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李妍辰

包头市第八医院 内蒙 014040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药物的应用,总结药物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接诊收治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病历号奇偶,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介入治疗后应用替罗非班,观察组介入治疗前应用替罗非班。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梗死血管Ⅲ等级所占比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就出血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出现3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0%;对照组住院期间出现10例心血管事件,占比20.0%,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就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使用替罗非班,可加速患者疾病恢复,治疗安全性较高,能够减少出血事件及住院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现代学者认为,在PCI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可改善患者预后。但其研究集中在术后应用,就术前应用的研究与文献较少。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诊收治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药物的应用,总结药物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诊收治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病历号奇偶,将其划分为2组。本文研究经过院方批准同意,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内容,明确研究目的,并签署相关责任书。观察组男35、女15,年龄47-79岁,平均(62.7±6.7)岁,病症类型:单支病变32、双支病变18;对照组男40、女10,年龄45-79岁,平均(62.9±7.7)岁,病症类型:单支病变25、双支病变25。两组的性别、疾病类型、年龄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研究方式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口服氯吡格雷(规格:300mg),肠溶阿司匹林(规格:300mg),接着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选择Jud-kins方式进行冠脉造影术,显示IRA不超过TIMI血流2级或3级,就参与狭窄超过75.0%的患者行急诊PCI。

观察组冠状造影后立即进行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由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0328),规格为0.50mg,选择静脉注射方式,接着进行急诊PCI。

对照组冠状造影后行急诊PCI,第一次球囊扩张后,注射0.50mg。

随着两组均使用0.15ug/kg.min的替罗非班,静脉滴注36h。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梗死血管Ⅲ等级及出血量,两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文研究数据全部录入到Excel表格内,分析其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以=0.05为校准数据,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n()]表示,(P<0.05)为校准数据,t检验,所有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20.0软件包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梗死血管Ⅲ等级及出血量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梗死血管Ⅲ等级所占比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就出血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梗死血管Ⅲ等级及出血量对比 [n(%)]

 

2.2 两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住院期间出现3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0%,其中再梗死1例、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1例,未出现死亡;对照组住院期间出现10例心血管事件,占比20.0%,其中再梗死3例、心源性休克2例、死亡3例、心力衰竭2例,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据相关报道显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症临床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为PCI,对患者的恢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上述研究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梗死血管Ⅲ等级所占比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就出血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出现3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0%;对照组住院期间出现10例心血管事件,占比20.0%,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这与国内相关学者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就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使用替罗非班,意义显著。

综上所述,就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使用替罗非班,可加速患者疾病恢复,治疗安全性较高,能够减少出血事件及住院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生生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

[2] 张大鹏, 王乐丰, 王红石, 等. 替罗非班对非介入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 中华内科杂志, 2014, 53(3):401-403.

[3] 丁友鹤. 替罗非班治疗给药对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中国伤残医学, 2015, 30(6):104-105.

[4] 龚艳君, 陈丽珠, 洪涛, 等. 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 23(2):80-84.

[5] 郝淑梦, 王春梅.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42(6):688-689.

[6] 卢志红, 王孟杰, 邱小芩, 等.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疗效. 医药前沿, 2015, 54(30):148-149.

论文作者:李妍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李妍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