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让胡路区龙岗街道龙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内科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8例患有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实施西医常规治疗;2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试验,对其实施以复方大承气汤为主的中医内科治疗方式,观察和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26例患者100%被治愈,明显高于对照组86.37%的治愈率,两组的数据对照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科为主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具有明显疗效,辅以西医结合,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中医内科;社区;不完全性肠梗阻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ethods: th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choice of the January 2010 -2011 year in December 4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patients,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and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22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the routine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 26 case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est,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actually with compound Dachengqi Decoction mainly,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26 patients were cu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ure rate, the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has obvious effect,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 effect is better, worthy of promotion.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 community;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不完全性肠梗阻指肠道内出现肠内容物阻塞现象,它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也是一种特殊的急腹症,受梗阻的原因很多,多是由于粪块、肿瘤、虫团阻塞、手术疤痕粘连、炎症等原因造成的。不完全性肠梗阻发病较快,且病情发展迅速,由于病情复杂,短时间内就能使病情恶化。不完全性肠梗阻刚发生时,会导致解剖学和功能失调,接着会发生肠壁循环障碍、体液和电解质丢失等,最后甚至使病人发生休克,该病具有突发性,且临床特征演变迅速,若治疗不及时,极易造成患者死亡。所以,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关措施解除梗阻对肠梗阻病情的延缓和治愈都有重大作用。我社区医院在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治愈的26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显示我社区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48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26例患者被安排在观察组,采用复方大承气汤为主的中医内科治疗方式,并辅助于西药治疗,其中女患者12例,男患者14例;年龄分布在45-81岁之间,具有61.5岁的平均年龄。22例患者被安排在对照组,施以传统西医治疗方式,其中女患者10例,男患者12例,年龄分布在43-78岁之间,具有60.5岁的平均年龄。两组患者全部有持续性腹痛的临床表现,并伴有腹胀、呕吐及肛门无排气等现象。仪器检查可知,肠鸣音明显减弱,甚至消失,腹部有压痛现象。X线显示肠曲扩张影或气液平面,由临床特征可初步确定为机械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梗阻程度、年龄和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
1.2治疗方法
1.2.1分析观察组。观察组26例患者施用大承气汤灌肠为主的中医内科治疗方式,基本药方如下:芒硝10g,桃仁15g,赤芍12g,厚朴15g,枳实15g,生大黄50g。治疗时应对症下药,若患者出现热重临床症状,应加黄岑15g,金银花20g,煎汁内服;若患者痛甚,应加川楝子10g;若患者恶心呕吐严重,应加陈皮6g,竹茹10g。服药通常为2剂/日,如果患者大便不通,临床症状没有显著改善,晚上应用开水煽服60-80g生大黄。同时辅助以西医治疗,并针对有些患者的特殊病症,对其进行禁食、胃肠减压、抗菌素注射等治疗。
1.2.2分析对照组。对照组22例患者全部施以普通西医治疗方式,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维持电解质和水平衡,进行抗生素治疗,支持静脉营养等,并每天进行肥皂水灌肠一次。
1.3评判疗效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显著改善;好转:有轻度腹痛、腹胀现象,腹部有轻度或没有压痛现象,无反跳痛现象,肠管经X线显示正常或轻度胀气;痊愈:排便及饮食已无大碍,腹胀、腹痛现象消失,腹部无反跳痛压痛现象,肠鸣音恢复正常,气液平面经X显示消失。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t检验,认为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显示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效果对比(例,%)
由上表可知,观察组最终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率可达100%,表明中医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具有很大优势,比较对照组效果,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根据中医学理论,肠梗阻常表现为肠腑闭阻、气血淤结,类属腹痛、肠结范畴。“闭、呕、胀、痛”为临床上四大症状,常以里证、实证、热证等为临床表现病机。中医上有六腑以通为用、辩证论治的原则,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时应以此原则为基础,施以复方大承气汤通里攻下、行气化瘀。药方以大黄为主要药物,大黄能直达下焦,荡涤胃肠积滞;如添适量芒硝,可使得大黄泄热通便、软坚润燥;枳化、厚朴能实温中下气、化痰消痞,且能治疗反胃呕吐痞满胀痛等;桃仁、赤芍活血化瘀、润肠;此方能调理人体气息平衡,帮助肠道恢复疏通,使人体重返泻而不藏的体征特点。
本文对社区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48例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从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来看,其中中医治疗为主辅助以西医治疗的方式临床效果明显,疗效显著。西医辅助治疗时,先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脱水及酸中毒等症状,进而对患者有效循环进行改善,西医的治疗可为中医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由资料显示,不完全性肠梗阻现象在社区病发率居高不下,应引起社区医院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研究了中医治疗为主的临床治疗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结果显示,对患者实施以复方大承气汤为主的中医内科治疗方式,并辅助以西医治疗,可保证患者100%治愈率。但是,不完全性肠梗阻具有突发性,因此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时,应采用手术方式对病人进行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肖幼林.中医内科为主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20例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0,(14)
[2]祝玉清.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不完全性肠梗阻23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1)
论文作者:金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9
标签:肠梗阻论文; 完全性论文; 患者论文; 西医论文; 中医论文; 承气汤论文; 内科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