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路桥施工中,为了更好地提高路桥基础施工质量,经常需要加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其施工较为简单,而且具有较强的承载性能,所以在诸多路桥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加强路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可以促进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强路桥工程施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钻孔灌注桩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对于满足路桥工程施工质量要求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路桥施工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在现代路桥工程中,为了更好地强化工程质量,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必须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对其施工流程进行严格控制,而通过采用不同的技术形式,能够生产出符合质量需求的灌注桩,以满足路桥建设需求。对此,路桥施工企业应当充分掌握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特点,强化施工过程控制,以提高钻孔灌注桩施工水平,为整体的路桥建设做出贡献。
1.钻孔灌注桩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概述
路桥工程施工涉及日常的交通运行,因此,要想保证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做好施工控制,而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则是满足这一要求的重要因素。在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之前,施工单位应当先对路桥工程施工特点进行分析,以更好的进行施工技术应用。首先,在进行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施工地区的地质和水文状况获取详细的数据资料,并且按照相关施工规范等,对施工图纸进行核查。其次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和关联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等进行统计,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另外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和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等作为参考,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系统。最后,明确施工要求是什么,同时选择与施工要求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包括经纬仪、水准仪等,同时确定这些设备达到国家相关使用标准。
2.路桥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分析
2.1施工前期准备
在施工进行前,需要详细了解并掌握工程建设的地势、地质以及水文等条件,同时对桩基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核,对一些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也需要做好审查。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性,就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杂物进行彻底清理,钻孔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机身放置平稳,有坑洼的位置需要进行填平,从而保证机身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2埋设护筒操作
在钻孔施工过程中,需要使孔壁具备较好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孔塌。当钻孔深度达到固定值以后,施工现场地下水位就会出现静水压力,在此基础上,在孔内就会有孔壁土坍塌出现,由此,就需要做好护筒埋设工作,可选择钢材护筒进行施工,其密封性以及稳固性能较好,但是也存在一定弊端,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且应用范围不广。在实际施工中,应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桥梁建筑中,应选择使用钢筋混凝土护筒,保证其内径大于钻孔直径,埋设时可以选用竖直方式,避免护筒因倾斜影响施工质量。与此同时,护筒还应固定在桩孔位置,以此防止孔壁坍塌,并将地表水隔离开。在此桥梁工程中,护筒应达到1.7米的埋设深度,且护筒的最顶端需要高于地面40厘米,并在其上设置好溢浆口。此外,护筒以及桩基中心应该保持在同一直线位置,如出现偏差,应及时做好调整工作,从而使钻孔准确性得以保证,护筒的稳定性也会随之得到改善。
2.3泥浆制备工作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需要涉及含水层,此时,就需要用到泥浆护壁技术。在泥浆制备操作时,需要合理调控好水以及黏土比例。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好膨胀土,保证泥浆的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泥浆粘稠度较为合理,从而保证钻孔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钻孔灌注桩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埋置护筒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首道工序是埋置护筒。在这个环节,首先需要精准放样,通常要使用全站仪; 其次,要确定桩的位置,准确查明,不能出现误差;最后,对护筒进行埋置处理,要确保桩和护筒的中心线相互重合。通常情况下,桩的直径要小于护筒的直径,护筒的材料一般是钢卷板,厚度为6 mm。在对护筒进行埋置时,要使其顶部高出地地面大约30 cm,而预埋的深度要> 150 cm。除此之外,在埋置护筒时,要保证其稳定性与垂直度,要更好的起到加固效果,可以在护筒的四周与底部填充一些粘质土。
3.2备制泥浆
桩灌注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泥浆,进而起到良好的护壁与悬浮泥渣的作用。因而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对泥浆进行合理的调配。通过对施工现场土质条件的分析,对所需泥浆进行科学调制,防止泥浆出现过稠或过稀的现象,进而影响到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在泥浆调制过程中,首选要对粘土进行打碎处理,然后把破碎的粘土装入到护筒里,接下来,在冲击锥的冲击作用下,将粘土转变成泥浆,此时就可以立即钻孔。
3.3清孔
清孔施工应在钻孔深度符合设计标高后进行。抽、换原钻孔内泥浆,对泥浆的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进行有效降低是清孔的主要目的。在清孔施工中,应将钻渣彻底清理干净,对孔底沉淀厚度进行有效减少,在护筒内壁泥皮彻底清理干净后,可以有效防止桩底存留沉淀土过厚等问题,并起到桩承载力提升的作用。一般路桥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都会选用抽浆法进行清孔作业。也就是利用反循环钻进中,以灌注混凝土导管代替泵吸反循环回转钻机的空心钻杆作为吸泥管,这个方式应用的优势在于完成清孔后,拆除特制弯管后就可以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并起到节约时间的作用。
3.4钢筋笼制作及下放
经质检部和监理在加工现场对钢筋笼进行质量合格验收后,在向安装现场进行运送。为防止钢筋笼在运输过程中因道路不平坦等原因出现弯曲变形等情况,应确保路面的平整性。选用两根长度相同的吊索作为起吊时的顶端吊点,根部则选用一根吊索,将弦形木吊垫设置在吊点位置,并捆绑钢索。安放钢筋笼时,必须对钢筋笼接头安装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在下放钢筋笼时,将特制混凝土垫块捆绑到主筋与箍筋上面,促使钢筋笼保护层厚度与施工要求相符,下放过程中应对其速度进行良好控制,选用较为缓慢的速度,避免出现钢筋笼与孔壁碰撞等现象。同时对孔内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观测,防止不必要的事故出现在施工过程中。
3.5灌注混凝土
在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时,应当将导管的下口防置在距离孔底0.2到0.4米的位置上,导管的上口接上漏斗,接口位置设置隔水栓,第一批混凝土的质量能够有明确数据,必须使混凝土灌注在导管下口的2米处。随着混凝土的不断灌注,工作人员及时对混凝土的上升面进行测量,与此同时将导管逐渐往上升,保证混凝土灌注工作的顺利完成。在这项工作进行中,要注意导管的提升过程不能过快。
3.6成孔检查
当成孔符合设计的标高以后,施工单位必须对孔深和孔径等信息进行及时检查,如果没有在施工标准范围之内,应当选择比较适合的方法进行解决。常用的解决方法一般是下探笼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比较快并且施工简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路桥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作为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其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切实加强对整个施工流程的控制和完善,不断的强化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而更好地提高钻孔灌注桩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佟明文.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与事故预防[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2]罗梅芳,宁忠东.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西部科技,2009,17:43-44+89.
[3]韩杰.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建设科技,2015,08:115-116.
论文作者:陈俊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钻孔论文; 泥浆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导管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