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问题
前言:在新课改推进中,小学语文教育予以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培养高度关注。要充分结合阅读与写作,在共同发展中助力学生成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汇,掌握各种写作方式和句型。学生在写作中应用阅读中掌握的材料、资料,提升自身文化知识输出能力。本文将简要分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问题,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解决教学问题。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问题
(一)阅读教学问题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渐渐意识到了必须重视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涵养的培养。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虽然有着丰富的课本内容,但会受到许多客观因素影响。当前很多商家都在出版各种各样的名著读物,但是为了能够让许多小孩子理解,随意修改和删减其中内容。比如儿童版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孙子兵法。这种类型的书籍只能简单的呈现故事答题内容,破坏了原著当中的细节和艺术美,无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许多教师只看中知识教学,忽视能力培养同样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成长。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文学素质会推荐学生自行阅读部分名著[1]。学生只考虑快速完成阅读向教师反馈故事大概讲解了什么,没有深度思考和分析名著。
(二)写作教学问题
很多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都存在明显机械化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大量吸收各种知识。虽然这种做法能够让学生掌握非常多的句型和词汇。但是学生却缺乏灵活使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很多教师阅读教学结束后会安排许多仿写练习活动[2]。虽然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字操纵和掌握能力,但同样会限制学生创造性发展。许多学生的作品仅仅停留与局限于特定句型和词汇,无法表达学生真实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教师平时一定要重视读写结合模式的运用,根据文本特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方面的经验和知识。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营造读写气氛
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社会写作热情和阅读热情渐渐降低,为了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文学素质就需要重视读写结合练习,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情景和氛围。当然仅仅依靠教师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和学生家长沟通[3]。让家长能够平时主动阅读,养成阅读习惯,以孩子榜样的形象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家长平时可以和孩子一同阅读并交流文章所写的内容,使学生享受阅读、喜欢阅读。此外家长平时可以带学生来到书店、图书馆阅读,在良好氛围下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摇篮,学校如果条件允许有必要建立专门读写课以及课室,让学生有机会、有条件阅读和写作。甚至学校可以举办比赛,利用比赛激励学生,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读写活动当中,保障读写教学效果。
(二)打好基础根基
语文学习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素质,这是保障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小学生学习知识需要扎实的逻辑、表达、理解和观察能力。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这几项素质训练,用读写结合方式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带领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知识,帮助学生综合训练夯实基础,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夯实基础。
(三)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读写结合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充分融合写作与阅读,将阅读中积累的写作方式应用到实际写作之中。因为小学生本身语文素质有限,无法在自主阅读中创造性标记,所以教师需要主动出击,引导学生。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读书动笔习惯。让学生自行记录笔记,掌握读写结合形态和要求。此外教师要让学生在读完文章以后尝试性多写一写读后感。结束文章阅读以后学生大多数都有自己特殊的感想,教师需要让学生主动诉说这些感想。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表达水平。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摘抄完文章与课文的材料以后,让学生仿写。比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这一课描写的是父子情深,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说一说自己平时如何与自己的父亲交流,并将这种交流过程记录下来,融入到自己的作文、日记当中。让学生仿照着文章的写作方法,在不直接说明父子情深的情况下,隐喻的写出父子浓厚的感情。用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创作能力。
(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新课改推进下,如今导学案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现。导学案这种模式能够让教师教学过程变得有迹可循,完成读写过程的充分结合,节约课堂时间,减少课堂无效环节,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如学习《鲸》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一边文章,随后和同桌交流如何看待鲸鱼这种生物。学生通过深入的讨论与交流,理解鲸鱼在大自然、大海中的地位、作用。学生明白了每一个生物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每一个生物都有在大自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文章,创作描写动物的文章,锻炼学生读写结合能力。
结语:阅读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眼界,帮助学生累积知识,完成智力有效开发,强化学生的阅读素质、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改善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重视读写结合方法的运用,有机结合阅读与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解读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夯实学生基础,引导学生并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个性的成长,帮助学生打好根基和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少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37.
[2]周琪雯.如何将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有机结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44.
[3]纪国祥.读出新意,写出乐趣——谈小学语文的读写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00-101.
论文作者:杨发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知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基础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