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广东广州 510120
摘要:目的:研究体位轮转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保留灌肠中,使药物与肠道溃疡面的充分接触,被吸收,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达到治疗的目的。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灌肠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体位轮转灌肠模式。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研究组灌肠液外溢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67%,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9.0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体位轮转保留灌肠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效果与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体位轮转;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UC),又名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和直肠的炎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及精神方面因素相关[1]。UC病变主要侵袭结直肠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临床以溃疡和炎症为主要症状,多累及远端结肠和直肠,甚至整个结肠[2]。保留灌肠可利用肠黏膜对药物的直接吸收提高治疗效果,是治疗UC的主要方法之一[3]。本文研究体位轮转保留灌肠在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中的有效应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于本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均通过临床上专业医师与常规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无其他疾病影响治疗预后。排除有影响治疗效果疾病患者。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24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22.5±5.4)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4±0.6)年,溃疡性结肠炎发生时间为1~6月,平均发生时间(2.5±1.1)月。研究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为(21.8±5.9)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为(3.9±0.5)年,发生时间为1~9月,平均发生时间为(2.2±0.9)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方式,每晚用普米克、莎尔福溶液加入甲硝唑注射液100ml中作保留灌肠。提供良好病房环境,指导患者用药,根据患者情况指导饮食与适量运动,提醒患者禁忌,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体位轮转方式灌肠:①先查看肠镜检查报告,确定溃疡位置,距肛门多长;②予左侧卧位,灌肠袋连接一次性尿管,插入肛管至溃疡部位的深度;③灌肠液温度为38度,液面距肛门20-30CM,控制灌注速度为10ml/min,使灌肠液缓慢流入;④灌肠后嘱患者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俯卧位四个体位轮转,每个轮转体位保持15-20分钟;⑤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在6小时以上,取得良好效果。患者保留灌肠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营养治疗,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饮食计划,保证高热量、高维生素、蛋白质正常摄入,忌生冷、油腻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摄入不易消化的食物,防止腹痛、腹泻加重[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对于患者治疗时间、治疗效果进行评分,分数越高,患者治疗质量越高,包括治疗时间、治疗质量以及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药物肠道保留时间及灌肠液外溢率比较 药物保留时间研究组为(9.15±2.45)h,对照组为(6.35±1.25)h;研究组保留时间明显延长(t=7.164,P=0.000)。灌肠液外溢研究组1例(2.32%),对照组9例(20.93%),研究组灌肠液外溢明显少于对照组(X2=11.665,P=0.002)。
2.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9.07%。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2.719,P=0.007)。见表1。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反复发作与许多因素有关。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早地进行护理干预,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正确指导患者,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以提高治疗效果[5]。因此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临床上对于UC的治疗除了口服、静脉给药治疗外,还有最主要的是药物保留灌肠,所以做好患者的灌肠治疗特别重要,只有护理操作上加强技术改进及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更好的有效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6]。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前,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轮转体位保留灌肠最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与护理服务的依从性。患者在良好护理中有效改善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对病情恢复起到良好作用。通过心理辅导,解决患者心理问题,对病情严重患者加以心理沟通,舒缓和心理问题,为患者制定心理教育辅导,使患者情绪稳定。通过针对性的措施,不同患者将有不同生活计划,减少患者不良习惯,并帮助其健康、规律的生活[7]。综上所述,通过体位轮转保留灌肠能够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质量,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 彭燕来. 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J]. 养生保健指南,2018,(47):197.
[2] 王福欣,周建丰,韩洪冰. 碘伏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2005, (16):54.
[3]何美华. 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J]. 保健文汇,2018,(9):137.
[4]吴琼. 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舒适护理体会[J]. 世界临床医学,2017,11(7):198.
[5]钟玉莲,王倩琴,何玉倩.溃疡性结肠炎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6,(16):2563-2564.
[6]谢惠婵.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22:107-108.
[7]张西亮,许春进,丁辉.认知行为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伴情绪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28:47.
论文作者:潘水霞,黄桂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灌肠论文; 患者论文; 溃疡性论文; 结肠炎论文; 体位论文; 对照组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