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竞争力论文,高技术产业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95(2001)03-0001-06
1 相关研究回顾
关于竞争力的研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中以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影响最为广泛,引起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的编写一直是借鉴其公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材料而成的。它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或一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并从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过程两方面研究了国际竞争力态势。这里竞争力资产是固有的(如自然资源)或创造的(如基础设施),而所谓的竞争力过程是指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如通过制造)、然后通过国际化(在国际市场测量的结果)所产生的竞争力。1998年考察了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研开发和国民素质等8大类、46个领域,制定259个指标及29项评价理论原则依据。而美国学者波特教授从产业角度研究竞争力,提出了决定一国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机遇以及政府行为六因素构成“国家钻石”模型。国内学者对竞争力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原国家体改委制改革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研究组近几年跟踪WEF和IMD的《世界竞争力报告》编写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全方位介绍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排名,并据此分析了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状况。狄昂照等从国家(地区)这个宏观层次研究国际竞争力,采用欧洲货币基金组织的指标分析方法和国际市场占有率研究国际竞争力,并采用WEF和IMD“关于国际竞争能力的报告”中所使用的指标分析方法把一个国家(地区)竞争力主要因素概括为经济活力、工业效能、财政活力、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国家干预、对外经济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8项190个指标进行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比较。金碚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范式考虑,提出了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指标、因素指标。陈向东等从产业研究与开发、产业技术人才投入、产业技术含量性质的产出水平以及产业效率及其增长率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两方面入手研究了产业科技竞争力,并采用静态产业竞争力和动态产业竞争力两类指标体系进行国际比较的实证分析。范晓屏提出测度企业竞争力的三个方面:(1)企业竞争行为能力,测度企业竞争过程的输出和过去与现在的竞争业绩。(2)企业竞争潜在能力,测度企业竞争过程的输入与竞争力的后续能力。(3)企业战略与管理能力,测度企业将竞争潜力转变成为竞争行为与市场优势的能力。江兵等从国家地位、社会经济基础结构、技术结构和生产力四个方面建立高技术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模型对28个国家分析计算了近年来的竞争力情况。高长远等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实际,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建立了高新技术产品评价方法体系从系统综合评价的角度,运用AKP法建立了评价高新技术产品的指标体系。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课题组对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和方法作了深入的研究,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与竞争态势四类包括30个指标评价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
本文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协同机理为指导,从高技术产业内生竞争力和外生竞争力两方面分析,构建一套评价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内外生指标体系来反映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发展趋势,以及作为国家或地区间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并尽量使用量化指标。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2 高技术产业内外生竞争力变量的划分
2.1 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首先必须界定好评价的对象——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在一国或地区发展地位的重要性已有了普遍的共识,但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却很难统一,如OECD组织依据国际标准工业产品分类(ISIC),将高技术产业界定在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器材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美国在定义高科技产业时,以研发强度(R&D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和科技人员占劳动力比重两指标超过10%的产业界定为高技术产业;日本通过广泛扩散技术和新出现技术确定自己的高技术产业;我国在最近颁布的《高新技术新产品目录》中明确将电子信息、软件、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医药、医疗设备、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环境保护、地球空间与海洋、核应用技术以及农业等11个领域的2056种产品定义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台湾则根据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性大,技术层次高、附加价值高,污染程度低、能源依存度低等六大原则,选出通讯、资讯、消费性电子、半导体、精密机械与自动化、航太、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工业定义为新兴工业。总的来说,各国各地在定义高科技产业时,大多以当地产业中有较多研究开发资金及人员投入,以知识、技术进步为标志的,初期通常有高风险、成长阶段高利润、成长爆发力强,能有效或在未来能有效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当然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进程,科技发展状况,技术开发能力不同,相应产业发展条件差异,所选定的高技术产业也不全相同。
2.2 从协同角度分析,划分高技术产业内外生竞争力变量
高技术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其发展必然受到全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考虑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时,应把产业视为一个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完全开放的系统。协同理论认为在一个原无序或有序开放系统中,通过外部控制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使系统内的各子系统间通过竞争与合作,并最终由几个序参量支配着整个系统朝着有序或更为高级有序方向发展,最终达到一定功能的有序结构。随着控制参量的连续变化,就会造成一个不稳定性谱系,系统活动也相应的由简单、低级到越来越复杂、高级的演化过程。本文从协同角度分析,认为高技术产业在通过与它之外的环境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时,内部要素协同作用力逐渐加大,直至把产业竞争力推到一个更高的平台,而在这平台的基础上又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换,使产业竞争力达到越来越高的平台。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协同机理来确定评价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能比较客观全面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在确定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不仅要考虑到产业内部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到产业外部因素的影响,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产生系统的作用。正是基于协同系统的角度出发,本文借鉴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影响经济增长因素中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划分,提出了影响高技术产业的内生竞争力变量和外生竞争力变量的概念来具体评价作为一个开放型协同系统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这样,在评价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时,既可对产业竞争力的内外影响要素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又有利于对产业竞争力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分析。
所谓产业的内生竞争力变量是指反映产业要素在环境要素的控制下发生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内在运行机制,决定高技术产业竞争力高低的从产业自身生成影响竞争力的内部变量。例如高技术产业投入、产业产出以及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都是用来反映内在竞争力变量的指标;而所谓产业的外生竞争力变量是指反映制约高技术产业竞争力高低,又在短期内不受产业内生竞争力变量影响的从产业外部生成的并输入到产业内部影响竞争力的外部变量。例如,高技术产业的政府政策、技术环境和高技术园区都是用来反映内生竞争力变量的指标。当然,反映内外生竞争力变量是相对独立的且在长期中反映出来是动态的。
3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产业内生竞争力因素的分析
3.1.1 产业投入
一个产业要获得发展,就必须有投入。高技术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智力的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就得有大量资金、人才的投入,尤其是R&D资源的投入。R&D活动是为了增强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开创新的用途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是整个科技活动的核心。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高科技产业要赢得市场的竞争,必须在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形成和提高的每一过程都投入大量R&D资金和人才。资金是高技术产业的血液,产业不管前期的开发、中期的试验还是后期的生产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据统计,一般情况下科研、中试、生产资金投入比为1∶(5~10)∶(70~100),资金源源不断的供给,才能保证高技术产业健康地成长。而人才是知识、智能的载体,从世界的经验来看,高科技产业跟着人才走,往人才密集的地方发展。如美国的“硅谷”高技术产业能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周围的斯坦福大学和一大批科研机构聚集大量优秀人才是分不开的。而我国高新技术园区的典范——中关村周围也云集了清华大学等全国最著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实力最为雄厚的中科院等科研机构里的一大批当代中国最优秀的人才。目前高技术企业所投入的研发资源很多是从企业外部获得的,如资金从金融机构、风险资金或上市融资,而人才则主要来自学校培养的合格学生。高技术企业形成时一般是从社会上融资,招募人才,使企业成长起来,而当企业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进一步获得发展,仍希望外界给予更多的支持。因而,只有外部环境能给高技术企业提供所需的资金和人才,企业才能生存、成长。
3.1.2 产业产出
衡量一个产业是否具有高的竞争力,最终是体现在其产出在量上质上是否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实力,如产出的规模、增长速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或市场占有率、附加价值率等都能反映一个地区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现状。无论什么产业要想发展,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有市场去接受它。高技术企业能在成长阶段高利润、成长爆发力强,正是由于它的产品有很大的市场且顾客愿意出高于产品有形价值很多倍来接受它。但绝不可认为科技含量越高越能获得高利润,这取决于外部环境可接受产品的层次。因而,产业仍必须及时吸收环境科技与市场的信息才可能使生产出的产品获得持续的高利润和高附加价值率。
3.1.3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以科学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成长过程还要把市场因素考虑在内,更是一个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一个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企业利用内外部资源效率越高,在更短的时间内,开发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企业也就更具竞争实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投入产出的中间枢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企业内外部资金、设备的投入、人才的培训和引进、科技与市场信息的利用作为基础和动力。
3.2 产业外生竞争力环境的分析
在内生竞争力因素分析中,都体现了内外生竞争力因素之间的休戚相关的密切关系。影响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外部环境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产业政策环境、产业技术支持环境和产业孵化环境。
3.2.1 产业政策环境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无不是在国家大力扶持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高技术产业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但又是高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的产业,国家只有在科研资金的投入、税收、信贷、风险资金等政策上给予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优惠的条件,才能吸引社会各方面资源投入到高技术产业领域,提高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实力,发挥高技术产业的战略作用。
3.2.2 产业技术支持环境
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高智力群的产业。社会要储备大量的知识,培养为数众多的高素质人才,组建一大批以科技研发为专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高技术产业提供知识信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高价值的科研成果,从技术上全方位支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2.3 产业孵化环境
高科技园区是高科技人才的云集地、是高科技产业的密集地、是发展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发达国家关于高科技综合体初期发展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增长极理论还是孵化器理论都说明了创办科学园能够创造良好的孵化环境,促使高科技企业不断繁衍和集聚,从而形成推动型产业,并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园区内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园区内的供应商、制造商和客商日益频繁地互相作用,形成一条龙的服务,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产生协同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园区的发展状况最能体现出一个地区对高科技产业的孵化能力。而高技术园区是集优惠政策、先进技术及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为一体的区域,为高技术产业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其发展状况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高科技产业的竞争能力。
3.3 构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针对上述在协同理论及产业内外生竞争力变量划分的指导下,根据产业内外生竞争力环境的分析,构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一套评价变量的指标体系。为了更为客观地反映竞争力,笔者主要从量化指标来考虑,当然所定的指标也应考虑到相关数据的可收集性。具体指标作于表1(仅供参考)。
表1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注:D[,2]=D[,1]/产品销售额×100%
D[,4]=D[,3]/从业人员×100%
E[,4]==(产业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产业出口总额+进口总额)×100%
E[,7]=产品附加价值/产值(%)
F[,1]=正式投入生产项目/创新数×100%
F[,2]=自主创新产品数/创新产品总数×100%
F[,3]=新产品销售额/产品销售收入×100%(%)
F[,4]=新产品出口额/新产品销售收入×100%(%)
4 结束语
时间的巨轮正悄悄地滑向21世纪,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以科技发展为成长基础的高技术产业,以其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层次高、附加价值高,污染程度低、能源依存度低等优点,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产业。各国纷纷制定政策措施、调整资源投入,兴办高科技园区,努力提高本国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争取占据世界经济的制高点和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学者纳
逊认为:“高技术产业导致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和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战略产业’。基于高技术产业在一国重要的战略地位,提高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增强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为了确实提高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必须从综合的角度思考,依靠本地的优势,营建好适合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软硬条件,重视产业的投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提高高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收稿日期:2000-12-11;修订日期:2001-03-06.
标签:国际竞争力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产品竞争力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