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论文_陈敏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论文_陈敏

(重庆市江津区东城小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以学生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学生最为关键的品格和能力,是奠定学生终身良好发展,丰盈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一环。阅读教学的推进,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不仅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非常有帮助,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阅读教学理念也越来越被重视,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做出了探索浅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1引言

在现代教学中,素质教学工作正不断地推进,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也在深人进行。因此,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加强对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的改革,合理分析语文核心素养的各种要素,详细指导学生各种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高效的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2核心素养的构成和阅读教学的联系

第一,阅读理解力。阅读理解力语文能力的隐性特征,是语文的基石,也是各个学科的至关重要的基础。提升阅读理解力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阅读理解力还包括;感知文字、内容理解、鉴赏评价、感受判断等能力。第二,语言表达力。语言表达力是语文能力的显性特征,是学习和生活皆不可缺少的能力,是个人进步发展的重要基础。语言表达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书面(如作文、书信)、口语,其旨是在运用自己的语言活动经验,表述文字顺畅,交流无阻。第三,思维发展力。思维发展力旨在让学生能在阅读、表达等语言活动中,产生主动思考意识,运用自己的构思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进一步认识。第四,文化感受力。语文课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质文化,都流动在字里行间。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还应让学生具备文化的审美,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也正是文化感受力的表达。

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3.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电子产品的出现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该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时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谚语或成语故事作为切入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讲解李白的诗时,教师可以先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这则故事也可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让学生知道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情,总有成功的时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运用符合学生认知与兴趣的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到提升,并通过阅读教学的开展,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语文核心素养得以提升。例如,在进行新课授课前,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语文能力,适时、适量地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让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尝试寻找问题的答案;也可以通过分小组讨论,开展小组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以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方式,向学生直观地展示阅读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声、形、色之中获得直观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兴趣。最后,教师还可以基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年龄特征,推荐适合的课外阅读书籍,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采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核心素养中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要求,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先学后教”这样的学习探究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对阅读内容的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之后的阅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以学习《愚公移山》一课为例,教师在展开本课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进行有关本节课阅读内容的预习,在预习中要为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根据本篇阅读文章设置的预习探究问题可以是:“愚公为什么移山?”“愚公移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进行移山的?”教师通过这样环环相扣的预习问题设置,可以让学生针对阅读内容进行探究,有效认知阅读内容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并且理解每个部分所描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体现的重要精神,学生通过对阅读内容的自主探究可以获得较为高效的学习体验。之后,学生通过在课下总结这些阅读中的相关重点内容,提升在阅读学习中的自主探究能力,获得对阅读内容以及相关主旨思想的深层次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

3.3引导发散思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阅读的基础是文章内容,如果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不断加深,阅读能力自然持续提高。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带领学生深层次、多角度阅读,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此时,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交换彼此对文章的理解,借用他人的思考方向来解读文章。例如,在教学《桥》时,教师带领学生多元解读文中的主人公老汉的形象,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对老汉作出人物评价,增强自身的阅读理解。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并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学生经过认真研读并思考后,评价文中的老汉是一位忠于职守、大义凛然、先人后己、心系群众、镇定沉稳、不徇私情、勇于献身的共产党员。文章生动的描述让这位党员的形象跃然纸上,使学生对老汉肃然起敬。这样发散思维不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理解,而且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4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开展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课内阅读,教师还要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对各种课外书籍进行学习和探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促进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提高,实现对其核心素养的教育和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教材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弥补学生文学知识基础薄弱的状况。学生通过对相关书籍的学习,能丰富自己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并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部编版课本中“曹冲称象”一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儿童版的《三国演义》,让学生自己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学习和观察,并组织学生对其中的人物进行讨论,如曹操、刘备、吕布等等。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分析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进步,从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4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需要基于核心素养才可充分体现出来,对此,教师应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改革的号召下,不断丰富课堂授课形式,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健全学生知识体系,传承文化,形成终身学习意识,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冯桂梅.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17.

[2]谢娟萍.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策略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19,11:35-36.

[3]陈超瑜.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14:109.

论文作者:陈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论文_陈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