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基础建设也逐渐加快脚步,为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市政公路工程项目也随之增多,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市政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有必要注重先进处理技术的应用,由此保证软土地基处理质量,进而保证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本文以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为切入点,在分析其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旨在为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建设也随之快速发展。市政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工程施工取得了一定有效经验。然而在实际施工中,软土地基情况复杂,所应用的处理技术也是形式多样,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软土地基处理难度。因此,有必要探索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并关注软土地基施工中需注意的要点。由此才能保证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效果,为后续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1.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分析
市政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可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处理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市政公路工程的施工。因此,有必要结合不同土质的软土地基情况,合理应用处理技术,由此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效果。总结起来,现阶段广泛应用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见识,对其进行简要论述。
1.1加固石灰桩的处理方法
温度低下时期,例如深秋、冬季等,表层土壤水分蒸发速度可谓是十分缓慢,同时中层土壤在承受压力下,会出现下沉现象,在撤销压力作用下,将会逐渐恢复原样[1]。因此,应该就是中断土层的碾压,选择加固石灰桩的处理措施。这种处理方式,应用原理是降低土质当中含有的水份,由此增强土质的承受力,这样才能增强公路建设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石灰桩选择具有一定的要求,首先直径通常选择9厘米左右的,桩纵向埋深应该超过79厘米,间距保持在49厘米以上。在接下来的操作中,需快速将生石灰灌入石灰桩中,并使用粘土或者是水泥封闭,并进行必要的拍打,保证封闭的严密性。除此之外,在石灰桩埋下之后,需要覆盖20厘米以上的土壤,防止石灰桩密封不严实。次日,相关人员需深入现场,观察表层土质的湿度,并作检测证明,具体操作为注入适量水,观察含水量的吸纳情况,是否减少,多次碾压之后,便可以实现施工规定的密实度[2]。然而这种处理方法在使用范围中,有着一定的弊端,不适用于雨季。
1.2挤淤砂石处理技术
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挤淤砂石处理技术的应用,广泛存在河底、水塘等有积水的地势较低的地方[3]。挤淤砂石处理技术主要有挤淤与抛砂石两种方法。关于挤淤处理技术的应用,通常选择地下水位较高、表层无硬层,含水量高的软土地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需高度关注挤淤情况,避免局部出现未处理情况,直接影响到处理效果。另外,在挤淤砂石时,由于砂石在淤泥中的沉降深度不一致,造成软土地基处理完成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4]。针对这一问题,在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严格规范操作挤淤砂石施工流程,控制好挤淤砂石施工质量,由此保证市政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1.3垫层砂砾或者是置换填土处理技术
垫层砂砾或者是置换填土处理技术的应用,通常选择路堤不高、土层较薄以及排水能力较好的软土地基中。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最大优势在于能够让填土与基底之间形成排水面,一旦软土地基遭遇填土的负载作用,便能够通过排水面,迅速将软土地基的水分排除干净,由此增强软土的承受力,降低软土的压缩性[5]。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地基受力发生沉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置换填土处理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选择一些符合施工要求的土质,替换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土质。这种方法在实践操作中较为简单,但是施工投入成本较高,通常用于清淤回填的软土施工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填土时,需要合理控制填土进程。
2.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要点分析
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多种,任何一种技术的应用,需结合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再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处理技术。然而软土地基处理质量的保证,除了使用合适处理技术之外,还需要综合考虑一些施工要点。
2.1市政公路层次要求的道路性质
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设计要求不一,平整度设计要求也随之提高。基于此情况,软土地基的加固,需选择高强度的加固处理方法,避免软土加固受力之后,出现微少沉降。另外,市政公路宽度与高度设计,直接影响到软土地基加固方法的选择。例如置换填土处理技术的应用,需重点考虑公路是否会出现局部压伤等问题。因此,在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处理技术的选择,需结合工程具体需求,同时充分考虑软土地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才能避免加固问题,进而保证市政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2.2全面考虑软土地基情况
首先,软土地基加固效果与土质情况有着密切关系,通常情况下,土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压实法,并且对地基影响较小。一旦土质为砂性土时,可以考虑挤实砂桩方法,由此改善软土地基特性。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合适处理技术处理之后,需对加固处理厚度软土地基进行有效检测,确认处理之后的软土地基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其次,从地基建设构成情况出发,一旦软土地基仅表层有软土,可进行简单处理,或者是选择清除淤土,促使满足施工建设具体要求。一旦软土地基表层软土少于6米,却高于1米,需要考虑置换填土处理技术,由此保证处理效果。
2.3工程施工周边环境
市政公路工程施工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地下水位的变化、噪音污染等。因此,在软土地基加固时,需充分考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与方案。另外,市政公路工程施工中,一旦路堤、跛脚设计要求较高,同时周边存在大量建筑物,极易诱发建筑物的下沉,从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基于此,在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加固时,需考虑周边是否存有大量建筑物,之后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避免加固区域出现大面积沉降,避免周边建筑受到影响。同时,为了保护周边建筑物,可以在处理之前,对建筑物提供一些保护,当前使用足最为广泛方法,主要是选用高架桥梁替换路堤。只有这样,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才能在保证处理质量的同时,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基施工中,需结合软土地基的土质条件及市政公路工程建设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同时,在加固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需高度重视市政公路层次要求的道路性质、软土地基情况等要点,由此确保市政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11):49-51.
[2]刘斌.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5(21):169-171.
[3]王汉成,张琳.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资讯,2015,13(12):72.
[4]文健.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4(23):168.
[5]罗凌燕.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213.
论文作者:谢从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土地论文; 市政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土质论文; 公路论文; 砂石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