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保证林业的发展建设,植树造林工作十分必要,但是在环境较为干旱的地区,树木应该具备一定的抗旱性,科学合理的造林技术能够帮助树木具备抗旱的特点,在运用抗旱造林技术以后,对于干旱地区的帮助是十分巨大的,能够进一步扩大树木的种植范围,提高森林的覆盖率,所以本文重点对这方面的工作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在保证树木抗旱性的同时,还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技术让生态效益提高上来,实现生态环境的建设,为人类的繁衍生息作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树木;抗旱性;抗旱造林技术;运用
在现代化的发展建设中,国家大力组织植树造林的工作,因为这项工作有助于造福人类,满足人类繁衍生息的基本要求,但是要想实现这一长远的目标,单纯的投入人力与物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财力等多方面加大投入的力度,由此促进造林工程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在我国林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有一项问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那就是树木的抗旱性问题,尤其是在气候环境较为干旱的地区更为显著,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手段开展造林,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的造林工程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树木的抗旱性分析
树木的抗寒性主要与三点因素具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是叶片的形态,与一般植物相比较,树木在跟根系方面更加发达,因为生长周期较长,同时四季的变化也会为树木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抗寒性方面也会存在不同的影响。抗旱性实际上就是指树木在某一环境中的适应程度,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四季鲜明,所以以种植针叶形松树为主,在叶片形状上较为特殊,这种特殊的叶片形状可以保证水分的锁定,不容易快速的蒸发掉,因此有助于其生长,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其次是通过抗旱树木的解剖特征分析可以知道,在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其在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对抗旱树木的解剖可以发现,树木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原因以及内在机理方面的特点,通过相关论证可以得知,在胁迫下叶片上的气孔存在一定的运动形式,在对茎进行解剖时也可以发现其次构造的不同之处,抗旱性植物在结构上都具有不同于一般植物的特点,这些特点直接影响着物质的运输,保证各项生命活动可以正常的进行。
除了自身的抗旱性特点以外,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影响下,会出现蒸发的现象,这一过程中,植物中的水分会蒸发掉,抗旱性树木在这一环境中能够对自我加以保护,防止出现水分大量蒸发的现象,这样就降低了树木出现干枯与掉落的情况,这是树木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形式,如果将树木看作是一个整体,叶片无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在对树种的抗旱性能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叶片作为研究对象的,这样更能体现出树木抗旱性的特点。
二、抗旱造林技术的运用
1、选择树种
在树种的选择中要时刻谨记"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对树种进行抗旱性强的选择时也应该选择一些适应生存环境条件的外来树种,如此可以使小气候环境改变,树木便可以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比如说参试树种以相思、合欢、加勒比松、黄豆树等,那么进行造林后就可以对树林进行胸径、树高及冠幅生长进行分析,同时也可以对该地区的抗旱能力研究分析,以选择出该地区较为适合的树种。
2、整地
在实际的造林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造林地形其采取整地措施也应该有所不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整地过后的林木有研究发现,不仅仅是针叶树木也包括阔叶树木,经过整地之后的造林成活率可以提高到90%,如果不进行整地的造林的话其成活率可能只是停留在10%附近,所以整地工程的实施在造林中可以有效地使造林树木的成活率提高。
3、植物化学抗旱剂与保水剂
伴随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在对于植物化学抗旱剂与保水剂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也很丰富,比如说保水剂、"根宝"、旱地龙等的应用,在提高我国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有着明显的效果。有实验证明,进行旱地龙及保水剂的应用的栽后一个月的树根其根部的生长情况要是其他没用化学剂的根部的2-5倍,并且根部的长度也比较长,最后的成活率对比显示而没经过处理的树木成活率仅仅约为42%,而经过处理后的树木成活率在75%左右。
4、采用容器苗技术造林
容器苗这种造林技术在干旱贫瘠的山区是非常实用的。山区的土壤通常较为贫瘠,而且土壤的肥力不高,常规的树种在这种地区的存活率非常低,给其种植带来难度。容器苗技术的应用改善了这种情况,促进其种植的改革。容器苗种植要求在栽植树种时,只将底部去掉,通过对根部的保护增加树苗的成活率。需注意的是在种植树苗时,其入穴深度在容器口上方的一二厘米处最佳,然后在其上面撒一层薄土,以此保持墒情。实践证明,这种造林技术比传统的育苗手段成活率要高出很多,并且在生长的初期,速度也非常快,这种技术方法已在某些地区被广泛使用。
5、深栽造林
作为成功经验的深栽造林是指在在地下水位较高、土壤含盐量较低(低于0.3%)、土质较松散的沙质土与沙壤土地区中,进行打孔深栽杨树,插杆深入到地下水的10-20cm处,踏实的同时栽植孔也填满土。目前这种方法在新疆、甘肃、宁夏、内蒙等地推广。
6、雨水造林技术
采用雨水造林技术,主要是通过天然雨水的作用,并且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再次分配,这样就能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即便是在干旱的气候与土壤环境下也能够得到满足。这种方法是一种公认的土壤改进措施,可以使得降雨较少的地区土壤形成有稳定水分资源,在提高经济林品种和产量里应用雨水造林方法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7、覆膜技术造林
在开展植树造林的活动中,覆膜技术的应用是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点,这项技术除了可以应用在农作物种植中以外,还可以应用在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上,实践证明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因为在将膜覆盖在土地上以后,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分的流失,以此促进树木成活率的提高,还能将地表温度控制在适合树木生长的范围内,防止因为温度过低而造成幼苗死亡的现象。具体来说,做法如下。首先是要在膜上面剪开一道缝隙,将树苗透过缝隙进行栽种,然后是要将土壤覆盖在根茎与膜之间,保证不出现缝隙,最后一次性的进行浇水,以促进植物成活率的提高。
三、结语
通过对文中的论述可以知道,植树造林在干旱地区是一项重点的工作内容,也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工作内容,但是这也是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所以为了有效的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就需要综合考虑环境的特点,合适的树种选择是前提条件,选取科学的栽种技术,这样才能促进树木成活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颖,耿立君,万丽杰,孟凡丽.辽西半干旱石质山区覆盖保墒造林试验[J].防护林科技.2013(01)
[2]周智云,郭子旗.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技术、造林季节的关系分析[J].现代园艺.2012(24)
论文作者:张殿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4
标签:树木论文; 抗旱性论文; 成活率论文; 树种论文; 技术论文; 干旱论文; 地区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