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问题的探索

关于建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问题的探索

马丽[1]2001年在《关于建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问题的探索》文中认为本文对离岸金融市场的起源、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对世界主要的离岸金融中心的模式运作特点、经验做了详细的阐述,论述了离岸金融市场与金融国际化以及我国现代化的联系,探讨了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各种模式选择的构想,以及可能对我国金融业带来冲击的一些问题的对策。全文共分四部分: 一、离岸金融市场概述 本章从叁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揭示离岸金融市场的起因和形成过程。从理论上讲,它是凯恩斯干预主义的产物;二是介绍离岸金融市场的概念及主要业务种类;叁是以组合数字的方式静态分析了各离岸金融市场目前的资产情况和二十多年来的发展状况。 二、离岸金融市场的模式及主要离岸金融中心的运行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离岸金融市场的二种类型:伦敦型、纽约型、避税型。在此基础上详细剖析了伦敦、香港、纽约、日本、新加坡、巴哈马六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运行。 叁、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 在这一部分运用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分析,说明目前正是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一个很好的时机。 四、建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构想 这一部分围绕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动意,从模式、地点、方式的选择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想。本文建议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应采取类似纽约的IBF型,而地点则应该选择上海作为我国将来的离岸金融中心所在地,在方式选择上应走政府推进型之路。最后针对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提出了八条对策建议。

葛海玲[2]2017年在《在岸金融市场与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影响的跨学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研究对我国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理论具有理论意义,对加快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较为全面详细地分析了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全面对比了美元、日元等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以及香港、新加坡等人民币离岸市场与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区别和关联,指出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立与发展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国际货币理论、人民币国际化理论、文化软实力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重点聚焦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建立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境内金融市场的影响;(2)国内金融市场与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关系;(3)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影响;(4)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存在的预期风险与预防思路。本研究分别构建以下四个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1)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国内金融货币政策的影响与互动关系模型;(2)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国内在岸市场汇率联动机制的相互影响模型;(3)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汇率决定因素模型;(4)文化软实力变量对伦敦人民币债券交易的影响模型。针对上述4个模型,本研究采用以下数据开展研究:(1)伦敦人民币存款月度数据(HRD)来代表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规模;同时,选取同期我国M2月度数据代表我国的货币市场规模,考察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2)选取境内人民币汇率(CNY)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境外汇率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的定盘价(CNH)和每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收盘价表示境外人民币NDF市场的交易数据,考察伦敦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汇率联动机制及影响;(3)对于伦敦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选取央行中间价、CNY NDF价格、银行间离岸人民币拆借利率、美元指数四个因子分别代表不同的指标;选取离岸人民币掉期点(CNH swap point),银行间拆借利率、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CNY spot)、及CNY NDF作为四个最重要的因子,分析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4)文化软实力变量分别选取5个一级指标,包括国际文化贸易与服务力、国际旅游竞争力、国际教育能力、文化影响力、汉语言文化传播力,以及20个二级指标的数据,同时选取2005-2015年间伦敦证交所人民币债券交易数据,考察文化软实力竞争力是否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实际影响。模型检验运用eviews软件,进行自回归模型(var)分析,同时运用了adf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johensen协整检验、脉冲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变量和模型是否符合经济学意义进行考量。本研究发现:(1)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境内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影响,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能够对我国货币供给产生反向影响,进而影响在岸人民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不利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精准实施。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处于发展初期,规模相比于其它人民币离岸市场小很多,其对我国境内货币供给的影响程度很小,对内地金融市场的冲击力也可给予有把握的控制。但随着我国人民币朝着国际化方向的发展,资本账户逐渐放开,海外人民币业务及离岸金融市场必将迅猛发展,规模大幅度增加,扩大了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市场维度,使离岸人民币流量的监测变得更加困难,其对境内货币政策的影响途径也会日益复杂,风险也逐渐增强。(2)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复杂的联动关系,对国内货币政策而言,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处于初级阶段,规模较小,对我国境内人民币供给影响很小。而国内人民币供给量能够对人民币离岸市场产生较弱的反向冲击。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即期汇率价格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即期汇率价格存在双向影响,远期汇率能够引导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的走势,离岸即期汇率与在岸即期汇率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呈波动状态,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即期汇率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同时在岸金融市场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重要决定作用,在岸金融市场的政策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在岸金融市场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价格有决定作用,在岸金融市场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功能补足作用。(3)文化软实力因素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具体反映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各项指标对中国公司债券在伦敦交易所的成交额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文化软实力总体影响的回归系数显着为正向,10个指标均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有显着正向影响(r20.22),其中,国家形象指数、来华留学生总数、全球孔子学院数等文化软实力因素影响更为明显(r20.27)。(4)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面临各种潜在风险,包括政策错配风险、市场预期风险、离岸与在岸人民币价格体系差异引发的投机套利风险、人民币短期跨境流动风险、法律制度不完善风险、跨境人民币资金池净流出风险、离岸人民币金融体系不完善的风险,以及英国经济不稳定等风险。本研究取得的理论创新和贡献在于,在国内离岸金融研究领域开创性地提出了二个重要论点:第一,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并用实证模型数据分析揭示了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之间的联动和双向影响关系;第二,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采用实证模型验证了文化软环境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影响,从而提出二者应当同步建设的思路。本研究的实践层面贡献在于,指出了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和问题,将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相结合,提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措施、风险防范措施、相关法律法规、文化软实力提升策略等。为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对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由于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的时间相对较短,缺乏完整的市场公开数据和资料,相关数据研究的样本区间有限,难以准确计量实证分析。今后的研究可对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跨境套利、境内在岸市场和境外离岸市场的交互影响等问题深入探讨。对文化软实力的影响程度的探讨可选取更多的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指标。

黄钰, 李军, 吴弘[3]2010年在《上海离岸金融市场法制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国际化程度高;监管的多头性和分散性;优惠的税收制度;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率体系;以银行间交易为主;单笔交易规模大;资金流动性较好;分布地区广、地理位置优越我国开办离岸金融业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商业银行缺乏开展离岸业务的经验和能力;配套政策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上海离岸金融市场法制环境建设的具体对策:处理好中央与地方金融事权之间的关系,保障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平衡发展;积极推动离岸金融立法进程,建立离岸金融法律体系;提高执法能力、实现司法公正;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行业组织自治与自律、加快发展中介服务机构、信用体系构建、人才吸引机制的建立

张尧[4]2016年在《离岸金融市场税收政策的分析与借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离岸金融业务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欧洲美元存贷业务,由于它的离岸特性,又被叫做“境外金融”。所谓“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在高度自由化和国际化的金融体制和优惠税制条件下,主要由非居民参与的、经营可自由兑换货币、在货币发行国境内或境外进行资金融通的金融市场,又称境外金融市场,而从事离岸金融业务活动集中的中心城市又称为“离岸金融中心”。离岸金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资源配置、带动经济发展、调节国际收支、促进金融创新等方面。关于离岸金融市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本文根据境内业务和境外业务的关系将离岸金融市场分为叁大类,即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以及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其中,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又可以根据分离程度的不同分为严格分离型和有限渗透型;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又可以根据税收制度的特点分为基地型避税港、税收协定型避税港和特别减免型避税港。影响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大体可以将其归类为叁大要素,即区位要素、制度要素和监管要素。区位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要素和宏观经济要素;制度要素主要围绕放松金融管制、优惠税收制度和健全法律法规叁个方面展开;监管要素需要包括监管主体安排、经营主体监管、市场准入监管以及市场退出监管。而在离岸金融发展的过程中,空间距离和地理优势等有形因素对离岸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正不断弱化,与此同时税收政策和金融制度,尤其是对离岸金融的税收政策倾斜程度却显现出更为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挑选出合适的理论模型并加以修改和调整,构建出新的离岸金融中心影响效应分析模型,从离岸金融货币市场的角度,分析推导各个因素在离岸金融中心影响力塑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对理论模型的推导和分析,本文得出一条重要结论:一国对离岸金融业务的税收优惠程度与该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并且二者表现出正相关性。回望我国的离岸金融业务发展史可以发现,我国离岸金融试点经历了探索、扩张、总结清理、重新起航和全面拓展五个阶段。可尽管我国的离岸金融业务在曲折中发展了二十多年,但是我国仍然没有出台一套完整的专门针对离岸金融业务活动的税收制度。如今,为了深化改革开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得以设立,离岸金融业务也正是上海自贸区积极探索的业务之一,但是上海自贸区实行的金融税收政策无法与离岸资金跨境投资的特点和需求相匹配。首先,上海自贸区的离岸金融税制存在税收立法体系方面的缺陷。其次,在具体的税收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离岸金融预提税税率偏高;自贸区内的离岸公司面临亏损弥补劣势;离岸金融税收优惠政策缺失;离岸金融行业重复征税现象严重等。通过对离岸金融市场模式的梳理与各类型市场税收政策的特点的对比,本文认为,上海自由区的离岸金融市场应避免误入避税港型模式的歧途,同时将混合型模式作为长期发展目标并总结内外分离型模式的经验,敢于放权渗透,选择有限渗透型模式,并最终发展为综合性国际金融中心。在离岸金融税收政策的选择方面,有关部门也应当积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离岸金融税收政策体系。从短期目标来看,上海自贸区的离岸金融市场应当建立有限渗透型的税收政策体系,采取中等的优惠程度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长期来看,应当随着市场的成熟和转型,当上海自贸区的离岸金融市场从有限渗透型向内外混合型转变的时候,将针对离岸金融业务的税收政策提升到更为开放自由的程度。最后,在离岸金融税收制度建设方面,本文认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离岸金融市场在税制原则方面,应当秉持“建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离岸金融税制”的原则和目标,为上海自贸区离岸市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在税收征管制度方面需要坚持便捷高效的原则。在税种和税率设置方面,应当参考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减免大部分间接税,只保留少数直接税,同时在税率设置方面保留足够的弹性,以应对不同情况下的相机抉择机制所需的操作空间。在税收征管方面,关于征管客体,应当将离岸金融业务根据国家战略不同,来给予其不同的税率优惠;从征管主体的角度来说,一方面要为离岸金融业务设立专门的“离岸账户”,专户专用:另一方面需要设置“离岸金融业务税务登记证号”。而在重要的税收监管方面,应当学习目前国际上通行的预约定价协议(APA)机制并加强国际合作来规避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

张促[5]2008年在《关于发展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是必然趋势,而作为离岸金融是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收益和便利,这将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的深刻原因,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前期试办离岸金融业务的经验与教训,借鉴国际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经验,重点分析了我国在新形势下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设性地提出构建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在区位选择、模式定位、业务战略、风险监管等方面的新思路与对策。即笔者观点是:以上海为中心,深圳、天津与之相配合的复式多层次离岸金融市场成为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区位选择;在模式定位方面,内外分离型应成为我国目前的现实选择,在政府有效控制管理下,经过一段时期的成功运转,待到时机成熟后,逐步放宽至内外渗透模式,有目的、有控制地将离岸资金导向国内腹地市场,为我所用,实现设立离岸金融市场的真正目的。在业务战略方面,在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初始阶段应当采取谨慎性原则,确定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业务拓展战略:在业务对象上,先非居民,再扩展到居民;在交易币种上,先只对外币,再放到本币;在业务范围上,先存贷,再投融资及管理;在业务品种上,先简单金融产品,再到衍生金融产品。在风险监管方面,从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方式和监管依据四个角度对离岸金融市场进行风险监管。

马楠[6]2017年在《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法律监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简称“上海自贸区”)设立以来,就把开展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等金融创新作为其重要任务,因此发展离岸金融市场也就成为区内金融改革的应有之义。纵观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叁年多以来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发展进程低于预期。究其原因,缺乏明确的法律制度指引和法律监管保障是阻滞其发展不可忽略的因素。一方面,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具体表现为“基本法”立法滞后,下位法和配套法规不到位,立法效力普遍较低,法律体系扁平化。另一方面,区内离岸金融的法律监管具体制度也不健全,具体表现为监管模式不明确,监管主体的职责划分不清,在准入监管、过程监管、退出监管等方面的监管制度不完备,在监管的国际合作方面力度不够。通过对东京、纳闽、伦敦这叁个典型类型的离岸金融中心进行考察和比较,结合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上海自贸区应当通过建立完善的离岸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制定健全的法律监管制度,加强监管的国际合作几个方面来提高其离岸金融法律监管水平,从而促进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其他自贸区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的金融创新经验。

徐立霞[7]2014年在《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的法律监管》文中指出自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它的金融创新定位已基本被确立,为了进一步的推动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便成为自贸区金融创新主要方向。但离岸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风险与收益共存,相关法律监管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就成了保证离岸金融市场能够健康发展进而成熟的基础条件。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建立的大方向明确后,合理的对其进行法律的监管就一直是各界讨论的重点。但我国现在的离岸金融法律监管制度的内容比较陈旧,各方面的监管内容也不完善,这就需要对离岸金融监管进行更新及内容细化,也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本篇论文将从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现有的法律监管制度存在的薄弱点出发,深入分析制定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监管法规的必要性,进而直面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监管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如离岸金融市场监管模式的选择、离岸金融市场准入标准、税收监管、离岸业务监管、退出市场机制等重点问题。为了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离岸金融市场监管模式与监管规则的经验,再结合我国上海自贸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度构建。本文从离岸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以及离岸金融市场法律监管制度的构建两方面进行深入讨论,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法律监管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有所帮助。

王瑞[8]2012年在《离岸金融市场及相关税收政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金融市场国际化的一个历史性创新,离岸金融市场给许多国家提供了发展本国经济和实现金融创新的机遇,使得这些国家在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然而,与此同时,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不断凸显,国际组织为了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加强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也在二十多年的探索中得到了明显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几年,国家在部分地区逐步放松金融管制,积极推进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进程。目前,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已基本建成,海南离岸金融中心正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有望在2012年落实建设成为我国的离岸金融中心。离岸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税收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科学合理的税收政策,才能在避免税收流失的同时,让离岸金融在我国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并使离岸金融对本国经济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的总体思路是:通过阐述离岸金融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理论,分析总结国内外文献对离岸金融的相关研究,研究了离岸金融及相关税收政策和监管措施的发展趋势;并通过比较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及相关税收政策的差异,剖析我国离岸金融及相关税收政策的现状,借鉴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离岸金融的经验,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离岸金融相关税收政策的设想;同时,根据海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发展海南离岸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和完善其相关税收政策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主要介绍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离岸金融最早出现在1920年代的中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离岸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在欧洲、北美、中东、亚太等主要经济活跃地区都先后形成了离岸金融中心。我国离岸金融业务也在探索中不断发展,继深圳、上海和天津先后被批准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后,海南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也被提上日程。科学合理的离岸金融税收政策,既能保障离岸金融市场的税收秩序,又能在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的同时,使其对本国经济的带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对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历程和特点等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适宜在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实行的税收相关政策。第二部分—文献综述该部分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国内外与离岸金融市场相关的研究文献。将国内外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研究文献从概念界定、监管管理及相关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视角,即研究的切入点。国内外学者对离岸金融市场概念有着不同的界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离岸金融业务定义为银行或其它机构为非居民提供的金融服务。国内外文献提到,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和有序税收环境的建设带来了冲击,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加强合作,以抵制有害税收竞争,维持离岸金融市场运行和发展的秩序。本文的切入点是,在研究离岸金融市场相关理论、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离岸金融市场及相关税收政策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税收政策的措施,并以海南试点为例,提出建立海南离岸金融中心的税收政策建议。第叁部分—离岸金融和避税天堂的相关理论该部分首先对离岸金融市场进行了概述,接着概括了离岸金融市场的特征和发展模式,并阐述了对离岸金融市场和避税天堂的不同界定,最后介绍了离岸金融相关的税收理论。离岸金融市场是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黄金买卖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国际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内外—体型离岸金融市场、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避税型离岸金融市场这叁大类型。以避税港型离岸金融模式发展的离岸金融中心往往被认为是避税天堂。避税天堂具有比其它模式离岸金融中心更优惠的税收政策,但避税天堂往往被国际监管组织列为离岸金融中心的“黑名单”。第四部分—国内外离岸金融及相关税收政策的发展趋势该部分主要分析了离岸金融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发展离岸金融的模式选择问题,以及离岸金融市场在监管和税收政策方面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使得离岸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也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凸显,使得国际组织加强了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各国也加强了国际协作。目前,我国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加之稳定的政治、和谐的社会环境、高速发展的经济等条件,因此,我国的离岸金融业务也将是一个不断发展扩散的趋势。第五部分—国内外离岸金融市场及相关税收政策的差异该部分首先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对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所采取的税收政策等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我国离岸金融相关税收政策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香港、新加坡和英属维尔京群岛是典型的国际离岸金融市场,他们在税收政策方面的共同点是对离岸金融业务采取了非常优惠的税率。例如,无资本利得税、利息预扣税、股息预扣税,较低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印花税等。我国离岸金融税收政策的现状是,相应的配套政策没能跟上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步伐,缺乏对离岸金融市场进行监管的相关政策法律依据。第六部分—构建和完善我国离岸金融税收制度该部分根据我国发展离岸金融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我国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完善离岸金融相关税收政策。我国应尽快制定出离岸金融相关税收政策,为离岸金融市场的税收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在税收制度方面,首先,应当在离岸金融中心实行较低的税率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其次,也应积极与国际监管组织和各国政府积极协作,实现信息共享,避免有害税收竞争破坏了经济秩序;再次,也应当规范离岸金融市场的税收征收和管理。第七部分—海南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税收政策建议该部分以海南为例,根据海南的特点、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发展趋势,对海南离岸金融中心税收政策的构建和完善提出了建议。我国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的战略部署,为海南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带来了难得的契机。构建和完善海南离岸金融业务涉及的税收政策,对海南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应当为海南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支持,实行较低的税率,加强税收的有效征收和管理,加强国际合作,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和税收情报交换协定等。纵观全文,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理论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1.在评价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离岸金融市场的定义,以及离岸金融市场与避税天堂的区别进行了界定。对离岸金融中心涉及的离岸业务进行了阐述。2.对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特点及其所采取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特别是指出了要达到吸引外资以发展本国经济的目的,就应当完全豁免外来资本的投资收益应缴纳的税收。3.对我国离岸金融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海南离岸金融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4.对我国离岸金融相关税收管理方面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现实国情,提出了如何实现对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有效税收管理的措施。5.提出海南将有望建设成为我国的离岸金融中心,并根据海南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海南离岸金融税收的建议。同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相关数据搜集存在困难,国际离岸金融业务及税收相关的数据相对比较陈旧,我国离岸金融业务及相关税收等数据搜集也不完整;此外,本文有关完善我国离岸金融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对制定海南离岸金融税收政策的建议主张,是基于对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税收政策的借鉴和我国的基本情况进行定性分析而提出的,缺乏更多数据做支撑,因此,文章在定量分析方面尚待加强。

欧静[9]2016年在《天津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税收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天津自贸区建立离岸金融市场是在国际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积极推行金融政策改革,抢滩国际金融市场的政府主导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欧洲美元市场的建立标志着离岸金融市场的诞生,此后的六七十年离岸金融取得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美国、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以伦敦和香港等为典型的内外一体型离岸金融市场和以开曼、巴哈马群岛为代表的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等叁种主要的离岸金融市场管理模式。上述管理模型各有千秋,但离岸金融市场还具有以下普遍的特征:“两头在外”、非在岸国货币、税收优惠政策、国际化程度高等。针对天津自贸区的离岸金融税收法律制度的建立,需要参考与管理模式相切合,结合我国和天津本地经济现状,笔者认为天津自贸区的离岸金融建设应该以内外分离型为基础,在不断提升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向渗透型发展,同时要注意渗透的方向、程度等问题。而离岸金融在国际社会上也造成了一些问题,OECD发文指责部分离岸金融成为了洗钱、逃税和掩盖其他犯罪活动的地方,严重的影响了世界经济秩序。笔者认为,天津自贸区离岸金融税收法律制度的建立,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并考虑现实对离岸金融发展的批评,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明文确定离岸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建立税收信息体系,完善转让定价机制,适度规避避税问题,也要加强对国际经验的学习和国际合作。本文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了比较法、历史研究法等方式手段,希望能对天津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税收法律制度建立发挥积极作用。

韩薇[10]2008年在《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离岸金融作为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产物,虽然它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国际资金的融通和国际债务的结算提供了便利,也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离岸金融作为一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双刃剑”,也存在消极作用,它加剧了金融风险,加大了金融控制的难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相对衰落的趋势,各国对离岸金融的消极作用有了普遍的认识,加大了监管力度。离岸金融市场强烈的国际性色彩使其有别于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同时,也给其监管所带来的挑战也是传统的国际金融无法比拟的。首先离岸金融市场赋了更多国家诸如货币发行国、投资者母国以及筹资者母国对离岸金融活动进行监管的根据,使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更加纷繁复杂。其次,跨国银行特别是包含离岸机构的跨国银行的复杂结构使有效监管很难进行。本文在分析离岸金融市场及其监管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对离岸金融市场监管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全面地分析与阐述;在分析我国离岸金融市场业务现状特点的基础上,特别是针对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关于建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问题的探索[D]. 马丽. 东北农业大学. 2001

[2]. 在岸金融市场与文化软实力对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影响的跨学科研究[D]. 葛海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

[3]. 上海离岸金融市场法制保障研究[C]. 黄钰, 李军, 吴弘. 2010年政府法制研究. 2010

[4]. 离岸金融市场税收政策的分析与借鉴[D]. 张尧. 上海海关学院. 2016

[5]. 关于发展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研究[D]. 张促. 重庆大学. 2008

[6]. 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 马楠. 广东财经大学. 2017

[7]. 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的法律监管[D]. 徐立霞. 华东政法大学. 2014

[8]. 离岸金融市场及相关税收政策问题研究[D]. 王瑞.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9]. 天津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税收法律制度研究[D]. 欧静. 天津大学. 2016

[10]. 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韩薇. 天津工业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关于建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问题的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