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习题论文_高元国

摘要:习题的不同呈现方式能激起学生各种不同的学习策略。设计操作型习题、探究型习题、应用型习题习题等,是实现学生知识建构、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广大数学教师完成数学课程任务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数学习题;设计;建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提倡现实的、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即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应成为学生主动地从事现实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主要素材。应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由此可见,设计习题是完成数学课程任务的关键一环,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多层面地把握,力求习题设计符合《课程标准》的价值要求。本文就数学习题的设计谈一些笔者的拙见。

一、设计操作型习题

绝大多数学生反映,初中数学枯燥无味,事实也是如此。“做一做”是新教材中安排的既适合青少年心理特征又具可操作性的内容,增强了教材的弹性。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或折叠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但是,以本为本的课堂教学方法有时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以教材为载体,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和再创造,设计操作性习题,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

例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一节,我们可以选在了室外做练习,划定一条“线段”,让每个学生去找一个“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站上,全班学生站完后,很明显他们都站在了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仅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使学生理解了“到一条线段两端点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这个定理。还有像“对称”“轨迹”“函数的图像”这些知识的传授都可以设计这种操作性课堂。

这些数学习题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较顺利地实现知识建构。其次是创设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所学知识非常容易理解和记忆。第三是教师学生都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通过这种主动学习,有利于后进生的发展。

二、设计探究型习题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堂开展必要的建构性探究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系统和建构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例如习题: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N=BM.请同学们研究这个题目的特征,探究是否可以适当改变题目的条件,问题的结论会发生什么变化?并体会蕴涵其中的数学规律。

情境思路:在直接证明原问题后,可以探究改变题目的条件,使图形发生变化.在运动变化中观察相关的图形的变化,发现隐含其中的不变量,从中发现规律。

可以探究点C位置的变化;等边△ACM、△CBN与线段AB相对位置的变化;三角形图形的变化,如变化为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变化为等腰三角形等;从有公共顶点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到任意正多边形的旋转变化等。

还可以从上述各种情况的组合上进行变化,探究其对题目的结论的影响.

探究方案1 点C的位置发生变化.

(1)点C为线段AB延长线上的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且在线段AB的同侧.

(2)点C为线段AB外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且在线段AB的同侧.

探究方案2 由等边三角形到正多边形的变化。

探究性习题能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最直接的策略。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三、设计应用型习题.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罗登塔尔认为: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类经验的总结,数学教育应该源于现实,用于现实,应该通过具体的问题来教抽象的数学内容,应该从学习者的经历所接触的客观实际中提出问题,然后升华归结为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或数学思想。新教材特别注重了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实际问题也可以由教师收集设计,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性质,我们设计了下例:

为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城市制定了以下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用水未超过7立方米时,每立方米收费1.0元并加收0.2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超过7立方米的部分每立方米收费1.5元并加收0.4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设某户每月用水量为x(立方米),应交水费为y(元)

(1)分别写出用水未超过7立方米和多于7立方米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某幢楼共有用户50户,某月共交水费541.6元,且每户的用水量均未超过10立方米,求这个月用水未超过7立方米的用户最多可能有多少户?

此题的背景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水费问题,学生非常熟悉。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如何从具体的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内容,数学地思考问题,并用数学识模、析模、建模、解模和验模:

①当x≤7时, y=(1.0+0.2)x 即y=1.2x

当x﹥7时, y=(1.5+0.4)(x-7)+(1.0+0.2)×7 即 y=1.9x-4.9

②设这个月用水未超过7立方米的用户最多为x户,根据题意得:

50×7×(1+0.2)+(50-x)(10-7)×1.9=541.6

解得 x=29

像上例的应用性习题设计,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的信心。

总之,数学能力是通过解决数学问题体现出来的,数学问题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好的数学习题更是数学教学中“创新”的载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时代感,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设计数学习题的一种理念、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设计习题,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一中学 325600)

论文作者:高元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精心设计习题论文_高元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