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使得市政施工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控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并出现了一批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工程质量问题已成为实施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等重大决策成败的关键。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影响质量的因素,如施工时材料的质量差异、施工工艺的改变、天气环境的变化、施工设备的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因而,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因素,把握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对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极其重要。本文分析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市政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探讨
1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市政工程的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企业在整体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整体形象及经济效益,施工过程中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施工单位承包脱节现象
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实行承包责任制,某些施工单位不具备施工修建的实际水平,却靠关系承包部分施工项目,随后再转包给其他施工单位,而其他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及施工资质低下,更无能力做好施工项目建设,常造成市政工程前期工作和后期工程实施完全脱节,设计方案等于废纸一张,随便修改施工方案,给市政工程施工造成很大的损失。部分单位人员冗杂,靠关系而没实力者大有人在,真正出了问题找不到有能力的人来解决,对于责任互相推卸,占其位而不谋其政。
1.2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市政工程施工单位承包商和市政关系复杂,常靠关系承包部分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违法分包与转包的现象普遍存在、借用他人的资质进行投标的情况亦不在少数,中标的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质量的管理很弱甚至根本就是形同虚设,有些施工单位缺乏最基本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机械设备质量和数量都存在潜在的质量问题。另外市政工程往往片面追求工期,忽视质量,又因承担的风险小而忽视质量管理。为抢工期,不惜牺牲工程质量;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工作人员来源复杂,盲目指挥、在质量管理上走极端,或肆意干涉或完全放任不管、腐败行为横行。施工过程中各方协调度不够,施工过程摩擦和矛盾不断。
1.3监理机构体系不健全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保证其顺利实施的一个有效的体制之一。监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监理人员要具备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品行良好的综合素质。目前监理行业的监理单位数量每年都有大幅的增加,监理市场的低水平和低收入层次竞争激烈所以大多数中小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机构内部管理较差,严重欠缺质量控制的正常程序、制度、手段。现场监理机构的权利有限,且责任大,能力不足。监理在工序质量控制方面往往力度不够,手段不多。由于质量监督体制方面的执行力度缺失,现今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常会出现权责不明的现象,导致施工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够或无人监管的现象出现,偷工减料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设置的质量监管部门形同虚设,极大地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的仪器设备落后
当前一些中小城市市政工程质检仪器、设备比较陈旧落后,精密仪器几乎是空白,有些监理公司根本就没有市政工程质量检测设备,这给工程监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而市政工程的质量检测主要是靠先进的设备,是靠人与仪器、设备有机的结合才能监理出优良的工程。
2提高市政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1、完善市政工程建设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
业主是工程建设管理的主体,单个市政工程或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市政工程往往也是由地方的政府建设行政部门来直接管理或委托管理。市政工程的建设管理可从如下一些方面来予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并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规范与指导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至竣工验收各阶段、各环节对各部门、各参建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
(2)完善招投标管理办法,进一步开放工程建设市场,避免地方垄断。优化施工招标评标办法,使创精品工程或施工质量好的企业更容易中标,或有更多机会中标,避免施工单位的恶性价格竞争,使中标价回归理性。
(3)建立并完善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检测单位的工作监督与考核办法,形成对各单位的评级与优选制度。
(4)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的奖惩制度。
(5)完善对工程建设管理单位与个人的廉政考核与处罚管理制度。
(6)建立并完善业主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大纲,明确并规范质量管理的内容、标准、程序、方法、准则等。
2、加强质监站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质监站要切实履行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引导、指导、督导责任。形成对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按照工程特点、区域特点制定创优指导计划,分类制定监督方案,组织开展优质工程创建活动。实行材料供应单位信息登记与使用目录制度,施工、监理单位人员资格登记、信息公布制度,优质工程创建公示制度,工程监督验证制度,社会监督反馈制度。强化对各方质量行为、责任与义务履行情况的监督,加强质量行为、工程实体的监督抽查与验证。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管理经验的推广与宣传。强化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实施,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促进工程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
3、择优选择监理单位,保障监理利益,加强对监理单位的工作管理与考核,充分发挥监理在质量管理中的基础控制作用
(1)业主选择监理单位应重点考虑监理单位的业绩、信誉和以往的监理工作质量考核情况。对监理费率可在国家指导价格的基础上不作下浮,按国家的有关政策内插确定。对因拆迁等非监理原因而造成的延期,应给予监理单位一定的费用补偿。
(2)完善对监理单位的考评制度。对监理单位的考评应着重于考核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质量控制程序执行情况、质量效果、监理机构和监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监理资料、监理对业主提供的服务等方面。对创精品工程项目的监理单位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给予监理更大的现场控制权,减少对监理工作的过多干涉,充分树立监理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威信,要求其更好、更全面地履行职责。
结束语
市政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要从根本出发,在人员、意识、制度、方法上进行工程的质量控制,从而实现“放心工程”、“安全工程”的基本目标,以促进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共创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瞿峰.关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0,(13)
[2]毋文彦.浅析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32)
论文作者:李甜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市政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监理单位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