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慈善意识调查_中华慈善总会论文

关于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慈善论文,公民论文,意识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构筑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慈善事业作为调动民间资源、利用社会力量、由慈善公益机构实施的社会救助事业,是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着重要意义。为了了解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及公民慈善意识和参与慈善活动的状况,2003年初由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进行了这项调查。

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这项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样本423份,回收率为70.5%。对有效样本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做了偏相关分析。被调查者分布于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苏、内蒙、青海、山东、山西、陕西、新疆、云南等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被调查者的性别:男性247人,占58.4%;女性171人,占40.4%。缺失值5,占1.2%。

被调查者的年龄构成:

年龄段 24岁以下 25~35岁 36~45岁 46~60岁 60岁以上 缺失值 总计

比例%

30.5

 21.5

20.6

 24.8

 1.6

0.95  100

被调查者的职业构成为:

被调查者的工作单位构成:

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 小学以下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研究生 缺失值 总计

比例%

  0.2

 1.7 10.6 31.4

52.2

3.1

0.7  100

2.对慈善事业的认知。在问到“您是否知道慈善事业”时,回答“知道”的人占92.9%;回答“不知道”的人占7.1%。知道慈善事业的人与其所在地区类别的相关系数为0.144(注:显著性水平为0.01),即对慈善事业的知晓程度与被调查者所在地区类别有一定关系,地区为直辖市与省会城市的对慈善事业的知晓程度高于地级市与县级市。对慈善事业的知晓程度与月支出的相关系数为0.106(注:显著性水平为0.05。),表明月支出水平越高对慈善事业的知晓程度越高。在问到“您认为中国是否存在慈善事业”时,有91%的人做了肯定回答,有5.9%的人做了否定回答,3.1%的人未答。这组数据反映了90%以上的群众知晓慈善事业并认可慈善事业在中国存在的这一客观事实。在对慈善组织的知晓情况的调查中,有71.2%的人知道有中华慈善总会这一组织;28.8%的人回答不知道。有27%的人知道自己居住的省市已成立了慈善总(协)会;9%的人知道自己居住的省市还没有成立这一组织;有62.9%的人不知道自己居住的省市是否成立有慈善总(协)会;未回答的占1.2%。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到,六成以上的被调查者对自己居住的省市是否成立了慈善总(协)会缺乏了解,而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都知道中华慈善总会。这反映出地方慈善机构在知名度上远远落后于中华慈善总会,这其中与地方慈善机构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事实上,截止2002年,中华慈善总会已拥有115个地方会员,全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省级慈善协会,还有一些地区成立了基层慈善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被调查者是否知道中华慈善总会与其职业的相关系数为0.125(注:显著性水平为0.05。),显示出个人从事的职业对中华慈善总会的知晓程度有一定影响。对中华慈善总会的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相关系数为0.132(注:显著性水平为0.01),对地方慈善总会的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138(注:显著性水平为0.01),显示出文化程度越高者对慈善机构的知晓程度越高。

对国内几项大型慈善活动的了解状况:

对大型慈善活

知道和了解的 不知道的人 未回答的人

动的了解状况

人所占比例%  所占比例%  所占比例%

希望工程 99.8 

  0.2

   0

98年抗洪赈灾

 98.3 

  1.4

   0.2

春蕾计划 63.4 

  35.9

0.7

烛光工程 60.8 

  39

    0.2

微笑列车 48

  51.8

   0.2

慈善雨水积蓄工程 36

63.8 

 0.2

从统计结果来看,对国内几项大型慈善活动的了解程度由高至低依次为希望工程、1998年抗洪赈灾、春蕾计划、烛光工程、微笑列车和慈善雨水积蓄工程。是否知道希望工程、烛光工程、微笑列车、春蕾计划等慈善工程与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59(注:显著性水平为0.01)、0.119(注:显著性水平为0.05。)、0.140(注:显著性水平为0.01)、0.214(注:显著性水平为0.01)。可以看出,与文化程度相关度最高的是春蕾计划,后面依次为希望工程、微笑列车和烛光工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越是文化程度高的人对慈善教育工程越是关注。

对慈善捐助与志愿者活动对弱势群体的作用的认识:

作用强弱 作用很大 有一些帮助 没有什么帮助 无所谓 未回答

比例%

 17.374.24.7 3.1

0.7

数据显示,公众有九成以上对慈善捐助与志愿者活动对弱势群体的作用持肯定态度,但认为作用很大的仅占17.3%,而认为有一些帮助的占74.2%,这反映出人们对慈善捐助与志愿者活动的作用的定位是客观和理性的,慈善救助的临时性、补充性决定了它是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保障。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否还应该发展慈善事业?”回答“应该”的人占95.5%;回答“没必要”的占4.3%;未回答的人占0.2%。

“您是否知道国家近年来正大力倡导在全社会开展经常性的社会捐助活动?”回答“知道”的272人,占64.3%;回答“不知道”的150人,占35.5%;1人未回答,占0.2%。

3.慈善意识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当自己在路上遇到伸手向自己求援的陌生人时,194人回答“绕过去,不理睬”,占45.9%;146人回答“给予帮助”,占34.5%;该题无效答卷83份,占19.2%。而在问到“如果您周围的同事、同乡、同学、朋友需要帮助,您是否会给他们捐助”时,347人回答“会给予捐助”,占82%;41人回答“不会”,占9.7%;35未回答,占8.3%。八成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救助自己周围遇到困难的同事、同乡、同学、朋友,而只有三成多的人表示愿意救助陌生人,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对伸手向自己求援的陌生人会采取绕过去、不理睬的态度。对陌生人和熟人的求助所反映出的不同态度,显示出对受助者相关情况的了解及捐助对象困难处境的真实性的把握,这是社会公众选择是否给予捐助的重要因素之一。害怕自己的善良与爱心被欺骗,是人们的正常的自我保护心理。

对媒体报道的有关失学、孤寡、残幼、重疾等请求捐助的事例是否捐助?调查结果为:

选择捐助与否

捐助

不捐助

缺失值

比例%

 

69.7   13.9

 6.4

该调查数据显示,公众对媒体报道的求助个案选择捐助的比例比在路上遇到陌生人求助时而选择捐助的比例高出35.2个百分点,这足以反映出人们对公共媒体的信赖度还是比较高的,对媒体报道的弱势群体的求助的相关信息的真实性比较认可。同时,对通过媒体报道的有关求助的个案是否获得捐助还受到受众年龄的影响,媒体求助与受众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106(注:显著性水平为0.01),表明年龄越大的受众对媒体报道的求助个案越容易产生积极反应,实施捐助。公众的信任和期望要求公共媒体必须保证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严肃性,以取信于民。

对社会上为慈善活动捐款的人的捐款动机的认识:

自己参与慈善活动捐款捐物的动机:

帮助和照顾弱者、不幸者是谁的责任?调查结果为:

责任主体  国家和政府

单位和领导

富人

全社会

缺失值

比例% 14.4 0.5

  1.7

79.7

 3.8

近80%的被调查者认可帮助和照顾弱者、不幸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现代社会,贫困与不幸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贫困及社会弱者的存在是社会问题,这一点基本达成了社会共识,这对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4.对与慈善相关的其他问题的认识。

对政府领导参加捐赠对慈善活动的示范、表率效应的认识:

 示范效应很强

较强

一般

没有

比例%

16.8 30.5  47.5   5.2

对社会名人和明星的慈善捐助行为对全社会的示范效应的认识:

示范效应很强

较强

一般

没有

未回答

比例%

10.9 35.2  47.5   6.1

0.2

统计数据显示,公众在对政府领导和社会名人、明星的捐赠行为对全社会的示范效应的强弱程度的认识上基本是相近的。

值得注意的是,认为他人捐款捐物的动机是出于善心和助人为乐的占48.2%,而认为自己捐款捐物是出于同样动机的却占81.6%,后者比前者高出33.4个百分点。

“您是否知道我国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慈善机构、基金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回答“知道”的163人,占38.5%;回答“不知道”的257人,占60.8%;3人未回答,占0.7%。六成以上的人不知道慈善捐赠可以在缴纳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这一税收优惠政策。

“当你准备向一个慈善组织捐赠时,你最看重的是什么”?调查结果为:

可以看出,公众对慈善组织的公信度是很看重的,同时,受助对象是否是自己最为关注的群体,也是人们决定是否捐赠时的重要因素,这两方面在问卷中所占的比例基本相同,均为四成以上。“当某一慈善活动救助的对象是你最为关注的群体,你准备为这一慈善活动捐款时,你最希望这一活动的组织者是谁”?回答“公共慈善机构”的228人,占53.9%;回答“政府”的96人,占22.7%;回答“新闻媒体”的74人,占17.5%;回答“单位或个人”的17人,占4%。这反映出公众对公共慈善机构在社会救助中的定位基本认同。

“如果你发现你曾向其捐过款的一个慈善机构出现了善款被挪用、甚至被贪污的丑恶现象,你今后会怎样做”?137人回答“绝不再向这个慈善机构捐款捐物”,占32.4%;45人回答“绝不再向任何慈善机构捐款捐物”,占10.6%;232人回答“谨慎选择公信度高的值得信赖的慈善机构向其捐款”,占54.8%;6人未回答,占1.4%。这一数据显示,参与慈善活动的公众对慈善捐助是富有理性的,慈善腐败的存在会使人们谨慎选择公信度高的值得信赖的慈善机构向其捐款,而表示因此而不再参与慈善活动的比例仅占一成,同时,有1/3的人表示会对出现慈善腐败的慈善机构失去信任,这是值得注意的。

二、对公众慈善事业意识基本判断

这次问卷调查对认识中国公众的慈善意识及对慈善事业的认知程度是非常有意义的。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慈善事业在中国社会正逐渐被公众认可和接受。绝大多数公众(90%以上)知晓慈善事业并认可慈善事业在中国存在的这一客观事实。七成的公众知道有中华慈善总会这一公共慈善机构。国内几项大型慈善活动在公众中的影响很大,希望工程和1998年抗洪赈灾活动的公众知晓比率接近100%,可以说家喻户晓,春蕾计划、烛光工程的公众知晓比率也在六成以上,微笑列车和慈善雨水积蓄工程的公众知晓比率也分别接近五成和四成。六成以上的公众知道近年来国家正大力倡导在全社会开展经常性的社会捐助活动。95%以上的调查者认为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还应该发展慈善事业。公众有九成以上对慈善捐助与志愿者活动对弱势群体的作用持肯定态度。这些调查结果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的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慈善,认可慈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2.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已基本达成社会共识。近80%的被调查者认可帮助和照顾弱者、不幸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八成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救助自己周围遇到困难的同事、同乡、同学、朋友,69.7%的人表示对媒体报道的有关失学、孤寡、残幼、重疾等捐助请求愿意捐助,三成多的人表示愿意救助路边求助于自己的陌生人。在现代社会,贫困与不幸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贫困及社会弱者的存在是社会问题,这一点基本达成了社会共识,这对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和援助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3.社会成员参与慈善捐助成为他们表达爱心的积极实践。有半数以上的被访者表示自己参加了98年抗洪赈灾、希望工程以及其它慈善捐助活动,其公众参与率分别达77.1%、57%和60,5%。而在单位组织的捐助活动中员工的参与率高达87.9%。公众踊跃参与慈善捐助的事实也可以从媒体公布的相关统计数字中得到印证:1998年社会各界的抗洪救灾捐赠高达72.9亿元(注:郑功成等:《中华慈善事业》,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后,社会各界捐赠款物达到40多亿元(注:伊洪杰:《208个单位和个人获首次“爱心捐助奖”》,《中国社会报》(京),2003-12-16,(1)。);中华慈善总会自成立以来共募集款物达12亿元之巨(注:詹洪春:《两会之声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委员:社会组织是社保体系的有效补充》,《公益时报》,2003-3-7.(2)。);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截止2001年1月已累计募集资金3亿余元,实物价值1555万元,全部资产已达10亿元(注:梁红英:《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 上海慈善事业步入发展期》,《文汇报》(沪),2001-01-27.(1)。);希望工程实施14年来,已累计募集捐款22亿多元,共资助250多万名贫困生完成学业,用知识改变了命运(注:据新华社讯:《希望工程14年资助250多万名贫困生》,《中国社会报》(京),2003-12-13,(1)。)。

4.社会公众更多地参与单位及工会组织的捐赠活动,已成为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一大特色。此次调查显示,9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就职的单位组织过捐助活动,87.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参加过单位组织的捐助活动。就一般理解,慈善事业通常是指众多的社会成员建立在志愿基础上所从事的一种无偿的、对不幸无助人群的救助行为。它通过合法的社会组织,以社会捐献的方式,按特定的需要,把可汇聚的财富集中起来,再通过合法途径,用于无力自行摆脱危困的受助者。(注:时正新:《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慈善事业突出表现为是以爱心为动力,以捐献为手段,以救助为目的的社会行动。如果从广义来理解,中国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捐赠活动应该是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一部分。这显然与中国几十年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生活中的长期实行的单位所有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西方社会慈善捐赠更多的通过慈善机构做中介,而在中国,慈善捐赠除了通过慈善机构做中介外,还有很多是通过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工会组织来实施的,这成为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一大特色。近几年,中国政府积极倡导全社会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并要求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小城市都必须建立起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工作站,所有城市社区居委会都要设立接收工作点。据统计,1996年-2002年的7年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累计接收社会捐助近200亿元,捐助衣被9.57亿件,使3.5亿(人次)困难群众受益(注:伊洪杰:《208个单位和个人获首次“爱心捐助奖”》,《中国社会报》(京),2003-12-16,(1)。);

三、问题与思考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也有了更全面和更深一层次的认识。毕竟现代慈善事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总体上还十分落后,其发展中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此次调查中得到了反映。

1.地方慈善机构的社会影响力较弱,这极大地影响了其资源动员能力,制约了地方慈善事业的发展。公共慈善机构是实施慈善救助、挖掘慈善资源、发展慈善事业的组织基础,慈善机构的工作是培育全社会慈善意识,动员、整合全社会慈善资源,在捐助者和受助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建立起一种纽带。在我国,中华慈善总会与地方慈善机构在社会影响力、知名度上存在很大差异,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六成以上的被调查者不知道自己居住的省市是否成立了慈善总(协)会,而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都知道中华慈善总会。这反映出地方慈善机构在知名度上远远落后于中华慈善总会。

2.全社会尚未形成浓郁的慈善意识和社会氛围。慈善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它的发展需要有一种社会氛围,也就是需要有公民慈善意识和社会慈善价值观的支撑。当大多数人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慈善事业在社会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也就不可能产生公益意识和慈善意识,而是将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完全归为政府职能的范围。社会慈善意识的觉醒与公民意识、公民社会、民主意识紧密相连,美国等发达国家公民意识、民主意识与慈善意识同样浓厚,而中国的情况则不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国家的仁政与民间慈善事业是不能并存的(注:郑功成等:《中华慈善事业》,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使得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的中国封建王朝对民间慈善活动有很大的排斥性,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慈善事业采取了排斥、敌视的态度,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公益等项事业理所当然地完全由政府承担。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华慈善总会及各地方慈善机构的成立,一些慈善项目的实施,中国公众才开始逐渐接受和认识慈善,从政府文件、领导人的身体力行到全社会舆论倡导,从学校教育到各类媒体的导向,可以看出,慈善意识在中国尚未上升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距离全社会形成浓郁的慈善意识和社会氛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出现富裕阶层,百万富翁达300万人,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已近11万亿元人民币,相形之下,一些城市慈善协会募集的善款总额用全市总人口计,却人均不足1元钱!

3.政府有关慈善税收优惠政策有待落实和加大宣传力度,以有效地激发企业和个人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调查数据显示,六成以上的人不知道我国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慈善机构、基金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向我们提出了两点问题:一是如何使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如何加大宣传力度,使公众真正了解有关政策,从而有效地激发企业和个人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忽视了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就会大打折扣,难以有效地激发企业和个人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

4.加强慈善组织建设,提升组织的公信度刻不容缓。五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实施捐赠时最看重的是“慈善组织的公信度”,而表示自己捐赠时最看重的是“有自己信赖和喜爱的社会名人做其形象大使或参与其中”的受访者比例仅占4%,悬殊的数字提醒我们,加强慈善组织建设,提升组织的公信度意义重大,非同寻常。慈善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和能否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而建立和完善慈善组织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机构内部规范和高效管理,强化组织建设,不断提升社会公信度,是每个慈善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在慈善组织严格自律,在内部机构设置、人员队伍建设、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慈善事业也需要他律,需要法律约束和社会监督,建立社会监督机构,慈善组织定期公布财务收支状况,严格审计制度,通过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度来提高其社会慈善资源的动量能力。

创造我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法律政策环境,推动这一利国利民的事业获得更大的发展,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坚定地走社会保障官民结合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标签:;  ;  ;  ;  ;  

中国公民慈善意识调查_中华慈善总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