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并购与质量控制&基于中天勤并购案例的实证分析_注册会计师论文

会计师事务所并购与质量控制&基于中天勤并购案例的实证分析_注册会计师论文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质量控制:基于中天勤合并案例的经验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天论文,并与论文,质量控制论文,会计师事务所论文,案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自二十世纪末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以来,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合并方式“做大做强”、实现良性的规模化发展,已成为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执业界以及理论界的共识。①理论上,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合并实现规模化发展的路径可能有助于事务所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和审计质量,降低审计成本;现实中也确实有相当一批会计师事务所有动机通过强强联合或兼并等形式扩大规模,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或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近年来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合并上规模实践过程②中,中天勤合并案例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和代表性。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是原深圳中华/深圳中天和蛇口中华/天勤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于2000年合并成立,并成为2000年当年国内第一大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以上市客户数量衡量)。但合并后不久,中天勤便由于银广夏案件而被吊销执业资格,并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巨大反响和监管部门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高峰。该案例促使我们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两大本土会计师事务所③的合并从理论上本应使合并后的主体具备更强的风险防御能力,但为什么反而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以失败告终?

尽管不能排除银广夏案件本身的一些特殊性,但本文试图通过中天勤合并案例,考察会计师事务所在合并上规模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合并各方的风险匹配与合并后的质量控制与整合。就合并各方的风险匹配而言,在实施合并前,如果某一合并方的客户群已然存在过高的重大错报风险,或者在业务质量控制上存在问题,往往会给合并后的事务所整体埋下隐患;而在合并后,事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则是如何整合各个合并方之间的管理理念、文化以及执业行为差异,如何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以便将业务风险降低至合理水平。具体而言,本文希望考察:(1)合并双方的客户群质量在合并前是否存在明显差异;(2)合并双方的审计业务质量控制特征在合并前是否存在明显差异;(3)合并双方在合并后是否进行了业务质量控制方面的整合。

本文随后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分析深圳中天和天勤在合并前的上市客户群的潜在质量差异;第三部分分析深圳中天和天勤在合并前的审计业务质量控制的潜在特征差异;第四部分分析了深圳中天和天勤在合并后的质量控制特征变化与整合情况;第五部分是总结和讨论。

二、深圳中天和天勤在合并前的上市客户群的潜在质量差异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上规模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选择合适的合并方,其中的一个主要顾虑可能是合并各方的客户群特征存在差异,一旦某一方的客户群风险过大,很可能使客户群风险较小的一方在合并后共同承担重大不利后果。于是在中天勤合并案例中,我们先观察了深圳中天和天勤在合并前的各自上市客户群④是否存在潜在的质量差异。为此首先需要识别出各自的上市客户群。我们从CCER中国证券市场数据库中选出1994—1999年间的中天系上市观测135例⑤和天勤系上市观测84例。具体而言:中天系观测由深圳中华(1994—1997)和深圳中天(1998—1999)审计的上市公司观测构成(其中标准无保留意见观测109例,非标观测26例);天勤系观测由蛇口中华(1994—1998)和天勤(1999)审计的上市公司观测构成(其中标准无保留意见观测64例,非标观测20例)。

考虑到盈余信息对上市公司至关重要,公司通常有动机操纵利润,我们通过观察会计盈余质量衡量公司质量。会计盈余指标主要选择两项:(1)ROA_CORE=(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资产总额,该指标用于反映相对可靠的公司盈利能力;(2)ROA_EXTRA=[净利润-(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资产总额,该指标可计量上市公司对外报告的持续性较差的盈利部分(或视为通过非经常性利得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

表1组A描述了中天系与天勤系的上市客户群在这两项业绩指标上的差异。t检验和Mann-Whitney秩检验结果均显示,在中天勤合并前的1994—1999年间,中天系客户群的核心财务业绩ROA_CORE略低于天勤系客户群(但差异不很显著),同时中天系客户群对外报告的非经常性利得水平ROA_EXTRA却显著高于天勤系客户群报告的水平(均在1%水平上);剔除了非标准审计报告观测的影响后得到的结果与剔除前类似。此外未列示的分年度统计显示:在1994—1999年间的大部分年度中(6年中有5年),中天系客户群的核心财务业绩均值都低于天勤系客户群,而在所有6个年份中对外报告的非经常性收益均值都高于天勤系(其中4个年度显著)。这些结果说明中天系客户群的持续性业绩水平明显低于天勤系客户群。

我们还进一步考察了中天系和天勤系客户群各自实施重大盈余管理的普遍程度。设置虚拟变量EM,取1表示确认了重大非经常性利得;重大性标准以非经常性利得占利润总额绝对值的至少20%起算,其中非经常性利得=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每增加10%测试一次,直至100%。每个客户群中EM变量取1的观测越多,说明该客户群实施重大盈余管理的普遍程度越高。将客户群限于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观测⑥,我们发现:在绝大部分的重大性标准下,中天系客户群中有显著更多的观测比天勤系确认了重大非经常性利得。表1组B仅列示了取50%作为重大性标准时的比较结果:中天系客户群中有47例观测(43.1%)确认了重大非经常性利得,而天勤系客户群中仅有15例观测(23.4%)(Pearson Chi-Square=6.793,p<0.01)。由于该结果对应的上市公司观测均收到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这意味着中天系客户群比天勤系客户群更频繁地实施了重大盈余管理行为,同时也意味着深圳中天比天勤更频繁地“默许”客户群实施重大盈余管理。

表1的结果总体上表明中天系的上市客户群质量(以盈利持续性和实施重大盈余管理频率衡量)比天勤系的客户群更差,潜藏着更高的重大错报风险。

表1 中天系与天勤系的上市客户群之财务业绩比较

组A:ROA指标 ROA_CORE ROA_EXTRA

中天系客户 天勤系客户 中天系客户 天勤系客户

均值

均值t-statistic均值

均值t-statistic

(中值) (中值) (Z-statistic) (中值) (中值) (Z-statistic)

0.021 0.027 -0.521 0.021 0.005 3.369***

所有观测[135vs.84](0.019)(0.043)(-1.180)(0.012)(0.002)(3.063***)

0.034 0.047 -1.307 0.021 0.006 2.698***

不含非标观测[109vs.64]

(0.032)(0.054)

(-1.739*)(0.011)(0.002)(2.603***)

组B:通过非经常性利得实施重大盈余管理的频率

中天系客户(n=109) 天勤系客户(n=64)

#

%# % Pearson Chi-Square

EXTRGAIN≥50%时EM=1的观测4743.1% 15

23.4% 6.793***

注:*、***分别表示0.1和0.01的显著性水平。ROA_CORE=(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资产总额。ROA_EXTRA=[净利润-(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资产总额。EXTRGAIN=(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利润总额绝对值。EM=1,表示公司确认了重大的非经常性利得,其中重大性的标准指EXTRGAIN大于等于50%;EM=0,其他。

三、深圳中天和天勤在合并前的审计业务质量控制特征差异

除了客户群质量特征可能存在差异,不同合并方在合并前的审计业务质量控制特征也可能存在差异,从而构成了事务所合并上规模的另一项隐患。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质量控制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但大多都无法被公开观察。我们认为,当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客户群过分集中于少数签字注册会计师时,可能不利于事务所有效开展审计业务质量控制。因此本文通过计量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上市客户审计报告签字集中度,作为反映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质量控制特征的可观察变量。

反映签字集中度的第一类指标设置如下:(1)平均每位签字注册会计师的签字份数;(2)平均每种签字组合对应的客户数。在某一年份给定的客户群数量下,平均每位签字注册会计师的签字份数(或平均每种签字组合对应的客户数)越多,通常意味着业务风险越集中,事务所可能越难以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表2详细列示了第一类指标的计算方式。以中天系客户为例(组A),1994年度,中天系客户共16家上市公司,出现的签字注册会计师有8人,出现的签字注册会计师组合方式共7种,于是该年度的平均每位签字注师签字份数为2.00,平均每种签字组合对应的客户数为2.29;中天系的其他年份以及天勤系各年份的指标依此类推。表2组C的参数和非参数检验显示,在中天勤合并之前的1994—1999年间,中天系的平均每位签字注师签字份数和平均每种签字组合对应客户数都显著高于天勤系。

表2 注册会计师的签字集中度:平均指标比较(中天系vs.天勤系)

平均每位签字 签字注师之间的 平均每种签字组合

组A:中天系 上市客户数 签字注师人数 注师签字份数

组合方式数 对应的客户数

199416 8

2.00

7 2.29

199518 9

2.00

8 2.25

199621 12

1.75 10 2.10

199724 8

3.00

8 3.00

199824 8

3.00

7 3.43

199926 8

3.25

7 3.71

平均每位签字 签字注师之间的 平均每种签字组合

组B:天勤系 上市客户数 签字注师人数 注师签字份数

组合方式数 对应的客户数

199410 9

1.11

6 1.67

199515 8

1.88

6 2.50

199612 8

1.50

7 1.71

199711 9

1.22

5 2.20

199815 9

1.67

7 2.14

199916 8

2.00

7 2.29

组C:中天系vs.天勤系 中天系天勤系

均值 中值均值 中值 t-statistic Z-statistic

平均每位签字注师签字份数(1994—1999)

2.50 2.501.56 1.593.091**2.423**

平均每种签字组合对应的客户数(1994—1999) 2.80 2.652.09 2.172.305* 1.684*

注:*、**分别表示在0.1和0.05水平上显著。

我们设计的反映签字集中度的第二类指标是:签字份数最多的注册会计师所对应的签字份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每位注册会计师同期签署的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份数越多,其平均投入到每家上市公司的审计资源越少,审计风险也就越大。因此该指标相当于考察不同事务所内部集中了最大审计风险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水平差异。

表3统计了中天系和天勤系签字份数最多的注册会计师所对应的签字份数。以1995年度为例,组A显示,中天系在该年度签字最多、第二多以及第三多的注册会计师分别签了12份、9份以及4份审计报告,而天勤系的相应指标分别是6份、5份和4份。组B的统计显示,在中天勤合并之前的1994—1999年间,中天系签字最多、第二多以及第三多的注册会计师平均签署的审计报告份数(8.83、7.67以及6.67)均在1%水平上显著高于天勤系的对应指标(分别是5.33、4.50和3.50),非参数检验得出的结果类似,这反映了原深圳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中承担了最大审计风险的几名签字注册会计师的风险集中度明显高于原天勤事务所的签字注册会计师。

表3 签字最多的注册会计师的签字集中度比较(中天系vs.天勤系)

组A:签字份数前三位 中天系 天勤系

的注师签字份数TOP1TOP2TOP3TOP1TOP2TOP3

1994 8

7

7

4

3

3

1995 12

9

4

6

5

4

1996 7

5

5

4

4

3

1997 9

8

7

5

4

3

1998 9

9

9

6

5

4

1999 8

8

8

7

6

4

组B:中天系vs.天勤系

中天系 天勤系

均值 中值 均值 中值 t-statistic Z-statistic

TOP1(1994—1999)

8.83 8.50 5.33 5.504.072***

2.827***

TOP2(1994—1999)

7.678

4.50 4.504.227**2.594***

TOP3(1994—1999)

6.677

3.50 3.503.997***

2.714***

注:***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TOP1(TOP2、TOP3)表示签字最多(第二多、第三多)的注册会计师的签字份数。

表2和表3的统计总体上意味着,在深圳中天与天勤合并以前的很长时期,中天系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业务风险集中度始终都显著高于天勤系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作为参照,我们还统计了在深圳中天与天勤合并前一年度(即1999年)其他本土大所注册会计师的签字集中度特征。表4显示,被统计的另16家本土大所的平均每位签字注师签字份数及平均每种签字组合对应的客户数分别为1.94和1.99,均在1%水平上显著低于深圳中天,而与天勤的差异则相对不明显。事实上,在所有被统计的18家本土事务所中,中天系签字注册会计师的这两项指标值均排名最高。表4有关TOP1、TOP2和TOP3的统计也显示,中天系承担最大审计风险的签字注册会计师的签字集中度总体上处于各本土大所中的高位,而天勤系签字注册会计师的风险集中度低于平均水平。表4的证据意味着,在签字集中度这项质量控制特征上,天勤的各项相关指标在大规模本土事务所之中尚属正常,而深圳中天则偏向激进,从而进一步印证了中天勤合并双方在特定质量控制特征上的明显差异。

表4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签字特征:中天、天勤与其他大规模本土事务所的比较

16家事务所

中天系 天勤系

[对1999年数据进行考察]

均值中值指标值 t-statistic 指标值 t-statistic

平均每位签字注师签字份数1.941.70 3.25-8.727***2.00-0.380

平均每种签字组合对应的客户数 1.991.78 3.71-10.763***

2.29-1.871*

TOP1 8.13 8

80.165

7

1.485

TOP2 6.636.50 8 -2.155** 6

0.979

TOP3 5.88 5

8 -3.686*** 4 3.253***

注:*、**和***分别表示在0.1、0.05和0.01水平上显著。16家事务所包括大华、上海上会、浙江天健、四川君和、深圳同人、北京京都、湖南开元、湖北大信、上海立信、上海众华、深圳华鹏、重庆华源、北京兴华、福建华兴、广东正中和四川华信;这些事务所涵盖了1999年度上市客户数多于天勤的所有事务所。

四、合并后的质量控制特征变化与管理整合

我们从三个角度考察深圳中天与天勤合并后的质量控制特征变化与管理整合情况:(1)签字注册会计师集中度的变化;(2)客户群的风险组合调整(体现为对高风险客户的放弃);(3)合并双方的客户互换或交叉签名情况。

首先比较深圳中天和天勤在合并前后签字集中度相关指标的变化。表5组A显示,与合并前的历年均值相比,在合并后中天系注册会计师的各项签字集中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平均每位签字注册会计师(每种签字组合)的签字份数从合并前历年的2.50(2.80)份显著增加到了合并后的3.88(5.71)份;签字份数最多的签字注册会计师的签字份数也有所增加。直接比较合并前一年度(1999年)与合并后,签字集中度的增加趋势同样存在。表5组B显示,在合并后(2000年),天勤系的平均每位签字注册会计师(每种签字组合)的签字份数从合并前历年的1.56(2.09)份减少到了1.27(2.00)份;与合并前一年的TOP1-TOP3指标相比,天勤系在合并后的相关指标同样略有下降。

对照表5组A和组B的结果,可以发现在中天勤合并形成后,中天系注册会计师的签字集中度有明显提高,而天勤系注册会计师的签字集中度反而略有下降。考虑到中天系客户群在合并前已经具有比天勤系更高的重大错报风险,且未列报的结果显示中天系(天勤系)客户群在2000年的业绩水平进一步下滑(上升),于是中天系注册会计师在合并后表现出的签字集中度变化,很可能不利于合并后的中天勤整体实施质量控制、防范业务风险。

其次,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的重要整合措施还可能体现在放弃高风险客户方面。例如在国内知名的大华与安永合并案中,合并后的安永大华在合并后首个年度便与11家上市客户(约占合并前客户群数量的24%)终止了年审业务关系⑦,且终止了业务关系的这些公司的平均业绩显著劣于继续保持审计业务关系的客户群⑧。与之相比,在深圳中天与天勤合并案中,合并双方在合并后首个年度均没有伴随明显的客户群整合迹象:其一,深圳中天或天勤在合并后首个年度的客户流失数量并没有超出正常水平(3家客户以内);其二,无论是深圳中天还是天勤,离开的客户在业绩上并不显著弱于留下的客户群(其中,深圳中天在合并前一个年度的客户群中业绩最差的1/3观测全部在合并后首个年度继续与深圳中天维持审计业务关系,天勤则放弃了1例1999年客户群中业绩最差的客户)。

表5 深圳中天与天勤合并前后的签字集中度特征比较

合并后指标 合并前一年 合并前历年均值 t检验(合并前历年均值-

(2000) (1999) (1994—1999)合并后指标)

组A:中天系

平均每位签字注师签字份数 3.883.25 2.50 -5.185***

平均每种签字组合对应的客户数 5.713.71 2.80 -8.539***

TOP1

10 88.83 -1.659

TOP2

9

87.67 -2.169*

TOP3

8

86.67 -1.754

组B:天勤系

平均每位签字注师签字份数 1.272.00 1.56 2.025*

平均每种签字组合对应的客户数2.00 2.29 2.09 0.632

TOP1

6

75.33 -1.348

TOP2

5

64.50 -1.168

TOP3

4

43.50 -2.236*

注:*、***分别表示在0.1和0.01水平上显著。

第三,我们对深圳中天与天勤合并后的注册会计师签字报告行为的观察,并没有发现中天系与天勤系之间的任何客户互换或交叉签名。所谓客户互换,是指原属于中天系(天勤系)的上市客户在事务所合并后,转由天勤系(中天系)的注册会计师及其项目组审计,并由天勤系(中天系)的注册会计师签字。所谓交叉签名,是指对于某个客户(不论原先是中天系还是天勤系),在合并后改由中天系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和天勤系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共同参与审计项目并共同签字和出具报告。我们认为,当发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采取客户互换或交叉签名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助于合并各方在合并后的管理整合,增加新的审计视角和独立性,并相应提高风险防御能力和审计质量。但在中天勤合并案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管理整合迹象。

五、总结与讨论

如何通过合并实现良性的规模化发展,切实增强合并后主体的风险抵御能力和审计质量,是20世纪末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以来引起广泛关注并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反思了中天勤合并这场强强联合中的潜在问题,经验证据显示:(1)在合并前,深圳中天的上市客户群比天勤客户群具有显著更高的重大错报风险;(2)如果以签字注册会计师的签字集中度作为事务所审计业务质量控制的一个衡量指标,在合并前深圳中天的质量控制状况显著弱于天勤或是其他本土大所;(3)在合并后,合并双方的质量控制指标差距进一步拉大,且未观察到合并双方作出适当的风险控制与整合。

我们的结论是,中天勤合并双方的合并前风险不匹配与合并后整合缺陷,抵消了合并的预期积极作用,从内因的角度为中天勤合并后的迅速灭失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基于本文的经验证据,并结合以往的事务所合并实践与总结⑨,我们希望强调以下政策与实务建议,并作出进一步的细化:

第一,在合并前充分关注并细致评估合并各方客户群的整体质量、合并各方的管理文化以及质量控制状况等方面的潜在差异、匹配程度,慎重选择合并方以及作出合并决策;

第二,在合并后及时而又切实地采取管理文化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整合措施,包括在合并后根据客户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客户组合实施必要调整,以及开展不同合并方之间的客户互换或交叉签名;

第三,从国内大所(特别是原深圳中天)签署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最多的签字注册会计师的签字份数来看(超过8份),往往大幅超出证券审计市场中的平均签字份数(约2份)。这些承担了大量上市客户审计报告及相应责任的签字注册会计师是否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确保履行会计师事务所层面和审计业务层面的质量控制程序,我们无法通过公开数据得以了解,但的确令信息使用人对相应业务的审计质量产生顾虑⑩。一个值得政策制定者和执业界考虑的措施是合理确定签字注册会计师签字项目数上限。该措施有可能由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出于控制业务质量、防范业务风险的考虑自愿实施,但也有可能由于以下列举的原因无法在事务所内部自愿实施:(1)会计师事务所的关键管理人员可能有动机让其他注册会计师尽可能多的签署审计报告,承担审计风险;(2)签字注册会计师可能不希望自己招揽的客户群被其他注册会计师分享。当签字报告份数的上限措施无法由事务所内部自愿实施时,就有必要通过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制定强制性规则使该措施得以推行。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本文对会计师事务所业务风险和质量控制的经验分析仅仅是基于个案的探索,有待于未来更全面的系统观察;少数上市公司年报的信息披露缺少审计报告的签字注册会计师数据,可能对签字集中度的统计形成些微影响;关于签字集中度指标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特征的替代效力,还需要更多的经验证据加以检验。

注释:

①为了促进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合并扩大规模,财政部于2000年3月24日印发了《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脱钩改制后通过合并实现规模化发展、“做大做强”的代表性观点,参见李勇(2000)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课题组(2001)。2006年上半年以来,财政部与行业组织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作出了进一步的关注和指导,一个突出体现就是中注协于7月底就《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决定》征求意见。

②在2000年,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在执行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范围内实施了合并上规模的措施,促使原先的100余家证券期货特许事务所合并减少至70余家。

③按照中国证监会(2001)的统计,在深圳中华与天勤合并前的1997—1999年间,深圳中华的审计市场份额(按上市客户数量计算)排名处于第3或4位,蛇口中华/天勤的排名始终处于第16位。

④为了便于表述,将属于原深圳中天(天勤)的上市客户群,通常称作中天系(天勤系)客户群。

⑤考虑到已识别的银广夏多期财务造假,之前公布的财务数据不可用,故未含涉及银广夏的相关观测。

⑥这样不仅能够观察上市客户群的盈余管理行为,还能够初步评价不同合并方对客户群潜在盈余管理行为的态度差异。当然,仅仅考虑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观测,并不一定就说明深圳中天的独立性更弱,有可能其出具的非标准报告要多于天勤;但至少从单变量分析来看,深圳中天的非标意见率(19.3%=26/135)并不高于天勤(23.8%=20/84)。

⑦我们的统计显示,大华在与安永合并前的1994—2001年间,每年流失上市客户1.1家(流失最多的年份中不超过3家),显著小于合并后首个年度的上市客户流失量。在接受财经媒体采访中(陈涵,2005),安永大华汤云为合伙人指出,“安永体系选择客户的标准和当年大华选择客户的标准差异很大……准备用3~4年时间,逐步调整我们的客户群;‘选择高端客户,选择国际性业务,是降低风险,提高效益的现实道路,也是我们选择和国际所联姻的初衷。’”

⑧我们的统计显示,大华与安永合并后首个年度(2002年)离开安永大华的11家上市公司在离开前的会计年度(2001年)的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为-0.001,而2002年度继续与安永大华维持审计业务关系的34家上市客户(未含金融客户)在可比年度(2001年)的总资产收益率均值则为0.041。

⑨例如,铁冰、皖虹(2000);吴江涛(2002)。

⑩中天勤的涉案注册会计师便属于中天系注册会计师中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签字集中度最高的几人之列。

标签:;  ;  ;  ;  ;  ;  

会计师事务所并购与质量控制&基于中天勤并购案例的实证分析_注册会计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