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有效办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形势下论文,积极探索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规律论文,办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12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批示中指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深入研究人们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办法,把工作做得更好。”[1]2000年6月28日,他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又进一步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工干部都要努力认识和掌握它的基本知识和规律。”[2]这些批示和讲话,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那么,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是什么呢?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哪些办法?怎样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下面根据党的三代领导人特别是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结合面临的实际情况,就规律和办法两个问题加以探索。
一 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
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目的是为了掌握这一规律,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凭经验做工作,不大注意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研究。江总书记的批示,要求我们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这就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规律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必然联系。探索规律,就是透过现象,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必然联系。所以,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就是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经验,揭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必然联系。那么,运用什么思想武器才能揭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必然联系呢?这个思想武器不是什么神奇东西,而是人们熟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3](P.143)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要靠实事求是。揭示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自然也要靠实事求是。有同志问:为什么靠实事求是就能揭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呢?这就要从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说起。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就给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一个简明而深刻的概括。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4]接着他又说:“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4](P.801)这就告诉我们,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因为人的思想是客观实际在大脑的能动反映。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人们的心坎上,就必须深入实际,了解实际。研究客观实际哪些因素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而这些思想又是怎样支配他们的行为。这样,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达到良好的效果。由于客观实际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因此,要真正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不仅要坚持实事求是,而且要坚持解放思想,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不断变化着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以便始终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二)研究思想的形成变化规律是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规律办事,首先必须了解人们思想的形成变化规律。如果连人的思想和心理都不了解,还谈什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江泽民总书记很重视这个问题,明确指出:“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在明确宗旨和把握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还需要深入了解人们的思想和心理,同时要讲究方式方法。”[5](P.399)什么是思想?它是怎样形成和变化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思想是人脑的产物,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能动反映,是支配行为的源动力。从广义上讲,人的思想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层次;从特定意义上讲,人的思想主要是指理性认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6](P.839)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呢?思想产生的基础是客观存在及其社会实践。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必然会有各种客观因素反映到头脑中来,先形成感性认识,再形成理性认识。其形成过程大体要经过五个环节:一是刺激环节,即外界某种因素对人的生理和心理进行刺激;二是感受环节,即人的感觉器官接受了外界的某些刺激;三是传入环节,即刺激感受引起神经兴奋,经过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四是思考环节,即神经中枢将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储存、思考而形成思想;五是传出环节,即神经系统将形成的思想传出并指挥效应器官(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思想。一般来说,理性认识的形成要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正、调节、控制才能完成,它是一个渐进发展的复杂过程。我们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必须注意思想形成的每一个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这样才能把思想工作做到人们的心坎上,入心入脑。人的思想既有稳定性特征,又有可变性特征。所谓可变性,是指思想随着客观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朝着哪个方向变化?这主要看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功能强弱。客观事物影响思想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物质因素,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如吃穿住行用等;二是精神因素,包括理想、信仰、文化、道德、爱情等;三是政治因素,包括阶级、政党、法律、政策等;四是社交因素,包括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等;五是心理因素,包括性格、气质、智能、兴趣、习惯等。这五种因素,有时是交织在一起发挥作用的。所以,做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注意客观外界这些因素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以便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法”,就是依据思想变化的这个规律而提出来的。
(三)研究思想与行为的活动规律是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关键
思想政治工作有无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关键取决于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治动有无客观规律性。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已从理论上作了明确回答。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曾经说过,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7]然而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并不是头脑固有的,而是“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7](P.24,P.228)这就是说,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而支配行为的思想,是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外界其他因素作用于大脑的结果。这就是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
那么,思想是怎样支配行为的呢?思想行为学认为,思想支配行为有一个内在活动过程,大体要经过四个环节:一是需要环节。思想支配行为的起点是人对事物产生了一种需要,或者称做欲望和渴求。没有人的需要,就不可能有人的行为;二是愿望环节。人们为了满足需要,必然产生一种愿望和期望,没有这种愿望和期望,人们的行为就失去了活力;三是动机环节。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期望,就必然产生一种直接支配行为的动机。任何人的行为,其背后都有动机在支配,没有动机的行为,就不是正常人的行为;四是意志环节。任何人的动机都要受自身意志的制约和调节。意志的强弱,控制着动机支配行为的力度。由此可见,人们的思想就是在需要、愿望、动机、意志四个环节协同作用下来支配行为的。我们研究了思想支配行为的这些环节,就会自觉在思想工作中重视人的需要,尽力满足人的合理需要;重视行为背后的愿望和动机,从而有效地引导人们的行为。这样,我们就会遵循思想支配行为的规律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实际效果。
(四)研究思想教育和管理的规律是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重点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两个方面。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的总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经过正确与错误两方面经验的总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概括起来就是:按照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需要和人们思想与行为活动的规律,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地位作用、任务内容、方针原则、方法方式、队伍建设和领导体制,以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劳动工作积极性,确保共产党各时期目标任务的完成和历史使命的实现。这就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内在必然联系。这个内在必然联系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科学依据(党的事业的需要和思想与行为活动的规律);第二部分是组成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地位作用、任务内容、方针原则、方法方式、队伍建设、领导体制等);第三部分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根本目的(提高人的素质和实现历史使命)。以上三个部分,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内部联系的完整体系,是带有规律性的科学结构。这就是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规律。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规律,包括党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规律以及党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规律。党的三代领导人不断总结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作出了许多带有规律性的理论概括,形成了党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党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原理。
关于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第一,掌握党员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第二,解决“思想入党”问题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第三,整党整风是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第四,开展“三讲”教育是新形势下增强党性的有效途径;第五,“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解决党内思想矛盾的正确方针;第六,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是党内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七,从世界观高度解决党风问题是搞好党内思想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第八,党校培训是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坚强阵地。
关于党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原理,也有以下八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保障;第二,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和培育“四有”新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第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性的各种教育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第四,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第五,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第六,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第七,坚持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抓两头带中间”与“抓中间促两头”相结合,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与群众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相结合,发挥文化教育功能与开展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办法;第八,建设高素质的政工队伍和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管理,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证。
上述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这些基本原理,反映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并已初步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把这套科学理论体系,总称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简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学”。
(五)研究人们思想活动的新特点是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新课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客观实际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新变化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就使人们的思想活动出现了新的情况、新的特点,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提出了新课题,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物质利益观念进一步强化,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把思想教育与物质利益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尽力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需要,绝不能与民争利;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物质利益需求,处理好各种物质利益关系。特别是还要看到市场经济具有双重效应,既有正效应,又有负效应。其负效应主要表现在它有盲目性、滞后性和自发性。这种自发性,能把人们强化了的金钱观念推向极端,产生和滋长拜金主义;能把人们强化了的享乐观念推向极端,产生和滋长享乐主义;能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已经强化了的个人利益观念推向极端,产生和滋长利己主义。这三种主义是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它与权力相结合,就会产生以权谋私,进而导致腐败滋长。所以,越是发展市场经济就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遵守的一条规律。二是在经济利益多样化过程中人们的政治意识容易淡化,精神需求趋向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与开展多样化精神文明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开展以讲政治为核心内容的“三讲”教育,使人们在这场伟大变革中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观点、严明的政治纪律、较高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从而做到“变革不变质”、“变革不变向”;另一方面,要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以及寓教育于各种文化活动、文明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使人们在紧张的劳动和工作之后,得到高尚、健康、心情愉快的精神享受。所以,在新的形势下,既要高唱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这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又一条规律。三是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现代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实现现代化。所谓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就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必须具有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并运用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和传媒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育出大批现代化建设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关键是政工干部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思维方式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善于战略思维,即善于从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来思考问题;二是善于创新思维,即善于从开拓、预见性和超前性来思考问题;三是善于立体思维,即善于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来辩证地思考问题;四是善于效益思维,即善于捕捉信息,用最快速度取得最佳效果来思考问题。实践证明,只有思维方式现代化,才能实现工作方式现代化。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创新的大趋势,也是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新课题。解决了这个新课题,就能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二 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办法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党已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办法。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过去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好的传统好的经验,又要大胆在新的实践中探索新的途径、方法、手段,积累新的经验。”根据这个精神,下面着重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它直接面向群众,能够最迅速、最广泛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并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它能够广泛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意志和愿望,受到亿万群众的广泛关注;它能够及时地传播国际国内的各种信息,直接影响群众的思想、行为和政治方向,引导、激励、动员、组织群众为认识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因此,它是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我们应该发挥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当前,随着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新闻媒体也迅速发展。据1998年年底统计,我国共出版报纸2053种,广播电台1200多座,电视台1000多座,有线电视台1200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 80%以上,形成了强大的大众传媒网络。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发挥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必须坚持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权,“要把新闻舆论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8](P.269-270)为此,就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就要“坚持党性原则”。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四点:其一,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新闻宣传的根本指针,自觉贯彻执行;其二,要坚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其三,要坚持向群众正确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使其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其四,要坚持和遵守党的宣传纪律,绝不允许通过舆论工具在政治上同党唱反调。
第二,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所谓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造成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舆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9](P.654)为了坚持好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必须把握好舆论宣传方向,把这些阵地掌握在我们党的手里。同时还要坚持“激励人民”、“服务大局”、“加强管理”三条原则。只要在工作中既坚持正确的方向,又坚持上述原则,就一定能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有效地发挥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必须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效果。为此,就要坚持“客观全面、真实准确”的要求,以提高新闻宣传的信任度;就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反映群众的意愿和心声;就要认真回答现实热点难点问题,解疑释惑、统一思想、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就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努力做到群众爱听、爱看、爱读;就要正确开展舆论监督,以帮助各级党委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问题。新闻宣传效果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效果好坏,关键在于质量。
第四,必须认真做好典型宣传,大力弘扬正气,并对各种错误思潮和社会丑恶现象及时给予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决不能给它们提供舆论阵地,决不能让那些扰乱人心和有毒素的东西借着新闻出版而四处流传。为此,就要加强新闻出版的管理,特别是加强社会主义生活类报刊和娱乐性电视广播节目的管理;加强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大网上宣传力度,占领新舆论宣传阵地。
(二)要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广大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一种创造,是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也是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广大群众在创建精神文明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但作为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的领导者和政工干部,应有意识地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群众的创建实践活动之中,以便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当前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教育内容上,首先把“三基本教育”(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和“三主义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形势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作为创建活动的主题,以便把群众的思想引导到十五大精神上来,引导到完成各项任务上来。同时,还要吸取同“法轮功”斗争的经验教训,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并把这种教育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结合起来,使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较快地提高。
第二,在指导思想和原则上,要坚持创建活动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的原则;要坚持“面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原则;特别是要坚持思想工作与办实事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说,要从具体事情抓起,每年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群众欢迎的实事,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拥护。
第三,在创建范围和措施上,创建文明活动的范围很广,包括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各种创建活动。从行业和服务单位来说,包括创建文明企业、文明商店、文明学校、文明医院、文明机关、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从每个行业或单位的创建内容来看,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又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既包括思想建设,又包括文化建设。这就要求在创建活动中必须坚持“两手抓”的方针,根据这个方针,确定创建的具体标准。从近几年的实践经验看,创建文明活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同心协力,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搞好。既要坚持党政共建、干群共建,又要倡导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工农共建、校企共建、企业与社区共建、机关与社区共建等。只要全党重视,大家共同努力,群众在创建精神文明的实践活动中,就会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整体素质。
(三)要重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
文化是泛指知识和精神产品。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除了知识和精神产品之外,还包括文化事业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共中央在1999年9月29日发出的17号文件中指出:“精神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对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文化作为载体,达到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在新的世纪里,文化知识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运用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做思想政治上作,也越来越重要。为此,就要研究在新形势下怎样运用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问题。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切实处理好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所谓“二为”方向,就是指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这是我国文化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只有坚持这个方向,才能把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所谓“双百”方针,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基本方针,是提高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正确方针。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就必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所谓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倡导一切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所谓提倡多样化,就是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来传播文化知识和精神产品,从而促使文化事业的繁荣。实践证明,只有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的精神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符合人民的利益,满足人们的需要,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二,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政策,着眼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基本素质。运用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此,就要坚持以下原则和政策:其一,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力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之所以强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因为文化产品对人的教育有两重性影响,即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强调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实质是倡导把对人民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好的影响放在第一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一般是通过商品形式进入市场的,那就不能不讲经济效益。讲两种效益相统一,实质是强调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争取好的经济效益,这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其二,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原则,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为此,就要积极培育文化市场,大力扶持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引导文化消费,丰富文化生活;就要抓紧制定有关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文化市场行为;就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除黄色出版物、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斗争,同时还要处理好“扫黄打非”与繁荣发展的关系。其三,要处理好继承与吸收的关系,既要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又要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其四,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效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和各种群众活动中心的作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使群众不仅思想素质有所提高,文化水平也有所提高,从而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四)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抓典型,树榜样,注重典型和榜样对群众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这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之所以能影响和带动群众,是因为他们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民族希望,对人民群众有很强的感染力。我们党历来对先进模范人物以高度的重视和评价。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的祝词》中就指出:“你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10](P.95)邓小平同志也指出,革命骨干和劳动模范,“他至今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团结的核心。”[11](P.134)江泽民同志给先进模范人物以很高的评价,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的希望。我们要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把我们的工作推向前进。”[12](P.208)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因此,抓典型,树榜样,仍然是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那么,新形势下怎样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呢?
第一,要做好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的工作。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是他们在生产、劳动、工作、学习、科研和生活中产生的。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才能发现。发现的典型要真实可靠,群众公认,这样的典型群众就欢迎,就富有生命力。
第二,要做好宣传和爱护先进典型的工作。典型一旦发现和树立起来,关键是要总结好、宣传好。首先要实事求是地总结好,不能人为的拔高,也不能只按上级领导的意图写。其次要实事求是宣传,即力戒浮夸说大话,也要防止“夸一个、贬一片”的现象。因为红花离不开绿叶,表扬一个人不能脱离一大片,否则,就失去了抓典型的重大意义。对于典型人物,不仅要善于宣传,而且要善于爱护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技术水平。在对先进人物的使用上,要量才使用,把他们放在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千万不能让他们脱离群众。
第三,要教育人们正确对待典型。先进典型树立起来以后,还要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虚心向先进人物学习,逐步形成一个爱护先进、支持先进、尊重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对于少数嫉妒先进甚至贬低先进的人,要做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先进分子也是人,他们身上也会有缺点,不可能十全十美,不要有过分的苛求。另外,还要教育人们在学习先进经验时,重视学习他们的精神,而不要简单地模仿,搞形式主义。要把学习先进与提高自己觉悟和推动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使先进典型在本单位开花结果。
标签: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政治素质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动机理论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工作方向论文; 教育方针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