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新区油气勘探模式研究

中国西部新区油气勘探模式研究

陈其宗[1]2002年在《中国西部新区油气勘探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加入WTO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石油需求量不断增加,石油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给予西部石油工业较多的优惠政策,西部新区勘探时机日趋成熟。西部几个主要盆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勘探程度较低,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接替区,西部新区地表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风险大,因而,在勘探前进行必要的环境、地质、资源、经济评价,有利于风险的回避。 中国石油工业在体制改革上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对企业经营干涉太多,企业对政府依赖太强,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没有适合与国际接轨的法人治理结构。分析我国石油工业走过的历程、勘探模式及经营现状,分析国际石油企业勘探模式,并以此为鉴,制订出适合我国西部新区油气勘探的新模式,无疑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本文阐述了我国西部油气勘探的必要性、建立西部新区油气勘探模式的客观性及西部新区油气勘探模式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分析了我国西部环境特点、国内外政府、石油企业石油勘探的管理模式及其特点;提出了适合我国西部新区的油气勘探的政府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模式、财务管理模式、西部新区油气勘探的信息系统;阐述了西部新区油气勘探的发展战略模式、及西部新区油气勘探战略实施模式。最后在附录中讨论了西部新区勘探项目的评价方法。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在西部新区石油勘探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政府与企业的职能与关系;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上注重扁平、精干、高效;注重信息系统、财务管理模式以及西部新区油气勘探的实施、项目评价、监督监控体系的建立;在经营上转换机制,突出经济效益,降低勘探成本;坚持以科技、人才为本,制订全新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树立牢固的环境保护意识;在西部新区石油勘探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主动与国际石油行业接轨,发展壮大自我,。

李丕龙[2]2005年在《强化科技进步 坚持理论创新 努力加快西部新区勘探步伐——在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2005年科技大会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石化成立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四年来,依靠科技进步,在油气勘探及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近年来,相继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多点突破,发现了莫西庄油田、永进油田、征沙村侏罗—白垩系油藏、车排子第叁系油藏和塔中1井区奥陶系油气藏等,油气勘探进展比较顺利。

李红[3]2006年在《准噶尔盆地柴窝堡凹陷油气地质条件综合研究》文中提出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大型多旋回迭合盆地之一。其中的次级构造单元柴窝堡凹陷位于盆地南缘,是一个在下石炭统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小型山间迭合凹陷。该区具备迭合盆地独特的石油地质特征,发育多套生烃层系、多套储盖组合,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文针对该区油气藏分布的复杂性,以板块构造、陆相层序地层学及现代含油气盆地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迭合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勘探的方法为依据,遵循动态研究、重点解剖、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从迭合凹陷形成及演化的整体出发,探讨该区油气成藏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对柴窝堡凹陷主要不整合面的识别及剥蚀厚度的求取,结合博格达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及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认为自晚古生代到新生代,柴窝堡凹陷的总体沉降表现为早中二迭世快速沉降→晚二迭世微弱抬升→叁迭纪—中侏罗世缓慢沉降与调整→晚侏罗世抬升→白垩纪持续沉降→第叁纪至今快速沉降、快速抬升。根据研究区不同时期的沉降特点,相应地经历了晚石炭世—中二迭世裂谷盆地、晚二迭世—白垩纪拗陷盆地以及第叁纪—第四纪山间盆地演化阶段,具有复杂迭合盆地的特征。运用陆相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将柴窝堡凹陷上石炭统—第四系分为叁个盆地充填层序、六个一级层序(构造层序MS_(Ⅰ-Ⅵ))、九个二级层序(亚构造层序SS_(1-9))和二十一个叁级层序(SQ_(1-21))。层序界面主要由规模不等的不整合面、沉积间断界面、河道冲刷面、古土壤及岩性突变界面等构成。晚石炭世—中二迭世陆内裂谷形成阶段,构造运动、沉积物的供给是影响层序发育的主导因素;晚二迭世—白垩纪拗陷盆地形成阶段,沉积物供给和古气候是控制层序的主导因素;第叁纪至今山间凹陷形成阶段,博格达造山带的强烈隆升对层序的发育起到了控制作用。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对各体系域控制的沉积相展布做了系统分析。裂谷盆地演化阶段(一级层序MS_(Ⅰ-Ⅱ)),研究区北部发育湖侵体系域背景下的浅—深湖相沉积,凹陷北部及博格达地区芦草沟组深湖相暗色泥岩的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热演化程度高,是研究区最重要的烃源岩。研究区南部以冲积扇、扇叁角洲为主,形成该凹陷的主要储集层。此时物源主要来自于南部伊连哈比尔尕构造带和中天山构造带。拗陷盆地演化阶段(一级层序MS_(Ⅲ-Ⅴ)),研究区北部主要发育滨浅—半深湖、辫状河、辫状河叁角洲相沉积,南部以冲积扇、辫状河为主,此时主物源区仍在南部,北部的博格达构造带为次要物源区。在系统研究迭合凹陷储集层形成及埋藏过程中物性变化的控制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柴窝堡凹陷储层岩性致密、物性差、裂缝发育的特点,通过裂缝成因分析、裂缝样品驱替实验及裂缝发育带的叁维模拟对该区裂缝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裂缝的发育区进行了预测。柴窝堡凹陷发育多套烃源岩、油气藏具有多期生烃、多次运移、多期成藏、多套储层、多期改造及控油地质因素复杂的特点,发育中二迭统(P_2h,P_2l)—中上叁迭统(T_(2-3)xq)延变型复合含油气系统(·),指出北部西疙瘩构造带是油气成藏的有利部位,是中国西部典型的迭合型含油气凹陷。

秦顺亭[4]2005年在《当前中国西部新区物探工作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为适应新的油气勘探形势要求,应进一步加强4个方面工作:①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为此, 应继续把做好静校正作为提高分辨率的关键工作来抓;做好沙漠区沙丘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补偿工作;从资料处理角度重视做好沙漠区激发子波分析,并实现确定性子波反褶积,保幅处理要坚持同时实现时间域-频率域保幅处理; 进一步提高分辨率采集研究。②重视加强叁维工区速度资料的研究,深化叁维资料区速度研究,做好速度分析研究工作。③加强山前地震攻关研究。④做好地层-岩性类隐蔽油气藏的识别难题,隐蔽圈闭研究有10大难题。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地层-岩性类复合型隐蔽油气藏的识别描述水平,必须切实做好3项基础工作,必须为圈闭识别和储层预测描述提供应有的资料成果,必须做好精细的速度研究和变速成像技术,必须提交迭前时间偏移成像剖面。

赵殿栋, 郭建, 王咸彬, 贾洪顺, 丁士平[5]2006年在《沙漠区低降速带地震波的吸收补偿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沙漠地区巨厚低降速层的存在,使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大大降低,研究地震波在低降速层的传播特征,补偿地震波被吸收的能量,对油气勘探意义重大。根据沙漠区被调查点低降速带的厚度、地形地貌特点,设计野外采集观测系统进行品质因子野外调查,采用频谱比法计算品质因子,用粘弹性波动方程,把地表接收到的信号延拓到高速层的顶面,从而完成低降速带对地震资料吸收衰减的补偿工作。通过实际资料的应用,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卢颖奇, 卢颖忠[6]2006年在《中国石化西部新区油气层识别的初步认识》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对西部新区地下油气层的正确认识,笔者总结了录井显示、测井在油气发现中的作用、薄油气层、低孔油气层以及测试结果带给油气勘探者的一些认识,并列举了一些实例。研究表明:为正确认识油气层,需要综合测井、录井显示、实验分析、试油测试和工程等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判断,同时还要重视测井在发现油气层中的重要作用。另外,不能轻视薄油气层和低孔油气层等特殊层。

何晓冬, 刘文奎, 余滢帆, 徐国栋, 张庆民[7]2007年在《西部新区地震勘探辅助数据标准SPS/SPS~+系统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自2002年11月起,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开始全面实施地震勘探辅助数据标准SPS/SPS+系统。地震辅助数据实现了标准化、快捷奏的数据管理方式。西部新区应用地震勘探辅助数据标准SPS/SPS+系统几年的时间里,在完善地震勘探辅助数据质控系统、缩短处理周期、提高地震数据采集的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睿[8]2009年在《准噶尔盆地北缘山前带东段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北缘山前带东段的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是中国西部山前带构造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地质构造解析、地震剖面解释和盆地沉降史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北缘山前带东段尤其是青格里底地区的断裂构造特征、构造变形样式及其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这一地区的烃源岩条件、油气成藏类型及其与构造圈闭带分布的关系,初步预测了该区的有利勘探区带目标。(1)野外地质构造勘测、关键井剖面观察与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相结合,明确了以往存有争议的滴北1井剖面火山碎屑岩和扎河坝露头剖面含煤层系的时代和层位归属,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沉积建造特征和地层不整合关系分析,建立了准北山前带东段的区域岩石地层单元对比关系及其相应的构造层序格架。(2)地质和井剖面约束条件下的地震层序标定与地震剖面解释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呈现为由北向南逆冲变形的乌伦古—滴北凸起冲断构造组合样式,区域上属于阿尔泰—阿尔曼泰冲断推覆系前缘弱变形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造变形是在海西早中期构造基础上经历了晚海西一燕山期的多旋回挤压走滑,主体于燕山中期基本定型。(3)井剖面沉降史和山体隆升史分析相结合,综合揭示了准北山前带东段的山—盆差异升降过程及其耦合关系:经历了晚石炭世—早二迭世由古洋盆构造体制转向陆内成盆体制的过渡后,晚二迭世—早白垩世边缘山体多旋回缓慢隆升和盆地内部多旋回稳定沉降相耦合,新生代以来周邻山体较快隆升和盆地内整体抬升相耦合。(4)依据研究区烃源岩、储集岩和构造圈闭条件及其配置关系,认为研究区主要存在C_1~C_2、T_2~T_3、J_1~J_2等叁套成藏组合,油气运聚的有利区带主要位于乌伦古—滴北凸起冲断系前缘的滴北凸起及其北侧斜坡,其中的滴北2号和滴北4号断背斜构造圈闭是矿权区范围内较为现实的有利勘探目标。

云金表, 牟泽辉, 钱奕忠[9]2005年在《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在准噶尔盆地油气富集中的作用》文中指出喜马拉雅运动使中国西部构造面貌发生了深刻地改变,它给准噶尔盆地无论是沉积地层的发育,还是构造变形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至此盆地由侏罗纪—白垩纪沉积格局,形成南深北浅,西深东浅的不对称类前陆盆地。强烈的构造变动一方面是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发生调整,另一方面也促使侏罗系以上烃源岩快速生排烃,不仅在超压段形成高压油气藏,而且一部分油气向上聚集。晚期构造决定准噶尔盆地南缘具有晚期成藏的特点。

白国娟[10]2009年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尤其是哈山及其前缘变形带的构造变形序次、构造组合样式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是近年来中国西部山前带构造地质学研究和油气勘探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综合运用地质构造解析、地震剖面解释、沉降史模拟和构造热年代学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尤其是哈山及其前缘变形带的构造层序格架、断裂构造特征、构造变形样式及其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这一地区的烃源岩条件、油气成藏期次、成藏组合及其潜在的有利勘探区带。(1)依据野外地质勘察和同位素定年明确了以往存有争议的新1井和英1井剖面的火山岩系及其北部相邻地区露头剖面上古生界含煤层系的时代和层位归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区域岩石地层单元对比关系及其相应的构造层序格架。(2)地震剖面综合解释结果表明:研究区哈山及其前缘变形带具有基底卷入型非对称花状构造样式,且自北向南可划分为基岩卷入型强变形带和沉积盖层弱变形区,并认为该区段的构造变形主要经历了海西早中期的逆冲推覆和海西晚期—燕山期的多旋回挤压走滑,主体于燕山中期基本定型。(3)井剖面沉降史模拟和山体隆升史分析相结合,综合揭示了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山-盆差异升降过程及其时空耦合关系:C_2~P_1阶段具有边缘山体快速隆升和盆地内部快速沉降的耦合特点,P_2~K_1阶段具有边缘山体多旋回缓慢隆升和盆地内部多旋回稳定沉降的耦合特点,新生代以来盆缘山体较快隆升与盆地内部整体抬升的耦合特点。(4)烃源岩分析测试和砂岩包裹体测温、伊利石定年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中上二迭统、叁迭系和中下侏罗统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有利烃源岩层系,研究区南部相邻的玛湖凹陷是多套烃源岩层系迭合的有利生烃洼陷;存在中晚叁迭世和晚侏罗—早白垩世两个重要的生烃时期及其相应的两个主要成藏期,晚白垩世以来进入烃源岩生烃作用减缓—停滞和油气藏调整改造或破坏逸散阶段。(5)研究区构造与烃源岩配置关系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哈山前缘变形带存在C_2-P_1、P_(2-3)、T_(2-3)、J_(1-2)和K_1等多套成藏组合,提出矿权区范围较为现实的有利勘探目标主要为哈山石炭系逆冲推覆岩片之下潜伏的哈山1号和哈山2号背斜构造圈闭。

参考文献:

[1]. 中国西部新区油气勘探模式研究[D]. 陈其宗. 大连理工大学. 2002

[2]. 强化科技进步 坚持理论创新 努力加快西部新区勘探步伐——在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2005年科技大会上的讲话[J]. 李丕龙. 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5

[3]. 准噶尔盆地柴窝堡凹陷油气地质条件综合研究[D]. 李红. 西北大学. 2006

[4]. 当前中国西部新区物探工作的几点思考[J]. 秦顺亭. 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5

[5]. 沙漠区低降速带地震波的吸收补偿方法研究与应用[J]. 赵殿栋, 郭建, 王咸彬, 贾洪顺, 丁士平. 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6

[6]. 中国石化西部新区油气层识别的初步认识[J]. 卢颖奇, 卢颖忠. 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6

[7]. 西部新区地震勘探辅助数据标准SPS/SPS~+系统及其应用[J]. 何晓冬, 刘文奎, 余滢帆, 徐国栋, 张庆民. 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7

[8]. 准噶尔盆地北缘山前带东段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D]. 李睿. 西北大学. 2009

[9]. 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在准噶尔盆地油气富集中的作用[J]. 云金表, 牟泽辉, 钱奕忠. 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5

[10].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D]. 白国娟. 西北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中国西部新区油气勘探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