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论文_董志平

初探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论文_董志平

黑龙江省建设科创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快速崛起,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可能会大面积运用建筑行业中,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其顺利推广与应用的重要环节。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结果进行系统归纳。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进行监控有助于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为施工方提高预制装配式施工质量提供依据。本文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对策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流程

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约劳动力等优点,被国家大力提倡,但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还不成熟、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主要分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三部分。基础工程部分与装饰装修部分与现浇式建筑大体相同,主体结构部分的工艺流程包括:构配件工厂化预制、运输、吊装;构件支撑固定;钢筋连接、套筒灌浆;后浇部位钢筋绑扎、支模、预埋件安装;后浇部位混凝土浇筑、养护;直至顶层。所以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是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的重要环节。

二、制约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

1.预制装配式建筑行业内存在不完善的法规政策

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政策性文件如《绿色建筑行动》、《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等在推广装配式建筑,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由于约束力并不强烈,很多企业也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没有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2.经济支撑政策不完善

现代社会,现代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利益驱动为导向,虽然装配式建筑的科技含量高,运用的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保障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但是毕竟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还没有深入经营管理的心理,大多数的公司企业都还处于摸索,技术还不成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成本的提高,管理模式的落后,更多不可控因素都会影响最终建筑的成本,所以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发展装配式建筑。如果没有长效的激励政策,如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促使企业开展研究装配式建筑的探索,装配式建筑的政策依旧无法落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依旧会发展缓慢。

3.技术水平不足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依赖于扎实的专业技术,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在需要极强专业技能的关键技术岗位上,或多或少地存在断层或衔接不上的危机,使得在产能扩大方面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住宅产业化的需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方面

深化设计是制作新型预制构件的必要步骤。但传统的预制构件厂和设计院要么不具备成熟稳定的深化设计模块化的能力,要么不考虑深化设计,由此造成预制构件的生产存在一定偏差,不符合标准。

(2)在质量方面

由于生产所用的原材料的质量没有统一标准,参差不齐,使得磨具和配件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难以存在高质量。另外生产时的装备资源尚未形成成熟的通用模块,大部分需重新开模,有待改进。

(3)未形成标准化的预制构件。

目前存在的构件大多品种单一,通用性较差,使得在建筑结构上的应用存在脱节现象,尚未形成产业化的产品生产体系。

(4)管理技术不完善

健全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是实现装配式建筑项目良好运营的关键技术。目前,目前管理者对于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工程管理中的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造成实际施工效率低下;项目管理者没有深入理解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认为装配式建筑比传统工艺前期投入较高,存在风险,从而限制了对管理模式的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经济成本高

一切活动的实现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依赖于完善的?济管理体系和充足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仍存在以下制约装配式建筑项目发展的经济因素:

(1)在整个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设计多个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例如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项目监管单位。目前在不成熟的市场机制下这些单位处于条块分割状态,没有推行EPC工程总承包的管理模式,造成责任界面不够清晰,极大地阻碍了施工工期和消耗了大量成本。

(2)市场化以及商业化发展受阻。目前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实施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处于“零星”的运作状态,前期工厂投建、技术研发、人力培训、专业器材采购,无疑造成了先进企业前提投入成本过高,后期获利较慢。

(3)由于该领域专业人士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及对成本认知的误区,造成社会资本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资金投入减少,缺乏该有的积极性,甚至影响资本市场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支撑力度,加剧了产业链的崩溃。

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1.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为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水平,首先施工企业应对施工人员加强管理,定期开展培训管理工作,使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全面提高。此外建筑企业还应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监理队伍,提高监理水平,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奠定基础。建筑企业领导应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引起重视,为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2.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管理

除此以外建筑企业还应对施工机械设备加以管理,在项目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机械及设备运行状态严格检测,一旦发现问题需立即更换,避免出现工程施工质量风险。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还应对施工机械定期养护,确保其良好运行。另外建筑企业还应对建筑市场行为不断规范,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对建设单位质量责任加以强化。另外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在工程施工前应对安全施工技术进行交底,经双方确认后方可实施。此外还应在脚手架、电梯井口、孔洞口、出入通道口、基坑边沿、临时用电设施、爆破物及有害气体等部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除此之外,团队的协作能力,团队成员工作的严谨性,这些都属于综合素养,需要进行重视和训练。唯有将团队成员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才能让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最终使得项目顺利完工而整个建筑的工程质量也得到了最大的保证。

3.对责任追究制度予以完善

为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有效进行,还应全面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合理的枝责任体制进行构建,确保各个参与者均能履行自身职责,根据相应法律法规来开展工程施工,使质量终身责任制全面落实。另外建筑企业还应对激励机制有效落实,使工程质量通病彻底消除,这也是促进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为工程质量发展给予推动作用。

4.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健全

为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建筑企业还应对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加以健全,确保安全施工有效落实,使施工人员认识到自身责任,从而更好地履行本职工作。另外还应开展安全考核工作,加强对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了解,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结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很多优势,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施工工艺与施工质量,建筑施工人员应总结经常出现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对其解决方法进行探讨。还需要施工人员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保证施工规范,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契机下,应把握这个机会,使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齐宝库,王丹,白庶,靳林超.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建筑经济,2016,37(05):28-30.

[2]包振清.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27):53-54.

[3]张可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11):60-61.

论文作者:董志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0

标签:;  ;  ;  ;  ;  ;  ;  ;  

初探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论文_董志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