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有利于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企业社会效益的提高,最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众所周知,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质量与工程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必须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规范性,这样才能为工期、质量提供保证。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改进对策
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息息相关的。良好、规范的施工现场管理,有利于工期的保证,能够在节省用料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然而,目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并不受重视,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且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下面,将这些问题分为施工人员、施工设备与材料、施工现场环境和管理制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1施工人员管理难度大
建筑施工工程的工期长、投资大、技术难度高,施工现场涉及的施工人员数量十分庞大。每个施工人员都有自己的想法,对其进行管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首先,施工现场涉及的工种繁多,施工人员素质高低不同。有一部分施工人员拥有专业的技能与素质,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及要求进行施工,对其进行管理时也比较配合。但是,还有一部分施工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在思想上也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的意识。由于其并没有专门的培训经历,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按照规章办事,经常违规操作,例如不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不使用正确的施工方法等。这些不规范之处极易成为安全事故的导火索,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同时也给其他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第二,有些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自作主张,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大多具有相关的工作经历,在施工中凭借自身的经验,擅自更改施工设计,为施工质量埋下了不合格的隐患。第三,管理人员人数少,工作困难加大。
1.2施工设备与材料的管理不到位
第一,对施工材料的保管工作不到位。在施工现场往往存有大量的施工材料以便施工人员随时取用,但是正因为施工材料太多,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用过的材料和没有用过的材料杂乱的堆放在一起,有时会导致施工人员直接忽略没有用过的材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时会因为保护措施的欠缺,导致材料被踩坏或者受潮失去使用功能。第二,对施工设备的管护工作不到位。施工现场的施工工序繁琐,并且有严格的程序,有些施工设备虽然已经制备齐全,但是难免会因为工期等原因而停在现场,占用了大量的空间,难免阻碍施工人员正常的施工活动。并且,长期搁置在无人管护的现场发生零部件丢失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缺乏管护也造成了设备老化的加速,给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
1.3施工现场环境不达标
由于缺乏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大多都是既脏又乱且差的,其具体的表现有:第一,施工现场大多是未开发的地段,路面并没有进行平整、硬化等处理,又因为施工有大量的机械设备进进出出,给路面造成了更大的破坏,即使是平时都因为坑坑洼洼给施工造成不便,更不用说下雨天,路面本就松软加下雨水变得十分泥泞,给施工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也直接导致了环境的脏、乱、差。第二,施工现场安全标志设立混乱,放置位置不合理,甚至根本没有,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很难注意到潜在的危险,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1.4管理制度不完善
有些施工现场没有相关的制度,认为进行监督、督促就是进行管理,观念的错误导致实际操作中缺乏指导,管理混乱。有些施工企业制定了相关的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但是,在任何一个施工现场都使用这一套制度,不进行任何的改变。但是,每个施工现场的场地布局、施工时间及工序、标准等都有很大的不同,远远不是一套制度所能够完全囊括的。这也导致了在每一个施工现场,施工制度都不是完全的适合,造成了管理的混乱。另外,即使有些施工企业针对不同的施工场地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因为重视程度不够,对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沦为空谈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解决方案
2.1提高施工人员道德素质
某些方面来说,施工人员素质高低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想要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就要先提高人员的素质。
第一,要对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施工现场那么多人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过硬的技能,因此不具备专业技能的要进行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在培训过程中还要对规范意识进行培养,让他们按照图纸科学的施工。避免擅自修改图纸导致安全问题发生。
第二,要提高人员对制度规范方面的意识,要让施工人员意识到遵守制度的重要性。对违背相关规章制度的员工要建立奖罚措施。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有序进行。
第三,要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要将安全这根弦绷紧,在心中树立安全责任大于一切的观念。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掌握日常工作的安全常识和技能。有条件的企业要拓展人员专业技能知识,使其对设备性能、操作流程等和法律法规等的能够熟悉掌握。提高整个团队的安全意识。
还有,在整体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中,要体现对不同人员不同对待。比如对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分层次教育。提高人员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2.2加强对施工设备和用料的管理
为了避免施工现场随意乱放施工材料,对于较短时间内用不到的材料可以暂时存放在指定地点[2]。要根据施工进程,制定好材料进入的时间表。既要保证材料的供应不能间断也要保证现场不大量堆积施工材料。要根据现场的状况,对资源的使用率进行评价,制定惩罚措施。以保证材料不被浪费,降低企业的成本。要积极引进高科技的设备,用科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对已经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和设备材料进行专人负责,加强现场安保防止材料的丢失与损坏。
2.3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的保护
现场的环境对施工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开工之前,做好路面平铺加固工作确保不会出现扬尘,为施工和周围创造良好的环境,也是为了防止路面的一些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其次在出入口设置安全标识、和大门,并且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好围挡。把施工现场和外面隔离,一是可以防止人员乱入,也是防止发生危险。要严格按照要求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安装在正确位置给人员安全提醒。施工场地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划分,按照每个区域施工需要,交由专人负责。
2.4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对现场施工的管理标准,管理制度制定是根据施工方案进行的,保证能够辐射到施工管理的各个角落,使得所有问题都可以有据可查。有制度还不行,更重要是执行到位,虽然落实规章制度有很大难题,但不能因为有困难就退缩,必须认真对待落实情况。在执行的时候可以根据项目不同进行区域划分,设专人负责,这样可以提升管理效率。
2.5加强监督力度
单靠企业的自觉,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难度较大。这时要依法进行监督,严格执法,凡是违反相关规定的要严厉查处,保证规章制度顺利执行,根据不同情况可采取指令文件控制,进驻监督,实验控制,测量控制,支付控制等不同的方法进行监督,促进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向法制,制度,和规范化方向前进。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难度也不断增加,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可以降低施工难度采取了很多错事,包括组织措施、施工工序及施工人员等诸多方面,这无疑为现场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使得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很多缺陷暴露出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保证建筑施工工序可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铁龙.浅谈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86~87.
[2]张永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152.
[3]李霄红.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17):290+281.
论文作者:潘佳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人员论文; 制度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