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中村是我国城镇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并且城中村与传统的农村不同,但是由于源于农村。因此,在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自身的特点,与城市环境相互结合,形成一个完整景观生态体系,促进了城镇建设、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城中村;景观设计;景观元素
近几年,城镇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中村改造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虽然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景观设计方面。但是,在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将其特色全面的展现出来,形成“千村一面”、“千景一色”的局面。因此,为了保证城中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城中村所在区域,并且了解景观元素的特点,将不同的景观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景观设计方案,保证城中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城中村的发展进程。
1、城中村分析
1.1概述分析
城中村是城市规划区内未完全向城市转型的原农村社区,并且将原农村的一些事物、人保留下来,例如:房屋、土地、人员等方面,并且对城中村的社会关系也需要保留。同时,城中村不仅中物体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形态,利用原农村结构形态进行构建,并且在加上一些新元素和传统元素的融合和利用,形成一个新的形态脱离原农村,进行其发展的进程。
1.2阶段分析
1.2.1乡村型城中村。主要是指农民拥有田地,并且以农业为主。同时,该种阶段人口。景观等方面,一般都会保留是原始的乡村形态。
1.2.2城乡交错型城中村。主要是指城市与乡村刚刚开始融合,农村用地部分被城市规划所利用,并且一些农民以种植农业为主,还有一些出外打工。
1.2.3城市型城中村。主要是指农村已经完全被的城市生活所融合、同化,与城市生活相一致。
2、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2.1土地规划不合理
城中村脱离于农村,但是农村的布局较为凌乱,没有进行细致化、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这样对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在设计的时候,景观元素取经较为单一,没有做到多种景观元素搭配,并且只要有空地就会建房,或者构建其它建筑,这样就会导致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较为混乱,土地规划不合理。
2.2配套设施较差
由于规划的不合理,在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基础配套设施不仅不合理,配套程度也不够齐全。同时,在城中村的一些街道中,经常可以看见塑料袋停留于水泥电线杆上,并且杆体已经出现残缺不全的现象,街道两旁出现废物物乱丢乱放,对周围的景观换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3违章建设
一些农村居民为了方便,在自己房屋附近乱建乱搭,这样不仅对周围建筑工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且还会出现很多的安全隐患。另外,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些违章建筑工程已经占据大面积的公共空间,无法设置消防通道,这样就会影响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效果,整个设计就会出现混乱,杂乱无章的形态,并且一旦有火灾的发生,无法做到及时的救援,进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3、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的主要措施
为了保证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的效果,本段内容基于上述常见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些措施。同时,本段内容就会某城市为例,该城市为省级城市,以滨海平原为主,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为了保证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
3.1明确改造方案
该城市在展开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将其方案的明确作为重点,根据方案展开各项环节。
3.1.1需要对城中村进行整体的拆除,并且对用地进行明确和规划,将农村空间形态进行转变,形成城市空形态,这样可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3.1.2在整体拆除的时候,需要进行甄别,有选择性进行保留,并且对局部进行调整,做到拆建结合。同时,需要根据城中村发展的需求,构建完善的基础景观设施,这样可以起到美化的作用。另外,针对一些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工程,需要进行修缮,体现当地发展的历史性。
3.1.3要将城中村景观归属到城市管网系统中,并且根据城市发展的形态,以及城市发展方针,对生态景观环境做出治理,以此提升城中村环境的质量。
3.2建筑规划
其实,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范围广,例如:植物、建筑工程、基础设施等方面,尤其是建筑工程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展现和缩影,也是一项基础设施。因此,在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传统建筑工程,需要进行修缮不能进行拆建。同时,在一些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延用传统建筑工程的外观,对其内部空间做出一些改变,将外部与其它传统建筑工程形成一个整体,这样也会有效是提升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的质量,图1所示。另外,在建设的过程中,该城市还比较注重色色彩的搭配,保证城中村改造机理处于一致的状态,这样不仅对当地城市的文化,进行了有效的延续,也提升了城中村的美观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出现违章建设的现象,并且需要预留一定的消防空间,为火灾事故救援提供便利的条件。
图1:某城市城景观设计中建筑规划
3.3景观元素的使用
为了保证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的有效性,该城市加强了景观元素的使用,具体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3.3.1加强对乡土物件的使用,并且根据城中村改造的情况进行艺术加工,展现其自身的特点。另外,针对一些景观元素还可以直接使用,但是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考虑好使用的范围,保证景观元素可以发挥其自身的特点。
3.3.2需要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杜绝乱搭乱建的现象。同时,针对农村原始的结构形态,加强街道的规划。同时,在规划的过程中,利用石材和木材等方面,展现其地方发展特点。另外,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选择植物花卉,保证其美观性。
3.3.3需要根据当地区域发展的形态,设置一些景观设置,并且进行艺术加工,这样可以展现出当地历史文化发展的悠久性。另外,在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选取多种景观元素,并且从中找到它们之间的衔接性,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景观,并且在色彩方面,还需要进行艺术加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常见的问题,对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分析和阐述,其目的就是保证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的有效性,保证其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促进城中村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姚欣.“城中村改造”景观设计研究——以厦门市改造及其建设为例[D].厦门大学,2014.
[2]董晶晶,段培培.“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初探[J].人间,2016,200(5).
[3]王红英,李瑞琪.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J].现代园艺,2018(2):104-106.
[4]姚欣.“城中村改造”景观设计研究——以厦门市改造及其建设为例[J].2014.
[5]冯渊波.西安市城中村改造中的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论文作者:黄良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城中村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特色论文; 景观论文; 城市论文; 过程中论文; 农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