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力概念的流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概念依表征对象的现实历史,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无限循环中永恒流变。生产力现实历史,迄今可区分为三个阶段。不同生产力历史阶段的本质差别突出表现在合自然规律性方面。生产力概念依表征对象,呈现为三种形态,构成逻辑有序的概念群,在流变中反映着人类对自己与自然关系史的认识和实践的本质。生产力概念历史流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四重价值。
关键词 概念流变 生产力历史阶段 生产力概念流变
一、概念流变过程的哲学解
黑格尔认为概念的运动是普遍的、绝对的。“这种精神的运动,从单纯性中给予自己以规定性,又从这个规定性给自己以自身同一性,因此,精神的运动就是概念的内在发展:它乃是认识的绝对方法,同时也是内容本身的内在灵魂。——我认为,只有沿着这条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哲学才能够成为客观的,论证的科学。”〔1〕
列宁赞成黑格尔的概念是永恒运动的观点,认为“概念不是不动的,就其本身,就其本性讲=转化”〔2〕,“是永恒运动的, 相互转化的,往返流动的”〔3〕。
当我们将概念的运动、转化、流动等,统称为概念的流变时,概念的流变,就成为概念自身的本性。但是,概念的这种本性,并不象黑格尔所说的那样,纯粹是精神的概念自身的运动。相反,概念流变的最根本因由,是概念表征的对象的绝对的运动、变化、发展。列宁在赞成黑格尔的概念运动的观点的同时,对其进行唯物主义改造,认为概念的“‘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真实的认识、不断认识,〔从不知到知〕的运动的道路(据我看来,这就是关键所在)。”〔4 〕明确指出:“辩证法一般地就是‘思维在概念中的纯粹运动’(不带唯心主义的神秘意味来说就是:人的概念并不是不动的,而是永恒运动的,相互转化的,往返流动的:否则,它们就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生活。对概念的分析、研究,‘运用概念的艺术’(恩格斯),始终要求研究概念的运动、它们的联系,它们的相互转化)。”〔5 〕毛泽东也指出:“人的概念的每一差异,都应把它看作是客观矛盾的反映。客观矛盾反映人的主观的思想,组成了概念的矛盾运动推动了思想的发展,不断地解决了人们的思想问题。”〔6〕
看来,概念的流变,一方面是由概念的内在矛盾所推动的“自己的运动”,另一方面,概念的流变必须而且只能是以自然和社会运动为基础,是自然和社会运动的折射。当然,从概念流变和人工自然、社会运动的关系看,前者与后者是一种胶着状态,因为都离不开作为意识着思维着实践着的主体的人。在这一层面,没有人工自然和社会的运动,就没有概念的流变,没有概念流变作为基本特征的思维运动,也就没有人工自然和社会及其运动。不过,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并不妨碍从根本上说,概念流变是其所表征的对象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反映。因为在最彻底意义上,意识决定于存在,“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7〕
概念所表征的对象的运动、变化、发展,是连续性和连续性的中断的辩证统一。如同毛泽东指出的那样“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区别。这是因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在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采取逐渐激化的形式。并且,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暂时地或局部地解决了、或者缓和了,又有些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8 〕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阶段性,是事物的后一个阶段对前一个阶段的否定。这种客观的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联系中的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是任何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客观辩证法。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的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且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9〕概念沿着“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的流变, 虽然并不能和所表征的对象的运动、变化、发展完全等同或重合,但是无限地接近对象却是概念流变的规定性。
概念作为表征对象的主观映射,其流变的起点,是和表征的对象的运动、变化、发展的现实的历史的起点一致的。把表征的对象的最初阶段即肯定阶段,“作为正题安置下来,这个正题、这个思想就会自相对置,分为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即肯定和否定,‘是’和‘否’。这两个包含在反题中的对抗因素的斗争,形成辩证运动。‘是’转化为‘否’,‘否’转化为‘是’。‘是’同时成为‘是’和‘否’,‘否’同时成为‘否’和‘是’。对立面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互相均衡,互相中和,互相抵消。这两个彼此矛盾的思想的融合,就形成一个新的思想,即它们的合题。这个新的思想又分为两个彼此矛盾的思想,而这两个思想又融合成新的合题。这种增殖过程就构成思想群。”〔10〕
简而言之,概念根据对象的现实的历史,按正、反、合的公式,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无穷循环中往返流动和变化,即流变,从而构成历史的逻辑的概念群,表征着人对对象无限发展的历史本质和人对对象的本质的认识无限深化。这就是概念流变过程的哲学解。
二、生产力概念表征的对象的历史阶段考察
生产力的现实的历史,是生产力概念表征的唯一对象。这一历史,自人类社会形成之初绵延不断,其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由于生产力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作用,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呈现为连续和非连续的辩证统一,在统一的发展史中,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从人类社会的立场出发,这些阶段可以划分如下。
第一,适应和利用自然阶段。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过程中由于人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11〕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的考察,当然应当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的起点开始,而不应任意“腰斩”。
在地球上生存了400万年左右的人类及其直系祖先,在前99 %的时间里,他们并不生产食物,而是靠狩猎和采集野生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大自然慷慨提供的坚果、植物、水果和野生动物,成为人的“劳动”对象。最先使用的“工具”,是自然界提供的木棒或石块等。劳动者因性别的生理差异而分工,男子狩猎,女子采集。
在这一阶段,尽管人类对自然界的一些自然物也有所“改造”,比如石器打制。但是,根本称不上人对自然的改造,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对自然界的绝对依赖。自然界“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抗”,“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象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服从它的权力”〔12〕。人作为劳动者,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的表现只能是听凭大自然对自己的“造化”,适应自然界为自己提供的“优惠”或恶劣的条件,在被动中利用自然,绵延自身。
第二,改造—征服和利用自然阶段。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主体意识逐渐增强,人的本质力量逐渐凸现出来,人不再屈从于自然对自己的“压迫”和限制,也不再对自然界对自己的些许“恩赐”而喜笑颜开。在人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被动性适应和利用的情形延续了几百万年之后,大约距今1 万年到9千年前,人类开始改造自然, 进而以“人定胜天”的取向征服自然,来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在这一阶段。因人对自然的改造—征服的力度的差别,大致可以依其强弱分为前、中、后三期,在后期征服的倾向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一阶段的前期,包括粗放农耕和游牧时代。这一时代的人们,并不纯粹听凭自然界的“摆布”,发明和制造劳动工具,积累和传播劳动技术,开始植物栽培和动物驯养,扩展了生存空间,人在对自然的改造中,利用自然,发展自身。比如公元前7000年的阿里·库什遗址年代,人们就种植小麦和双穗大麦。出土文物表明,5000—6000年前,在今伊朗、埃及、巴勒斯坦等地区,人们已经拥有金属冶炼和锻造技术,新石器时代开始终结,铁器时代到来。
如果说,粗放农耕和游牧时代,人类对自然界已经开始改造的话,这种改造的力度很微弱,如同黑格尔所说的那样“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并且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这些手段,利用自然来对付自然界本身。”〔13〕
但是,人类不会满足于不受野兽袭击,不会满足于不再因天气寒冷而断送自己。相反,继续发挥自己本质力量,利用自然。这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进入到改造—征服自然的中期,即精耕农业时代。
在精耕农业时代。人类一改对自然的“温和”常态,加大了对自然干预的规模和力度,使改造逐渐带有征服的倾向。最突出的表现是,人越来越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持人创造的局部人工生态平衡,力图有别于自在的自然。比如包括中国、印度、墨西哥、秘鲁、埃及和西亚在内的六大文明地区,垦荒种植、掘井挖渠、消灭害虫、控制杂草等生产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不再是短时间的,而是长时间的了。
精耕农业的长期发展,为工业时代到来奠定了基础。工业化时代,在人类对自然改造—征服阶段中处于后期,对自然的征服倾向,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为上,都越来越凸现出来,温和一些的改造似乎不再成为基调了。其基本特征是大规模的能源开采,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化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劳动者对付自然的能力、劳动工具的创造、劳动对象领域的扩张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马克思曾用十分简洁的话评价了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大王翻转了整个世界。第二次技术革命加大加快了人对自然索取的力度,对此不须作过多论证,仅从人口总量增加的速度和规模以及人类整体生活水平提高的历史中,就可以得到不可改变的印证。在人们的信念中,臣服自然似乎不可更移,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人和自然关系的状况。
第三,协调人与自然之关系和利用自然阶段。
当人类改造—征服自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陶醉于人成为自然的“主人”的喜悦的时候,十分不幸的是,一些哲人们对人类将自然界绝对置于自己对立面的行为的警告应验了,“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4〕
由于自然界的容量或自身代谢功能十分强大,对人类行为的反应周期比单代人乃至几代人的寿命都要长得多。在人类改造—征服自然之初,自然界的报复并未出现或未大规模的出现或未妨碍人类的索取行为。但是,自然界的容量不是无穷大,代谢功能总是一定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一旦,人类行为和自然界反应行为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临界水平,越过关节点时,自然界就做出人类无法消除的报复性反应。除非人类更弦易张,协调自身与自然之关系,纠正片面索取行为。
自然界对人类片面索取行为的全球性报复,出现在工业化后期,主要表现为大气和水体严重污染,植被破坏,土壤沙化、盐碱化严重,地球岩石圈所储能量的过度消耗,人口膨胀等等,严重且直接妨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困难、不协调状况,许多有识之士率先进行深入研究,最具权威性的当数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此后尽管观点各异,但人类开始真正关注自身与自然之关系,反思自己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成为工业化后期的主流倾向是无疑的。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人们已开始运用全新的观点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已经认识到的自然规律,协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在协调中充分实现人类对自然利用之目的。目前,新技术革命注目于建立以太阳能为主体的生物能、地能、风能、海洋能等等多能源的综合能源结构,渴望克服传统工业只重利用非再生能源所带来的弊病。同时,新技术革命不断扩大劳动对象,向更广阔的空间推进。人类在协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中,重视理论研究,探索和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观念体系,不仅推动了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且推动着人在协调自身与自然关系中的行为的不断自觉和取得新的成功。事实上,人类进入与自然相协调的历史阶段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有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三、生产力概念历史流变的脉络分析
概念是表征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从生产力现实历史来看,其本质内容可以抽象为一个关系两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合自然规律性、合人类目的性。
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生产力现实历史的本质内容,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对于自然是人类的对象性存在,人们没有多少歧义,在人的实践意义上,“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总是一样的。 ”〔15〕那么如何理解人是自然的对象性存在呢?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对象性关系中的对立面,因其联系而统一在对象性关系中,但对立面的统一是以互为对象为前提条件的,每一方都是相对一方的对象。从人类的起源来看,人类是后于自然的在,先在的只能是自然,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对象。同时,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被自然所“创造”,而被自然所“创造”的人,在一定意义上又是脱离自然界,作为自然的对象性存在,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如果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因为人和自然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16〕。当然,在人与自然互为对象性关系的存在中,人是主动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流动的关系,是由人类发动的,“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去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17〕。
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的主动地位派生出人在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自然关系中必须做到,既合自然规律性,又合人类目的性。合人类目的性是指人在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自然关系中,符合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自然的必然的,天经地义的。如果人类不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不会去和自然界发生什么对象性关系。同时,由于人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存在,人生命的诞生、繁衍,都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同样是以存在于自然中为前提的,象马克思说的,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生产衣、食、住等物质资料。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文明,没有对自然规律的不断认识,就没有人类的历史。这就规定着人类在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必须合自然规律。
生产力现实的历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这一关系中合人类目的性与合自然规律性辩证统一的抽象,来自于和贯穿于生产力历史的各阶段之中。生产力历史各个阶段,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个性主要体现在合自然规律性方面的差别和不一致。当然,这里是撇开了合人类目的性的程度差异,只将合人类目的性作为最深刻的质来对待。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质上是人主动的关系,合自然规律同样是为了人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不论生产力的任何历史阶段,合人类目的性都是有永恒的价值。
在不同生产力阶段,合自然规律性的差别,根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水平,最终归因于实践水平的差别。不同生产力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只能从不同生产力历史阶段中合自然规律性的差别中去寻找,从人们的实践水平的差别中去寻找。具体说来,第一阶段人的实践水平是被动适应自然界,第二阶段则处于改造—征服自然界水平,第三阶段是主动协调自身与自然界关系。如果从哲学层面给三个生产力历史阶段的实践水平以描述,那么,设第一阶段为肯定,第二阶段则是对第一阶段的否定,第三阶段又是对第二阶段的否定。在一定意义上看,第三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似乎是向第一阶段的复归,但这是更高层次的复归。如果说第一阶段人的实践水平只能标志着人与自然的混沌不分或直接同一的话,第二阶段则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第三阶段则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这是生产力历史发展的客观辩证法。
依上述分析,生产力历史所显现的本质属性,既有不变的本质属性,又有运动、变化、发展的本质属性,在不变和变的辩证统一中,构成生产力历史的本质,即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稳定的合人类目的性与发展的合自然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作为表征生产力历史本质的生产力概念,应当无限接近生产力历史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将其在主观辩证法层面反映出来,呈现出流变的特征,而不应当是恒定的、400万年一贯的。
那么,生产力概念的流变,呈现为三个依次出现的历史形态,在增殖过程中构成生产力概念群。即:
生产力,是人类在人类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适应和利用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是人类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中,改造—征服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是人类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中,协调自身与自然界之关系,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的能力。
十分明显,上述生产力概念群揭示了迄今的生产力现实历史的本质,符合生产力历史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符合概念自己构成自己的辩证运动规律。当然,上述生产力概念群并不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生产力的抽象的终结,而仅表征到第三个发展阶段。
四、生产力概念流变研究的四重价值
第一,生产力概念流变的研究,表征了生产力辩证发展的客观历史本质,弥补了既往生产力概念非历史性缺陷。
生产力的现实历史,是一部辩证发展的历史,依本文的分析显现为后者“扬弃”前者的辩证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生产力概念只应当在正、反、合的逻辑运动中,通过增殖构成生产力概念群,才能表征迄今的生产力历史的本质。但是,纵览载有生产力概念词条的辞书和一些哲学教科书对生产力概念的表述虽各有特色和差别,却大都称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等等。这类生产力概念忽视了生产力的人类目的性或人类的主体性,以某一阶段的生产力历史的部分本质替代全过程的全面的本质,使生产力概念成为非历史性的破缺的概念。近年来对生产力概念的许多研究,有新的价值,但在显现生产力发展历史性这一点上有不少不足,一些研究仍未脱非历史性巢臼。生产力概念历史的研究,提醒人们注意生产力概念的历史性,弥补了既往生产力概念的非历史性缺陷。
第二,生产力概念流变的研究,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价值尺度,表明任何价值尺度都具有历史性特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这是人与自然关系史演化到当代,人们在直观和反思中认识到的危机。人类必须以合理的价值取向,来规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的一切行为,以解除危机,与自然共生共荣。但是,这里有一个根本前提,即以什么样的立场来审视这一危机。正确的选择应当是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史中寻找良方,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史的趋势中把握人类的命运。否则,都是违背历史和逻辑的。生产力概念流变的研究,表征了生产力历史的客观过程的本质,也表征着生产力历史发展的趋势。当生产力历史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之后,人类只能以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绝对对立和直接同一,都是不正确的。同时,应当历史看待前人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立场和行为,因为人只能提出和解决自己能提出和解决的任务,这就是历史。生产力概念流变研究,提供给人的价值尺度是历史的,它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特征。
第三,生产力概念流变的研究,为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在具体操作层面的取向选择,提供着理论参考。
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部分进行改革,归根到底是围绕着生产力的发展进行的改革。邓小平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明了改革的总方向,是改革成功的根本法宝。但是,在改革的具体操作中,有一个围绕什么样的生产力去进行具体改革的实际环节。如果这一环节把握不好,就会妨碍改革的成功。当生产力历史发展已进入第三阶段后,改革应当服务于的生产力和应当适应的生产力不同于以往,只能是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和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的能力。正确把握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才能正确运用生产力尺度去评价改革,才能使改革始终服从于生产力发展,才能取得成功。
第四、生产力概念流变的研究,为解放和发展的生产力,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逻辑方向。
在当代,从全球范围看,生产力历史发展已进入第三阶段。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8〕,同样适用于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发展方向上同样应当和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或者说,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方向,应当是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和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的生产力,而不能是无限制地片面向自然索取的生产力。在这一前提下,生产力不仅仅再是既往的概念,不仅仅再是以人与自然的绝对对立为立场的,而应当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为立场。其中,不仅包括着人对自然的有节制的改造,而且包括着人对人自身的调整。对于后者,不仅仅只注视单个人的素质,而且也注视民族的人类的素质,同时注视民族的人类的量的规模与自然的容量的关系等等。对于这些,生产力概念历史流变研究中都已蕴含。因此,我们说这一研究,为解放和发展的生产力,提供着可供参考的逻辑方向。
收稿日期:1995年8月20日
注释:
〔1〕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5页。
〔2〕〔3〕〔4〕〔5〕《列宁全集》第38卷,第243、277、84、 277页。
〔6〕《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81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
〔8〕《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14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532—533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7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5页。
〔13〕转引自什捷连科著,范习新译,《哲学·生态学·宇航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22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5页。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页。
标签:人与自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