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文物管理所 广东 广州511458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族群或者地区人民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对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文化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南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将富有南沙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保护工作的更好开展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旅游开发,要给予其有效的保护,这也是对其精神家园的守望,从而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遗产保护 利用 开发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二、南沙区的历史内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南沙区历史内涵
南沙区位于广州最南端的珠江出海口,总面积达到80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57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33平方公里。
根据近年在南沙鹿颈村的考古发现,在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到商代晚期,这里农耕与渔猎相结合的经济已很发达。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置桂林、南海、象三郡,番禺县是南海郡首县,为郡治所在。当时的番禺辖境辽阔,包括现今的花都、南海、顺德、三水、中山、从化、增城、东莞、龙门、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地。南沙是在番禺县域珠江出海口的最南端。到了东吴甘露元年(265),将番禺县的香山地划归新设的东官郡。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从东莞县分出原香山地设香山县,黄阁亦包括其中,民国时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县名改为中山县。到了清代,南沙仍属东莞县,万亩沙田的万顷沙则分属东莞县和香山县。新中国成立后,南沙和万顷沙又先后划归珠海县、中山县管辖。1959年6月,将中山县所属的南沙、黄阁、万顷沙、横沥、大岗、潭洲又划属番禺县。1990年6月,南沙确定为重点对外开放区域和经济开发区。1993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开发区,2005年,南沙变身为独立行政区。2012年9月6日,南沙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后的第六个国家级新区。原番禺所属大岗镇、榄核镇、东涌镇正式由南沙区管理。
(二)南沙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黄阁麒麟舞
黄阁麒麟舞起源于古老的麒麟图腾崇拜,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南派武术于一体,体现了麒麟文化从古代的理想崇拜发展到民间的表演艺术领域。属于广东省文化遗产之一。广州南沙区黄阁镇的麒麟传说和麒麟舞始于明代,发源于黄圃横档村。麒麟造型是根据古代传说中麒麟的样子——龙头、狮身、鹿角、羊头、牛尾的仁兽形象做成的。
麒麟舞在舞动时是一头麒麟独舞,由两个舞者分别舞动头、尾,按麒麟舞特定的出洞、绕头、耍尾、寻青、踢青、食青、醉青、吐青、打沙、吐玉书、游花园、回洞等艺术套路和舞蹈技艺舞动,舞动时充满热烈喜庆气氛和浓厚的广东韵味,以节奏起伏的锣鼓吹打乐伴奏来展现麒麟舞形象、生动、活泼的特色。黄阁麒麟舞表现了劳动人民对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安康幸福生活的愿望和向往。同时,麒麟舞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广泛的参与性,对加强民众的凝聚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南沙咸水歌
咸水歌是流行在珠三角地区的疍民以粤语方言吟唱的“白话渔歌”。生活在南沙地区的群众都是勤劳的农民和过去的水上居民,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抒发自己情怀而歌唱的民间歌曲,被统称为“咸水歌”。由于地区的不同,演唱的曲调又各有不同,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
姑妹腔
它是一问一答形式的对唱歌曲,也可作独唱歌曲。因为歌头有“妹啊哩”,在歌的半终止句有“姑啊妹”而得名“姑妹腔”。
担伞调
它是说唱形式,由演唱者随情节来作表演。一般叙事性较强的故事唱段或唱本多选用担伞调来演唱。这一形式在万顷沙最为流行。
高堂歌
追其源是建国前在中山县内的一种民间风俗转化而来的,就是在结婚或祝寿时,请事主先在大厅(客厅或正房)上座,所谓“座高堂”,由喜郎或喜娘(一种半专业、专门帮助主持礼仪事务进行的歌手)唱七言四句的赞礼歌而得名的。
3、南沙赛龙艇
南沙区位于珠江出海口,河涌纵横交错,小艇是水乡常见的交通工具,艇不大,一米多宽,三米来长,人站在其上,或靠划桨、或靠撑竹、或靠扒桡而行。水乡农民惯于划艇穿河过涌去送肥运禾或捕鱼捞虾,极为方便。相传当地农民劳动归来时,大家撑着小艇互相竞逐。后来人们在秋收过后举行划艇比赛以庆祝一年的收成,渐渐形成了赛龙艇这一习俗。
4、南沙水乡婚俗
南沙的水乡婚俗沿袭了传统婚礼的趟火盆、不踩门槛、女家三朝回门等习俗。不同的是,婚礼上媒婆和亲友都会唱着喜庆和祝福的咸水歌将女儿送出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出嫁时,男家接亲的人用船艇兴高采烈地将新娘接走,一派喜气洋洋、笑语喧天的热闹氛围,像一幅喜庆的民俗风情画。婚俗的具体内容包括有择日、婚前准备、迎亲、入门拜堂和回门等。其中择日一般都取双日,意味着好事成双。
5、香云纱染整技艺
香云纱,广东特色布料。本名莨纱,又名“莨绸布”“黑胶绸”“薯莨纱”。香云纱的生产过程,是纯手工操作,已有近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它制作工艺独特,数量稀少,制作时间长,要求的技艺精湛,具有穿着滑爽、凉快、除菌、驱虫、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的特点。是目前世界纺织品中纯植物与矿物染整的丝绸面料。南沙区榄核镇张松村、湴湄村等地均有香云纱生产基地。
6、南沙妈祖信俗
妈祖又称天后,原名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之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前做了大量善事;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九日,林默在救海中殉难,年仅28岁,卒后屡次显灵海上,营救遇险渔民。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福建莆田湄州岛上建立妈祖庙(天后祖庙)。元代被敕封为天妃神,清康熙时加封为天后。沿海居民奉其为护海女神。每年逢三月二十三日,朝庭和民间都举行拜祭活动,称之为妈祖诞。明代,南沙鹿颈村曾建有天妃庙一座,为南沙天后宫接前身。清乾隆年间,经重修定名为"元君古庙",后被侵华日军炸毁。一九九四年,国家政协副主席,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倡议并捐资重建南沙天后宫,于一九九六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庆典。每年三月廿三的天后诞,都有成千上万沿海游客前来拜祭。
7、渔业、农业、气象谚语
历史上,打渔务农一直是南沙人的重要生活方式。在这一生活形态下长年累月积累出来的谚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研究价值。
三、南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恶化,生存困难
南沙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俗,民间知识,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传统医药等十六个类别,是南沙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创造的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逐渐失去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社会条件的变迁、技术的发展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地被人们所忽视。由于缺乏保护和传承意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珍贵实物和历史资料流失严重。
(二)开发模式单一,缺乏综合考虑
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相继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开发。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衔接性,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规模、品位、效益不高,文化产品生产、储存、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社会分工、科学研究、结构体系、集团运作等尚未理顺或建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民俗村、寨、博物馆在一些地区比较时髦,致使有关文化旅游的人造景观越建越多,且形式上大多雷同。
(三)专业人才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
相关专业人员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科技含量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离不开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受市场经济大潮和新型艺术形式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
四、南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与开发
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借助旅游加以开发、利用与发展,这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现代并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开发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采用开发式的保护措施,才不会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采用文旅结合、互动发展的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会活生生的传承下去。
1、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村)
为了使民间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下来,我们就应该首先重视与其紧密相依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果非物质文化都不存在了,谈何开发和利用。而非物质文化生存的基础则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际环境等等。如果非物质文化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其生存受到威胁,自然会选择迁往更适宜其生存的地方继续发展。
只有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生存的环境,才能真正保证其健康生存和传承。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村),既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最安全的屏障,又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状态地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使之成为“活文化”。
2、要突出原生态性,精心设计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的设计应该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个性,满足旅游市场需求。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开发、开发有据、开发有序的原则,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南沙非物质文化中较为突出的特色是河网文化或者说疍家文化。设计旅游产品时应紧紧抓住河涌、沙田、渔民几个关键词,充分利用河网交错、广阔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展示民俗文化特色的实景舞台剧。
3、拓展传统文化空间,发展旅游节事产品
民间节日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庆典文化活动,对扩大旅游地知名度、促进经济文化建设都具有独特的推动作用。一个有影响的节庆活动,就是一个富有魅力的旅游文化品牌。南沙天后诞就是一个重要的载体。
每年的天后诞(农历3月23日)期间,凡有天后庙的地方,必大事庆祝,特别是水上人家,至为隆重,视为一年中的大节,迎神出游,请亲友来吃饭等。有的地方虽无天后庙,但有天后像,也要礼拜祭祖。
(1)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
天后旅游标地物、天后服饰、天后宴、天后诞祭祀礼仪是天后诞旅游的标志,所以布局地点应选择在人群较为密集的社区、交通集散地或市区。尽量在交通集散地候车室、公共汽车停靠站、图书画报、社区宣传栏等地应尽可能发挥最大的宣传攻势,以南沙天后宫建筑气势最先冲击游客的眼球,进而引起他们的旅游联想。天后信物纪念品可以采取作坊生产的形式,也可以现做现卖,生产对象主要针对女性信众(突出信物的真实性)和一般观光游客(突出信物的艺术性)。
(2)着力打造天后诞旅游精品
逐步拓展天后文物古迹考察、天后文化修学、天后宗教艺术、文化展馆旅游的新兴旅游市场;从道教的宗教理义出发精心挖掘、设计天后宗教生活体验游,可以糅合宗教习俗、宗教饮食、宗教健身等内容。开展海上体能极限游或航海巡游,既可以增加度假旅游产品的现代科技含量,又可以迎合大众化旅游者和年轻游客的旅游需求;环大角山徒步自助游和渔家生活体验游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旅游产品,既可以充分发挥南沙滨海风光的优势,又可以增加旅游产品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族群或者地区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充分认识其旅游价值,普查并正确评估其旅游资源,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旅游开发,要给予其有效的保护,这也是对其精神家园的守望,从而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清)陈卓方纂修,《古博陈氏族谱》:不分卷:[广东新会] 。
2.《番禺县文化志》,番禺县文化志编辑委员会编,番禺县文化志编辑委员会出版,内刊本,1996年,107页 。
论文作者:栾成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南沙论文; 文化遗产论文; 物质论文; 麒麟论文; 天后论文; 文化论文; 传统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