜留太多,若是有特殊栽培需求,则根据需要进行整枝打蔓、留侧蔓。

      若是在设施中栽培南瓜或露地栽培南瓜(花期遇雨天),为提高南瓜坐瓜率和产量,预防僵蕾与僵果,可对其喷施促花王3号,提高花粉受精质量,增加南瓜产量。

      选用抗逆性强、高产优质、商品性好、有市场前景的华玉三号(无筋豆)、赤裕二号(无筋豆)、长丰988(无筋豆)、超级金龙架豆王(扁豆)、天马架龙王(扁豆)、鲁寿荷兰005(扁豆);盛硕特选架豆王中王(闽豆)、一点红(油豆)等品种。

      菜豆根系发达入土深,故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有排灌条件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未种过豆科作物,以葱蒜类或根菜类、白菜等为好,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为宜。前作收获后进行深翻晒垡,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硫酸钾15公斤作底肥,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即可作畦,一般畦宽0.9~1米,沟宽30厘米,沟深30厘米,每畦播两行。

      播种前应精选种子,选择籽粒饱满、有光泽的种子,剔去发芽、病残、虫蛀和机械混杂的种子,进行晒种1~2天。菜豆一般采用穴播法进行直播,蔓生菜豆每畦播两行,行距55~60厘米,穴距30~40厘米(冬菜豆宜稀,春菜豆宜密),每穴播种3~4粒,每亩用种量2.5~3公斤;矮生种行距40厘米,穴距30~40厘米,每穴播种3~4粒,每亩用种量3.5~5公斤,播种后盖土2~3厘米。

      科学管理 播种后至出苗前要保持充足的水分,苗期若遇连续的阴雨天气;则要注意排水。以免发生沤根死苗,随着植株旺盛生长,结合追肥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提高肥效。

      适时中耕除草 在出苗至搭架前进行浅中耕(未盖地膜栽培的);以便除去杂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保湿、保温能力,提高土壤通透性,利于促进壮苗。

      植株调整 1.及时间苗、定苗:每穴只留苗2株,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去杂留纯。及时移补缺株,保证全苗。2.适时搭架理蔓:当蔓抽出15~20厘米时搭架,架材可因地制宜选用竹子、树枝,长2米以上,每塘插一根,2根绑成一架,呈人字形,并及时引蔓上架,防止互相攀缠。矮生菜豆植株不高,生长期又短,不需搭架。

      科学合理施肥

      绿色食品(菜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基肥占全期施肥量的60%,追肥占全期施肥量的40%。有机肥应充分腐熟,不带病虫卵和其他对产品品质有影响的物质。第一次追肥于出苗后15天(4片复叶时)每亩追施10公斤尿素;出苗1个月左右(伸蔓半架)进行第2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根际穴施后盖土。禁止使用硝态氮肥;禁止使用城市、医疗、工矿区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垃圾、污泥、污水作肥料,控制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菜豆产品;防止硝酸盐在菜豆产品(嫩荚)中富积。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滋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严格按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使用农药,提高菜豆产品质量。

      联系电话:0931-8826844

标签:;  ;  ;  ;  ;  ;  ;  ;  ;  ;  ;  

温室蔬菜栽培技术_蔬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