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及其战略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战略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0)06-0048-03
国际贸易对于当今世界任一国家的重要意义已毋庸置疑。随着国际贸易的逐步发展和结构变化,国际贸易理论也经历了由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的变迁。面向二十一世纪,发展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全人类都必须重视的课题: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具体到外贸领域,即要求国际贸易与环境和资源的协调、永续发展。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结构不完善、生产力和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外贸的迅速增长,尤其是出口的高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为代价的,这必将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运用新贸易理论的某些观点,针对可持续发展这一终极目标,探讨中国外贸的发展趋势与战略取向。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997年联合国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这标志着将资源和环境,公平和合理与经济结合起来讨论发展,强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首先,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环境容纳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限度,构成了经济增长的最终极限。因此,在现有的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在经济开发与发展中,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及自然生态环境,将稀缺的可再生性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之内,非再生性资源的消耗速度应最优地约束在技术进步所许可的范围内。废物所产生的速度应小于或等于自然环境的吸收力,并且尽量采用有益于环境的适用技术,努力满足人们对经济发展和良好环境的双重需求。其次,应注意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在时空上的整体性,即时间上的延续性——当代人的利益获取不得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和空间上的全局性——此地区的发展不得以损害彼地区的长远利益为代价。总之,要保证同代人以及代与代之间的平等发展。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它强调的是内部整体性,即内部结构与布局的合理,便于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对于世界这一整体而言,则要求各个国家之间的平等贸易和积极合作。因为,不平等贸易的存在会使部分贫困难以消除,不能达到全世界可持续整体发展的目标;同时,国际贸易的作用会通过累积效应的不断循环强化某种不平等,恶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直接影响到交换国家内部整体性的可持续发展。
而今,利益的主体不再只强调利润最大化,对环境、人和社会福利的重视已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开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福利,不仅包括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也包括环境的改善或避免环境的恶化,环境成本已被纳入效益评价体系之中。WTO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正致力于在新规划中增列《华盛顿公约》、《蒙特利议定书》、《巴塞尔公约》等国际环保公约中的贸易制裁条款,同时化解环保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冲突。环保配额与环保国际成本等已成为影响国际经贸的新因素。若一国未征环保税赋,未将实际污染成本纳入货物价格中,使出口价格低廉即为“生态倾销”;若征环保税赋,将环保成本内部化,出口价格上涨,又往往使产品部分或全部丧失原有的比较优势。各种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新的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注意的是,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与“发展”的统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固然是长远目标,而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求得迅速发展。那么如何在不利的条件下,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并使贸易不引起经济与环境和资源的冲突呢?新贸易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具有借鉴价值的论点和对策。新贸易理论起源于八十年代,是产业组织理论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它从现实不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市场结构出发,揭示了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贸易量大增和广泛存在的双向贸易(Twoway-Trade)的原因,对于我们在新的形势下确定对外贸易的走向和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规模经济贸易学说。克鲁格曼等人认为,在国际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这两个基本前提下,有以下结论。首先,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高效率地囊括一切行业的全部产品的生产。各国可根据本国优势,规模生产那些哪怕是同一行业中的不同品种,形成垄断竞争;在进口某类产品的同时又出口该类自己占优势的产品,形成双向贸易,从中获取贸易利益。其次,应积极参加国际贸易,扩大市场、增加需求、刺激生产,通过规模经济的作用,降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获得贸易利益。规模经济贸易学说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的局限,指出在一个报酬递增的世界中,来自国家之间差异的比较优势不是进行贸易的唯一理由,规模经济是另一个动因,即在要素禀赋和生产要素比例相近或相似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利益来自规模经济,从而解释了当代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贸易现象及其利益来源。分别以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为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两种战略性贸易的政策理论。(1)利润转移论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某些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夺取市场份额;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用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以此来加强本国厂商的竞争地位,扩大本国厂商的国际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垄断利润由外国向本国的转移,增加本国的国民净福利。(2)外部经济论认为,某些产业和厂商能够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扩张,但由于这些外部经济不能够完全被有关厂商占有,这些厂商或产业就无法发挥它们的最佳社会效应。如果政府能够对这些产业或厂商给予适当的支持与保护,则能够促进这些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优势,获得长远的战略利益。
2.技术外溢(Spillovers)和干中学(Learning-by-Doing)。新贸易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都将外生技术因素内生化,充分肯定技术变动对一国经济以及国际贸易模式和福利的重要作用,认为技术进步动态化了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最初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其技术,纯粹为了贸易实现的需要,而不得不把与贸易内容有关的技术、性能、特点甚至一些参数向进口方介绍,这样,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就自然地输出了技术,这就是“技术外溢”。而商品的进口国同时也就成为技术的输入国,不需要从头开始摸索和付出很高代价,而是通过技术外溢间接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干中学”的过程中进行掌握、消化和吸收,以较低的成本完成本国的技术进步。同时,本国也应重新技术创新。这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取得贸易优势的根本所在,而一国技术创新成果的好坏取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研究与开发(R&D)的投资规模。
二、中国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1.从出口贸易方面看。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增长十分迅速,出口贸易依存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这与库兹涅茨的“一国的出口依存度会随着国家规模的增加而下降”的理论并不一致,我国的出口依存度与国家规模并不成负相关关系。这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工业化初期,客观需要采用和实施的追赶型发展战略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出口是为进口服务的,出口的发展受到强烈的进口因素的影响,出口创汇的需求促使我国出口实施了高收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数量型模式,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和发展后劲的削弱,必将给我国外贸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具体表现在:(1)我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以及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一方面,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耗比较大,投入的自然资源要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加紧缺。而我国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很低的国家,耕地面积只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森林覆盖率不足世界的3%,铁矿资源约占世界的1/10,而且贫矿较多,开采成本高,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其潜在稀缺性正变得显性化。另一方面,高污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具有巨大的外部不经济,而这一类的产品,如化工、农药、制革、印染等的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却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外向型乡镇企业盲目开发高污染产品的出口,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列我国主要出口产品前几位的分别是服装、原油、棉布、棉针织品、粮食、皮鞋和玩具,虽然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但其中有很多是加工转口贸易,还有的是外国的跨国公司在利用廉价的生产要素与环境资源,很少是我们有效的技术出口。我国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只占出口总额的5%,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5%,只相当于美国、日本的1/9。目前世界市场上需求旺盛的技术密集型和加工程度高的产品,几乎都是我国的弱项或竞争力差的产品。
2.从进口贸易方面看。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总量在波动中减少,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其他有关原料的进口,无论是从绝对量还是从所占份额来看都在增加;进口商品中的工业制成品所占的份额在波动中扩张,其中主要是成套设备的引进、化工原料、飞机、计算机、电子仪器、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大量进口的作为生产投入品的原油、化工原料、铁矿砂、羊毛、合成纤维等产品无一不是高耗能的,许多原材料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还产生了外部不经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跨国公司从国外进口原料性产品,向国外出口工业制成品,不仅利用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税收政策,而且乘机将化工、印染、电镀、橡胶、塑料等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向我国转移,把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转移到我国境内,加重了我国环境污染的程度。更有甚者,还有人内外勾结,将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有毒废弃物——“洋垃圾”转运我国,给国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灾难。
3.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外贸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具有内在增长机制的贸易活动对自然资源需求无限性和具有内在稳定机制的生态环境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是一对矛盾。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强化和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在当今环境革命时代,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对贸易增长的关注。各国政府日益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为名义,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苛求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外国外的进口商品加以限制,即绿色贸易壁垒。它作为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已越来越成为有些国家国际贸易政策的一部分。绿色贸易壁垒既是对我国外贸发展的严峻挑战,又给我们提供了良好机遇。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环境标志制度、环保包装制度、环境管制措施等等,借机大肆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歧视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商品的进口,使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据估计,仅有关“国际保护臭氧层公约”就将使我国减少近50亿美元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由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生产技术及相关的服务构成的庞大的“绿色市场”给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据不完全统计,绿色产品的全球市场在1993年已超过2800亿美元,到本世纪末可望突破6000亿美元,绿色产品已成为世界商品发展的主流。绿色产业也成为国际竞争的又一热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被誉为朝阳工业。绿色产品与绿色产业能挖掘人类的内在生态需求,更好地满足人类的多层次需求,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我国企业应有超前意识并积极参与,争取在庞大的绿色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我国应采取的战略决策建议
要充分挖掘我国外贸出口的潜力,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开拓新的工业品出口增长空间,又要逐步摆脱因贸易的增长给环境和资源带来的压力,必须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
1.扩展贸易空间,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首先,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比较大,所以首要的扩展市场空间就是要注重国内市场的开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国内市场已成为最广阔、最有潜力和吸引力的市场。我们不能任由外国企业来占领这个市场,民族企业应求得发展,与其竞争。政府可采取逐步取消外贸企业的各种资源使用优惠政策等措施,取消人为划分内贸与外贸的做法,使外贸企业和非外贸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其次,应开展多元化策略。目前我国出口贸易的地区集中于香港、日本、美国,这种过分集中的市场结构削弱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灵活性和竞争力。我们应努力巩固老市场,积极开拓新市场,扩大对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同欧盟、东欧国家的经济贸易交流,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联系,逐步实现市场格局多元化,提高我国外贸抵抗外来风险的能力。
2.积极发展产业内贸易,获取规模经济。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当国际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时,外贸发展取向若是单一的产业间贸易形式,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如果一国作为卖者,其销路被其它国家的大公司所垄断,其出口收入不会很高。如果一国作为买者,其进口产品也被其它国家的大公司所垄断,它就必然遭受支付高价之苦。反观我国的贸易实践,无论作为买者或卖者都处于不利地位,长期依赖的传统比较优势难以作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依托。单一的产业间贸易形式正遇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规模经济论认为,即使生产同一类产品,不同的型号、规格、功能也能产生垄断优势,关键在于能否促进某些产业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通过规模经济和消费多样化来增进一国的整体利益。因此,作为后进国,我国不应局限于“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不能由于过度保护而阻碍了技术外溢和干中学的进程,而应积极开展产业内贸易,集中资源生产新的种类型号的产品,并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向国外出口,获取贸易利益,还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我国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当然,规模经济的获取有一个发展过程,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适度保护。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指出,适当的政策干预可以改进市场本身运行的次优结果,从而优于自由贸易政策的效果。我国政府应着眼于长期战略发展的需要,慎重、科学地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充满希望、对环境污染程度低的高科技部门,通过产业政策或消费政策的扶持,促使这些产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实行有利的贸易政策保证它们在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使得贸易、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之间产生良性循环。可以说,战略性贸易政策这种积极的政策加快了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相互作用过程。例如,7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对半导体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研究和开发加以资助,并鼓励政府和工业部门联合研究开发新技术,从而使日本企业在80年代控制了世界芯片市场。但要注意的是,应建立一条“狭窄的、移动的保护带”(the Narrow Moving Band),即保护的时间要短暂,保护的行业应不断变动。
3.发掘和创造新的比较优势,重视制度创新。制度是由人们创造并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有竞争力的规则能激励人类潜能的发挥和启动比较优势,并创造竞争优势。就企业内部而言,规模经济和报酬递增主要来自于企业制度的创新。日、韩等国就十分重视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在政府支持的产业中培植企业集团。我国的汽车等战略性产业应借鉴其经验,发展较大经济规模的企业集团。就企业之间而言,适当的制度安排能产生巨大而积极的外部性。如日本独有的"Kereitsu"(内部系统),是一种建立在许多纵向和横向的内分销供货商之间,松散和紧密型稳固的供产销关系基础上的企业间的组织系统,有巨大的分享国内外贸易信息的规模优势,造成了日本企业的高竞争力以及美国进入日本市场的巨大障碍。目前中国外贸发展急需的制度创新就是组建中国式的综合商社。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垄断条件下的集团竞争,贸易利益的来源主要取决于集约化规模的程度。在世界贸易和投资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跨国公司。而我国外贸企业结构迄今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存在着缺乏主导产品、无长远规划、缺乏开拓新市场的能力等缺点,发展潜力极为有限。因此,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外贸事业,必须使外贸企业向大型化、实业化方向发展。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组建一些以贸易为主业,兼具贸易、产业、金融、科技开发和综合服务功能,企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中国式综合商社。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警惕政府干预无效,特殊利益集团的出现以及道德风险问题,而应以本国企业快速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竞争者为主旨。
4.增强环保意识,盯住国际标准,努力占领绿色市场。首先,政府应通过一系列法规、制度,使企业改变传统的局限于企业内部利润的最大化或者成本的最小化的经营决策,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效益评价体系之中,采用社会经营决策,统筹协调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其次,与国际标准接轨。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环境法规构成了环境管制的依据,由此产生的贸易争端不断出现。如1980年美国禁止从加拿大进口金枪鱼及其产品,1987年加拿大限制出口未经加工的鲱鱼和鲑鱼、1980-1990年泰国限制从美国进口卷烟、1991年美国禁止从墨西哥进口金枪鱼等。我国应认真研究各种重要的国际标准并加以宣传、推广,保证我国出口商品在技术、安全、卫生、环保各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减少贸易摩擦。最后,要大力开拓环保市场。绿色产品是未来消费的主流,绿色市场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商机。鉴于此,我国一些企业已积极致力于开发无氟节能冰箱、绿色涂料、绿色炊具、绿色食品等绿色产品,并迅速打入国际市场。海尔集团也首家通过了ISO14000环保质量认证,冲破了绿色贸易壁垒,保住了未来国际市场上的一席之地。我们仍应努力提高环保技术、不断开发绿色产品,同时避免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可持续的、长远而健康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