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越来越多,为了能够保障排水管工程施工质量,需要不断加强给排水管到施工技术要点,做好排水管道施工质控,充分发挥排水管道施工效益。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市政道路排水管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市政道路排水管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排水管道;施工技术;问题;要点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工作的推进,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工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然而,城市人口基数增长、城市规划不合理等因素都会导致排水管道堵塞,进而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为此,各大城市要逐步加大对基础配套项目的建设投入力度,进而切实提高项目建设水平。
1市政道路排水的基本构成
市政道路排水的方式基本分为明式排水、暗式排水和混合式排水。明式排水包括街边排水渠和排水沟等方式;暗式排水是利用暗管进行排水工作,利用街沟、雨水口、各种检查井等方式来进行排水;混合式则是结合了明暗两种方式的排水施工方式。在大城市和市中心区中经常使用暗式排水以保证美观和卫生,在小城镇、近郊公路等部分常常考虑明式排水以节省成本。明式排水的优点是成本低廉,但是卫生条件差;暗式排水成本高,但是干净卫生。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时要注意合理对排水方式进行取舍,以达到利用最少的成本来最大化排水效果的目的。
2市政道路排水施工要点分析
2.1施工准备要点
在施工前,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需要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掌握施工图纸,包括管线长度、走向、质量标准等,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还需要充分掌握施工现场实际地形、水文条件,避免施工中不必要的问题出现。这就要求在前期准备中,做好地质勘查工作,设计好施工方案,减少管道位移、漏水问题出现几率。在具体施工前,还要确保现场周围交通良好,保证施工材料运输的顺畅性。施工人员还需要结合自身的施工经验,预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预防措施。如在排水管到施工中可能出现管线和城市道路交叉问题,此时需要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对管道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前提出解决方案。针对施工放线中存在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处理,保证施工效率。再者,排水管道施工中可能会对道路造成破坏,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在地面开挖前详细进行研究,降低施工对路基质量的影响,确保施工安全。
2.2确保排水管道材料的质量
市场上各种管材品种、数量众多(有钢管、铸铁管、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钢塑造复合管、塑料管、P3管、超高分子量聚取乙烯管、3PE防腐管道等),一些黑心商家在市政管材上往往又以次充好。因此,必须保证排水管材的质量。要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尽量选择价廉质优的管材。在选购管材时,采购员必须对管材进行认真检验,确保管材的质量与规格符合施工要求;采购员检验之后,要组织另一批人员对管材进行复检,严防假冒伪劣产品流入现场。签署采购合同时,必须要求供应商签字同意负责管材的质量;采购管材后,要精心安排运输,严防运输途中出现意外损耗;管材进场时,要仔细检查管材外观,若发现管材出现脱皮、裂纹、破损、蜂窝,必须要求退货。
2.3合理开挖沟槽,完善测量放线作业
在沟槽开挖前期,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勘察,了解管道布设、电缆线路及公共基础设施等基本情况,进而与相关单位协商,避免施工对原有线路造成损坏,增加不必要的修复成本,延误工期。经过协商探讨,在征得各方同意的前提下开展沟槽开挖施工。并且在实际施工环节,如实掌握施工现场的气候变化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沟槽内积水。再者,施工测量作业也直接关系到管道施工质量。为此,施工单位需加大对施工测量的重视力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前期规划,合理开展测量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排水管道安装与铺设
在土方开挖完成之后,还要对整个沟槽进行平整夯实处理,之后再开展管道安装和辅设工作。在管道施工前,需要对施工材料、设备进行检查。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模板位置、标高、强度进行检查。例如要检查接缝平整度、管材是否有出厂合格证明等。同时,还要检查管道外观是否有磕碰、变形,严格控制管材质量。管道铺设当中,不能直接将管道扔到沟槽内,可能会导致管材被摔坏。在安装完毕后,按照原有设计位置、高程,做好管道的稳固工作,清洗管道管口,填抹缝位置,将封口的橡胶圈压实,在能够保障湿度的前提下,采用水泥砂浆做好管道衔接工作。抹带施工完毕后,要展开保湿等保养工作。在管道质量控制当中,确保接口位置不会出现裂缝、空鼓现象,确保整个接口的平整度。还需要将沟槽内积水排除干净才可以进行管道安装,在下雨时要确保排水沟的顺畅性。
2.5检查井施工
传统的黏土砖根本不能适应检查井的特殊特点,因此,必须选用预制水泥混凝土,以增加检查井的强度与耐久性。开挖检查井前,首先挖掉井口半径2m内的全部腐殖土、淤泥,对基底进行充分压实(压实度必须超过设计要求2%);检查井挖掘完成后,要沿着道路纵坡、横坡东西南北4个方向,测定井框的高程。然后选择压缩变形小、强度大、沉降快、透水性好的碎石,从检查井底板开始,以井室为圆心,在半径100m内进行回填。分层回填时,每层厚度在25~30cm,一般采用平板以振动夯进行作业,并在作业过程中注意土质、含水量、夯实的次数,虚铺的厚度。此外,还要对检查井井圈进行加固:以井口为中心,使用切割机,挖除井圈加固范围内的路面结构;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保证它与井口精确吻合,且有4cm的保护层。
2.6针对排水管道性能进行闭水试验
在完成管道铺线后,需要进行闭水试验。通过闭水试验确保管道性能发挥稳定性,并进一步检测管道的密封性。在开展试验前,同样需要落实准备工作,由施工技术人员检查沟槽预留孔,确保沟槽内没有积水,预留孔不渗水,与此同时,检查管道衔接处的密封性,科学判断管道两侧封堵板的承压能力。在完成一系列检查工作后再进行闭水试验。按照由上及下的顺序保证水源的流通,在节约水源的基础上减小外力电力的使用,提高市政管道施工质量。
2.7回填
在回填施工前,为了保证接口不会受到水的侵害,应该将积水彻底排除干净,保证回填材料必须满足项目施工要求。在回填施工的过程中,分段填筑,对管道周围进行检查,对称进行回填施工和夯实施工。部分管道胸腔应用人工的方式分层进行填筑夯实,超过管顶位置,应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控制每一层的填筑和夯实厚度不超过0.3m,严格按相关标准控制回填密实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建设质量严重影响城市建设水平,而排水管道是市政道路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排水管道设置一旦不合理,会严重影响城市运转。市政建设人员必须重视市政排水管道的建设,严格按施工要求完成每一道工序的施工,保证市政道路具有通畅的排水管道,进而保证城市居民具有较高的居住质量和出行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沪阳.市政工程中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J].科技风,2018(34):119,123.
[2]孙闯,张文斌,魏思思.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2):180-181.
[3]苏伟宽,江劼.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239.
[4]肖亚周.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50):251-252.
作者简介:黄志盛,1979.9.1男,大专,建筑工程造价工程师。
论文作者:黄志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管道论文; 管材论文; 沟槽论文; 排水管道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要点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