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161300
摘要:目的:评价脓腔置管冲洗与切开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行脓腔置管冲洗引流,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切开引流。比较分析两组切开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及继续哺乳例数。结果: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继续哺乳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脓肿的置管冲洗治疗能够显著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治疗后可继续哺乳,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脓腔置管冲洗;切开引流;乳腺脓肿;效果
乳腺脓肿是哺乳期妇女发病较高的疾病之一,多由急性乳腺炎早期治疗不彻底而导致,脓肿一旦发生必须行手术将其切开引流[1]。传统的手方法是切开引流,手术创伤大,换药频繁、痛苦,愈合后瘢痕明显,且多数患者不能继续母乳喂养。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4月采用脓腔置管冲洗引流的方法治疗乳腺脓肿48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确诊治疗的乳腺脓肿哺乳期妇女96例,所有患者表现为乳腺局部红、肿、热、痛等典型表现,经B 超检查确诊为乳腺脓肿。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其中治疗组年龄22岁~36岁,平均(28.16±5.73)岁,病程3~10天,平均(5.37±2.04)天;其中单房脓肿者37例,多房脓肿者9例,多发脓肿者2例。对照组年龄23岁~37岁,平均(28.41±5.58)岁,病程3~11天,平均(5.26±1.92)天;其中单房脓肿者35例,多房脓肿者10例,多发脓肿者3例。两组年龄、病程、脓肿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根据术前波动感确定脓腔最低点,由此处用细针穿刺向脓腔方向抽出脓液。治疗组行脓腔置管冲洗,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切开引流。
1.2.1 治疗组
在针孔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1.0~1.5 cm,用弯钳钝性分离入脓腔,将大部分脓液和坏死组织引流,手指从切口探入脓腔,并轻轻打开脓腔分隔,使脓腔成为一个单腔,彻底排除脓液,并用干纱布擦拭脓腔。以手指于脓腔最底部置入一根用直径 0.4 cm输血器管做成、已剪多个侧孔的塑料冲洗管,用0.9%NaCl溶液反复冲洗脓腔。同时准备一根管径≥0.3 cm、已剪侧孔的塑料引流管,将其置于脓腔内距离切口2~3 cm处,下面连接灭菌引流袋,注意侧孔不能过多,以避免引流液渗漏进入皮下组织。以丝线缝合固定冲洗管和引流管于切口皮肤上,检查冲洗引流管是否通畅,切口处未见大量引流液流出,上面用无菌敷料覆盖。术后隔日换药1次,第1天每1~2小时开放冲洗管冲洗一次,冲洗液为0.9%NaCl溶液,每500 ml加庆大霉素8 U。以后逐渐延长冲洗间隔时间,术后3~6天可将冲洗引流管拔出,残腔一般需要3~8次换药可完全愈合。
1.2.2 对照组:沿计划切口切开2~4 cm皮肤及皮下组织,用止血钳钝性打开脓腔,进入脓腔、撑开,引流出脓液,探查脓腔并将分隔完全分离,用0.9%NaCl溶液反复擦拭脓腔,并放置凡士林纱条填塞脓腔并引流,上面用无菌敷料覆盖,术后隔日更换外敷料。术后第2天开始每日更换凡士林纱条,至脓腔完全愈合。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切开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及继续哺乳例数。疼痛评分采用数字分级法: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两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继续哺乳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注:*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乳腺脓肿多发在产后3~4周,淤积的乳汁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细菌可通过破损的乳头进入繁殖,从而形成急性乳腺炎,病情发展得快和/或治疗不当等均可形成脓肿。在炎症早期,患者仅感觉到乳房胀痛,局部出现红、肿、热,随着炎症的发展,患者出现高热、寒战、脉快,白细胞计数升高等,数天后即可形成脓肿[2]。如果治疗的不及时、不彻底,脓肿可破溃形成窦道,迁延不愈。还可穿至乳房或胸肌间隙当中,导致乳房后脓肿形成,合并脓毒症。以往临床采用传统的切开引流手术方法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该方法治疗的创伤相对较大,换药时产生的痛苦感强,切口愈合后瘢痕非常明显,而且多数接受该项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退乳处理,会对母乳喂养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采用置管冲洗的方法无需在伤口内换药及反复放置引流纱条,只需冲洗引流,而使脓腔中的脓液、坏死组织等由引流管及时引出而不积聚在脓腔,有利于炎症消退,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3]。患者痛苦小,局部干燥、清洁,减少再感染机会且便于管理。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继续哺乳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乳腺脓肿的置管冲洗治疗明显能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治疗后可继续哺乳,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延红,李广平,宋威.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42-243.
[2]魏忠林.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治疗25例乳腺脓肿[J].青海医药杂志,2013,43(4):21-22.
[3]张玉华,吕谦,赵英.脓腔置管冲洗与切开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135-136.
论文作者:李继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脓肿论文; 乳腺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例数论文; 切口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