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交锋:效率与就业孰先孰后——我国就业问题讨论概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业问题论文,效率论文,观点论文,我国论文,孰先孰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府要高度重视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今年要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
——摘自温家宝总理向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就业对个人、家庭、社会意义重大。在我们这个有着近13亿人口的国度,就业岗位严重不足。”严重的下岗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中国在新世纪10年中最为严峻的发展挑战。”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我国正面临一场就业战争。如何创造就业正成为政府面临的最大任务。
面对严峻的就业挑战,我国,应采取怎样的战略?
我国的就业形势评估
——劳动力极度过剩,就业岗位严重短缺。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9年,我国总劳动力人口约为7.51亿,占世界劳动力总量的26%。这一数字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劳动力总量的1.73倍。我国的耕地面积,水资源的总量分别占世界的7%,却养活着占世界人口总量21%以上的人口。而我国有限的其他自然资源即资本资源、知识资源等,也增加了解决就业问题的压力。
赵晓认为,我国需就业的劳动力为1.77亿人,相当于全部劳动力总数的1/4。再加上各种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2000万,我国需就业和再就业的劳动力达到1.97亿人。假设今后我国的就业增长率为8%,就业弹性系数为0.13,经济增长每年可增加800万个就业岗位,我国还将有1.89亿的劳动力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状态,相当于全部劳动力人数的1/4。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同步。
范剑平认为,近年,我国经济出现一个奇特现象: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却没有同步增长。根据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的计算方法,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就业弹性是0.32,即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来320万人就业。现在我国的就业弹性下降到0.10,即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带来1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失业率不断上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不断下降,结构性矛盾突出。
李培林认为,目前我国的失业问题是建国以来的第五次高峰,官方统计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年走高,已从1998年的3%上升到2003年的4.3%。而据专家学者调查估计,我国的实际失业率已达8%-9%。失业人员中,包括700万左右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120-150万名城镇失业农民工,70-100万名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已达1400万人,今后几年这一数字还将逐年增加,构成庞大的再就业需求。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劳动力市场总体来说是劳动力供大于求,但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一现象,集中暴露出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不能满足需求,不少岗位空缺。每年因为劳动力不能满足需求造成的岗位流失达150万个。
——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加重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
我国农村至少有1.5亿剩余劳动力。目前有9000万人长年在城市务工,“十五”期间,每年还有1000万-1200万人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陈淮认为,从农村发展需要和提高农村劳动率、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看,在未来5-10年,农村每年需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出1500万-2000万人。
对就业发展态势的几种判断
一、就业压力巨大,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国家信息中心的报告认为,首先,造成社会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实际经济增长远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出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就低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3个百分点。依此推算,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比目前的实际经济增长高若干百分点,但实际境况是,目前实际增长8%还需扩张性政策的支持。其次,失业率过高有失社会公平。失业增加是经济社会变革过程中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让少数人—失业者承担损失显然是不公平的,失业率上升进一步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
胡鞍钢认为,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已进入高失业阶段。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我国就业供与需总量矛盾日益突出,就业与供给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方面非熟练、低技能人数基数过大、比例过高、供应过多,另一方面,熟练、高技能、高新技术就业者得不到满足,且工资增长率过高。就业困难群体在扩大,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比例越来越低,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加入WTO之后,在短期内我国城乡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二、就业形势是国民经济发展运行状态的集中反映。
刘福垣认为,首先,就业不仅是人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个人纳入社会关系总和成为社会人并保障人的本质、人性不退化,并随着人类社会整体进步得到不断升华的基本条件。一个国家失业人口比重过大,超过自然失业率,就说明资源分配结构等经济结构存在失衡现象,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偏离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其次,劳动力脱离社会生产过程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企业追求的是个别资本的效益最大化,政府应当追求社会总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微观成本的节约有时是宏观成本的浪费。活劳动是一种潜在的不能储存的劳动能力,降低活劳动成本,微观经济效益提高,但节约的活劳动如果不用于其他劳动过程,对社会来说就是一种浪费。宏观成本和微观成本的差异是社会总成本的虚费,是全社会的损失。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是以社会资本运营为对象的,因而政府应当尽量减少失业人口。
三、我国失业率可能超过国际警戒线,15-20年后就业矛盾才有望缓解,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赵晓认为,我国劳动力总供给近10年内将会从7.13亿增加到7.81亿的峰值,此后缓慢下降,到2020年可下降为7.75亿。按照7%-8%的经济增长率以及较高的就业弹性系数0.1707测算,20年内劳动力总需求将从5.76亿增长到7.41亿。也就是说,大约15-20年后,我国的就业矛盾才有望得以缓解。但“十五”期间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每年需就业人口总数约2000万人,而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600万个,五年积累的失业人数总共将达到4000万人。我国的失业率有可能超过国际警戒线12%,接近于14%。需高度警惕。
四、就业的矛盾在日益尖锐,但就业格局的变化中也有许多积极因素。
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全国领取失业保险的人数明显增加。下岗职工在劳动力供给中的比重逐渐降低,劳动力供给以就业转失业人员、新成长失业青年及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这表明,下岗这一过渡性机制正在弱化,用人单位通过市场自主调节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机制基本形成,市场导向的劳动力市场正步入正轨。这样一个大市场的形成终将有利于促进就业。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国企改革的深化,最终的目的是使整个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作用,而就业岗位的增加最终还要靠经济的增长。
五、不应过度夸大就业问题的严重性。
魏杰认为,在评价目前的就业形势时,应当看到,近年来,公开就业的增长比前些年降低了,公开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似乎减缓了,但是隐性就业的人数却在增加。在现实生活中,有隐性失业的问题,也有隐性就业的问题。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夏杂化,隐性就业的机会会很多,应当看到这种隐性就业也是就业。所以,不能因为公开就业人数相对量的增长速度放慢,就过度夸大就业压力,而应该看到新形势下新的就业机会及就业状况,从而形成新的评价就业问题的指标体系。
扩大就业的不同路径选择
宏观政策取向要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
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认为,按照经济学原理,宏观政策有四大目标,即高水平和快速的经济增长、高就业率水平和低非自愿失业、价格水平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应当努力做到同时兼顾,但却很难等量奇观。事实上,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在宏观政策取向上对这四大目标是有不同偏重的,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就业通常是比增长更重要的目标。因此,为缓解失业压力,国家经济政策趋向有必要由促进就业向充分就业转变。
采取就业优先的增长模式,效率与就业并重。
刘国光认为,目前,我国未能充分利用的社会资源潜力中,最为醒目的是劳动力资源。我国大量人口的就业压力源于极大的劳动力供给与优先的资源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在就业发展战略上应采取就业优先的增长模式,而不能采取其他资源优先的增长模式。效率与就业这一尖锐的矛盾,决定着我国未来的政策选择和经济发展,用牺牲效率与效益来扩大就业,将丧失国家竞争力,永远处于落后境地。而片面追求效率效益,将使更多的人进入失业行列。解决效率与就业的惟一出路,是采取效率与就业兼顾并重的政策。一方面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同时发展以制造业为骨干的传统产业。
就业岗位增加要优先于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
陈淮认为,按照一般规律,社会收入水平、生产率和就业岗位之间存在着相互连动的关系。收入水平增加总是建立在生产率提高基础上的,而生产率提高总是会形成对就业岗位的排斥。在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战略措施中,有必要特别注意控制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速度,一方面尽量减低由此形成的对就业岗位的排斥;另一方面要防止过度抬高城镇劳动力再生产水平,从而造成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困难。
大力扩展制造业。
樊纲认为,这几年流行一个概念,叫做“提升产业结构”,即应该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服务业,逐步增加高级产业。淘汰低级产业,把我们的产业结构向高端提升。我们无疑要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提高经济中的技术含量,但即使我们有了新的较为高级的产业,也仍然不能丢掉那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但仍有竞争力的所谓“低级产业”,否则几亿农民转产、进城的问题就无法最终解决。
要倚重服务业。
蔡昉,认为从投入产出效果看,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说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极大。现在一些政府部门在理论上对非公有经济已不歧视,但在实际服务中还存在歧视,如在贷款和准入政策方面。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服务业产业带有非正规的特点,即规模不大、不以公有经济为主、大银行都不愿向其贷款。因此,必须清除歧视性制度障碍,否则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良性解决。
杨宜勇认为,社区服务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意识地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就业应成为今后再就业工作的重点。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27%左右,而一般发展中国家为35%-45%,发达国家为60%-80%。发达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为20-30%,发展中国家为12%-18%,而我国只有3.9%。即使按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最低水平计算,我国社区就业的份额由3.9%提高到12%,大约可以增加2000万个就业机会。
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
△战略层次对策
就业的战略层次对策,是指我国应将就业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体系,并将它作为优先考虑和保障的目标。力倡“就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主要代表为陈淮和莫荣。
莫荣认为,将就业优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有利于增加经济增长中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水平,增加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情和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从而更多地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资源的替代和劳动积累来增加社会财富。
陈淮提出,鉴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在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应体现就业优先的原则,即:劳动力市场发育要优先于其他要素市场;劳动者利益要适度优先与资本利益;降低失业率的调控政策要优先于反通货膨胀政策;有利于增加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政策成本要优先于其他财政支出给予安排;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就业岗位增加要优先于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
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是在我国刺激内需这一宏观背景下提出的。它是对此前居于主导地位的“抑制通货膨胀优先”战略的修正,旨在把经济增长与就业创造有机结合起来。
△宏观层次对策
宏观层次的对策是指立足于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从总体上设法控制劳动力供给数量、改善劳动力供给质量或扩大劳动力需求的各种措施。这方面的建议主要有:
1、实施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经济高速增长。
鉴于我国经济陷入了通货紧缩状态,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增长放慢,失业人员剧增,大多数学者建议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在扩大政府投资,加大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通过放松贷款管制,降低利率,创造宽松的货币市场环境,扩大资本市场,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刺激投资需求的增长,创造新的就业。
解决就业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创造就业岗位。据测算,我国经济增长每下降2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将上升1个百分点。近年来,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拉动力减弱,这是失业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复苏与增长,成为减轻失业压力的直接举措。
2、全面调整经济结构,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经济部门。通过大力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来建立新经济部门,开拓新市场,加强国内产业之间的联系,以此来促进和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进而带动总就业的增长;针对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状况,在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非公经济。持此论者认为,由于国有企业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部门,面对社会增加就业的要求是无能为力的。因而,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调整城乡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许多学者提出,要缓解农村的就业压力,就必须抓好“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切实体现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样做,可在伸展农民就业链的同时,还可依赖农村购买力的提高,扩大城市就业。
——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把乡镇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尤为重要,前者是带动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龙头,后者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从而增强整体经济劳动力吸纳能力的重要方式。小城镇接近于农村,乡镇企业集中在小城镇,农民可就近转入小城镇,这样,可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与风险。
——调整生产力布局,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该战略在推动东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并带动全国整体经济提高的同时,也拉大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社会经济的差距。这一差距的拉大,使占国土一半多的西部地区市场狭小,巨大的潜在需求无法变为现实需求,越来越强地拖住了全国经济的后腿。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增长缓慢,失业压力加大。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综合国力达到小康水平的情况下,加快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内需稳步扩大、就业持续增加的重要条件。
3、调节劳动力供给。
治理失业仅从增加劳动力需求考虑,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是问题的全部,因为失业现象终究是劳动力供需两方面作用的结果,所以治理失业还需重视劳动力供求与质量。
——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统计对照,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在世界上属于最高的,特别是10-25岁年龄段的劳动力参与率远高于其他国家。这种状况,意味着过多的劳动力进入了市场,从而增加了当期劳动力供给,加大了就业压力。要降低青年劳动力参与率,最有效的途径在于延长教育时间。为此,需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和推进非义务教育的发展。同时,通过执行灵活优惠的妇女就业政策,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妇女的劳动参与率。
——实行劳动预备制度。为缓解就业压力,调节劳动力供给,提高青年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能力,应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即对新生劳动力就业前追加1-3年专业培训和相关教育,待其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后方可进入就业市场。随着这项制度的普及化和法制化,必将会提高我国新生劳动力的素质、减弱失业人员的叠加效应,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职业培训和介绍,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力过剩,但许多行业尤其是技术水平较高的新兴行业,却人才短缺这种劳动力数量型过剩和质量型短缺,劳动者劳动技能与工作岗位不相适应的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劳动者技术的手段解决。因此,通过加强失业和下岗职工的转岗培训,并加强职业介绍工作,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职业介绍网络,建立健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机制,将会提高再就业的效率。
4、扩大劳动力输出
我国劳动力虽然丰富,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仍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目前却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很小,因而劳务输出的潜力很大。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劳务输出队伍,理顺输出管理体制,创立覆盖世界各地的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加大劳动力输出规模,有利于减轻国内就业压力。
△微观层次对策
微观层次的对策是指劳动者和企业为了配合失业治理而进行的行为和观念的转变。
——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形成了城镇居民以高依赖性、低风险性、弱竞争性为主要特征的超稳定就业观,以及“重国有、轻集体、藐视个体”,追求工作轻松、职业固定、报酬优厚、离家较近为倾向的择业观。这种不良的就业意识,造成就业无门和空岗无人的强烈反差,加剧了失业程度。为减少就业意识和就业机会不匹配所形成的“自愿失业”现象,应设法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尽快形成与市场就业相适应的就业意识。
——加强企业管理,减少非正常下岗。
鉴于近年来职工下岗大潮中存在着大量非正常下岗的现象,即由于企业管理不善或经营者腐败造成企业亏损倒闭而形成职工下岗的现象,部分学者呼吁通过加快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等措施,在强化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减少非正常下岗人员。
——实行劳动分享制度。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倡分享就业机会,当失业高峰来临之际,为防止社会的排他性,许多国家利用政策导向让大家分享就业机会,这是渡过失业高峰的一个短期办法。一些学者提出,在目前我国初次就业压力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压力“叠加”的特殊时期,一定范围内实行劳动分享政策,缩短个人工作日时间,可以相对减少劳动力供给并相对增加劳动力需求,从而降低失业水平。
标签:国家经济论文; 压力管理论文; 失业证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失业率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求职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