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工具价值及其目的化处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目的论文,价值论文,工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具是指在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器具,是人在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目的所使用的作为手段的物。一般而言,工具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相对于人而言,它仅具有客观物性。工具可分为自然工具和人为工具两种。所谓自然工具是指没有经过人类加工过的工具;所谓人为工具则是指经过人类加工过的工具。无论是自然工具还是人为工具,它们都是物而不是人,尽管工具被人所使用,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但对象只是人的对象而不是工具的对象,工具和客观对象之间的作用是物与对象之间的作用,因为工具只有客观物性而不具有主观为我性。现代社会中的机器人,尽管有一定的能动性,在更大的程度上体现了某种“意志”,但体现的只是人的意志,它只不过更充分地实现着人的目标,它的能动性不是来源于它自身,而是来源于人的主体性,来源于人的创造。
第二,相对于一般事物而言,工具具有主体合用性。工具作为物,都有自己固有的客观属性,这些客观属性能够体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方式。当人的目标的实现过程必须经过这些联系环节和作用过程时,工具的客观性就转化为主体合用性,工具都是可用的,有用、有益、合用、方便等是它作用的方式。一般物的客观属性总外在于人的目标实现过程,而工具的客观属性则总是内在于人的目标实现过程。一般而言,自然工具在人们还不会制造工具的原始社会早期发挥着巨大的综合性的作用,但在今天,人们使用自然工具的机会相当之少,一般自然存在物与人的使用之间的联系往往是偶然的。而人为工具的客观属性在它形成以后就具有主体合用性,客观属性与主体使用意志的结合,使它专业化、特长化,它的有用性内在于它的形式之中,只有在人使用它的时候,其专业化、特长化便表现出充分的效益。对工具的有效使用不仅要求对工具特性的认知,而且还必须以最恰当的使用方式使工具运作。所以,工具的合用性不仅凝结着人的意志和智慧,而且,也在一定意义上规定了人的特定生产条件下的活动方式。在工具的合用性中实际上已经隐含着工具的客观指向性,工具必须作用于对象,使对象发生符合人的要求的变化,并最终达到人的目的,它才会实现自己的有用性、实现自己的内在价值。
第三,相对于劳动主体和劳动对象而言,工具具有中介性。工具既不是劳动主体也不是劳动对象,而是主体和对象之间联系的中间环节。它传达着人的意志,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同时又将自然的内在规则反作用于人,从而使人的思想、行为发生符合自然规律的变化,由此就构成了自然的人化过程和人的自然化过程。所谓自然的人化过程就是指人对自然的全面改造,使自然成为一种为人的存在;所谓人的自然化过程就是指人对自然的服从,人按照自然的规则而活动,人不能对自然为所欲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作为中介的工具不断膨胀的历史,工业化就是工具的扩大化,它使人与自然的接触面越来越大,而亲近性却越来越小,关系越来越间接。
工具具有以上各种属性,但是,工具的属性不就等同于工具性。一般而言,所有的物,只要能够成为人们实现其目的的手段,它们就具有工具属性和工具价值。但是,工具性作为客观上为人提供某种手段的有用性,它超越了工具本身的限度,不为物所独有,而时常由事来产生或由人来承担。所以,不仅物具有工具性,事和人也具有工具性。事和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在客观上也具有有利于人们实现其目的的实在性,如果人们主观上利用了这种实在性,事和人也就担当了工具角色,具有了工具性。所以,事物和人的工具性,客观上是在事、物、人的属性与人的目标之间形成的对人而言的有用性,它随着人的能力的发展而扩展。人的能力越是发展、目标越是不断推陈出新,事物和人的工具性便越是得到开拓。
尽管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的思想,但人的工具性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其工具价值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上,正是因为人们对人的工具价值的广泛追求,客观上导致了人们社会关系的互联互动和深度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同时也正是人们对人的工具价值的无限制追求、对人的工具性的滥用,导致了人类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并产生了许多消极后果,所以,康德才据此提出了人是目的的思想。
在康德看来,如同物理学一样,伦理学也可分为后天的经验部分和先天的非经验部分,先天的非经验部分称为道德形而上学,将其抽象出来,以让人们确切地意识到它,从而使它发扬光大。“人是目的”是康德的一个命题:“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①。康德认为,人是目的的命题不仅是成立的,而且是可以实现的。因为人有理性,是自由的存在物。康德说:“我们必须假设有一个摆脱感性世界而依理性世界法则决定自己意志的能力,即所谓自由。”② 人是目的就是人的理性所设立的法则,既然人的理性能够设立这个法则,人的理性也就能够践行这个法则。
另一方面,人的工具化虽然影响着人的尊严、影响着人类自身的发展,但人的工具化也在客观上推进着社会发展。同时,人的工具化也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认识误区,一个随意的主观选择,它既来源于人的客观物性,也来源于人的现实生活需要,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和理性缘由。所以,人是目的思想的提出并不能直接地消除人的工具性,人也不可能通过社会实践或制度安排就能消除人的客观工具性,它只是强调,人不能仅仅只成为工具而已。
其实,人的工具性是根本不可能消除的。人是目的只是人的一种理想,这种理想在今天之所以如此地深入人心,原因就在于人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物,一种类存在物,一种追求人的尊严、人与人平等的存在物,所以,人们都想成为目的而不愿成为别人的工具。但同时,人们又往往具有把别人当作工具的客观缘由和心理倾向,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目的。人的工具性的存在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人的工具性具有现实必然性。首先,人的工具性基于人的有用性。人的工具性是相对于人自身而言,不是相对于物而言的。相对于物,人永远是目的,因为只有人才是合目的的存在物,那种认为所有存在物都是合目的存在的思想实际上把目的泛化了。但是,人并不只是一个类的整体,人可分为群体性的人、个体性的人,相对于一个群体,其他群体可能对这个群体实现其目标有用,相对于某一个体,其他个体都有可能对他实现其目标有帮助,都有成为他的工具的潜在可能,这样,其他的群体和个体就客观上具备了工具价值。人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是人的工具中最好的“工具”。一般的工具只有客观物性,没有主体能动性、创造性,而人则在完成工具性任务时能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主动地满足他者的心意,能动地实现他人的目标,正因为人的这种能动性,人才可能成为最有效、最合意的工具。其次,人的工具性基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人的多样性需要促成了社会分工,由于社会分工,整个社会便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们为自己生产的同时,必然也为他人生产。所以,人只要在活动,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他就产生着满足他人需要的工具性价值,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由于社会分工,不仅某些人成为另外一些人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会成为整个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具。总之,人的创造本性使人不断产生着新的需要,而人的不断发展的需要又促成了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使人客观上必须满足他人的需要。
第二,人的工具性具有历史必然性。首先,人的工具性存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在阶级社会,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之所以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统治阶级把被统治阶级工具化和被统治阶级反工具化的历史,这本质上就是人的工具价值如何更加趋于合理实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产生,就在于马克思不仅看到了人的工具性存在的事实,更产生了对人的仅作为工具性存在现状的不满。他把人看作是最高价值和目的本身,而不是把人看作只是手段、工具,他强调要尊重人的人格,人的自由。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出来的种种对人的压抑以及人的工具化的普遍产生,其根源就在于私有制,在于私有制下个人目的的不断扩张,在于一部分人必然要成为另一部分人的工具。于是,作为工具的存在者,他们的创造物也就必然与他们自己相分离,并反过来成为压迫他们的力量。而人要真正成为目的,获得个性的解放,获得自由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改变这种压迫人的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关系,建立更加合理平等的所有制。其次,人的工具性存在是人类整体发展的必然过程。恩格斯曾指出:“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这里有双重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是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构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③。这说明,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由人自身来完成的,不管是把人当作目的还是手段,事情都得由人来做。从人类内部的不同群体、个体的利益分离来讲,人作为工具而存在是不合理的,但从整个人类发展来讲,一部分人成为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过程和条件。
第三,人的工具性基于人的天然为我性。从工具的使用主体来讲,正是因为主体具有自我性、为我性,他才会有自己独特的目的,他者才可能成为他的工具,如果主体没有自我性和为我性,他就不会有自己的需要,他也不会成为主体。其实,一切生物系统都有为我性,因为生物系统必须从外界获取物质、信息、能量,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人如果没有为我性,他就没有主体性、能动性,也就没有自由可言,也就不会有“对象感”和“工具感”。雅斯贝尔斯指出:“如果没有什么向我呈现,我不热爱,如果存在着的东西不因我的热爱而向我展开,如果不在存在的东西里完成我自身,那么我就终于只落得一个像一切物质材料那样可以消失的实存。”④ 人们常常赞美那种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先人后己的高尚品格,无非是赞美一种以他人为目的、以自身为工具的道德风尚,这种风尚所昭示的是一种对和谐社会理想的追求,是为防止以他人为地狱、贬他人为器具的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支配社会生活。但同时,这种精神之所以得到社会的广泛赞扬,也说明社会中的每个人客观上都是以自己为目的的,如果人们都不以自己为目的,没有为我性,这种利他主义行为就不会受到欢迎,也就不会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市场。马克思说:“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自为的存在)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⑤ 这说明,人的工具性与目的性是统一的,人不仅只有成为目的才成为工具,而且也只有成为工具,才成为目的。
人的工具性是客观存在的,但许多人却把人仅仅当作工具,他们千方百计地算计人、利用人,在对人的工具价值的恶性追求过程中,给人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
第一,人的否定性弱化了。人与动物和其他物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是一种永不满足的存在物,是一种对现实进行不断否定的存在物。动物和其他存在物满足于自然给予它们的本质规定,它们永远不能超越自己的本性。而人却不一样,人的本性本身就是开放的未完成结构,他们不满足自然给予的一切,他们的欲望会在现实中不断地升起。而完全工具化了的人则只满足于现实,只满足于他作为自然物的规定,只屈从于他人给他规定的工具价值取向。所以,我们说,人的单纯工具性使人丧失了否定性,丧失了追求发展、追求完美的原动力。
第二,人的独立性弱化了。马克思曾经把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是第一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体”是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个人独立性的加强是从总体上相对于第一阶段而言的。其实,由于工具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也由于个人欲望、目的的不断扩大,人的依赖性并没有减小,人对人的依赖通过不断扩张的工具中介而间接实现,人对物的直接依赖则不断加强。在工具化时代,工具的扩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真正物的工具的复杂化发展,二是人的工具价值不断攀升。所以,在这个阶段,人对人直接依赖性的减弱,但却是人对物的依赖性的加强,即人对人的间接依赖性的加强,人只有依赖于工具他才可能获得现实的生存条件。所以,在工具理性时代,物的、人的工具价值都在不断丰富发展,这直接导致人的整体社会依赖性的强化。
第三,人的主体性弱化了。主体性是人的本质规定,人的普泛工具化,使得工具化了的人在审视他人时,都只根据自己的目标来确定其价值,都盘算着如何利用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人的主体性被忘却了、物化了。不仅工具的直接接触者——劳动者物化了、工具化了,就是不劳而获者,由于对工具结果的过分倾心而将自己的主体性也物化了。本来是主体通过工具来改造客体,从而实现主体目标,但由于对目标、对客体改变效果的过分关注,结果却变成了客体规定、改造主体,人反而成了用客体效果来评价的对象。这样,主体的物化当然也就在所难免了,于是,人的真实主体性也就随之消失了。总之,人的过分的工具化追求,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单纯的工具之间的关系,工具化了的人真的被当作物性工具来看待,人的物性扩大了,人性缩小了,人的内在尊严和价值被淹没了。
第四,人的个体差异性弱化了。人不仅是类的存在、群体的存在,同时也是个体的存在。社会越是进步,社会生活就越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联系,就越要求社会成员发展多样的个性和能力。因此,现代社会应当为每一个个体创造独特发展的环境。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差别,并使之有条件获得独特的发展,才是合乎具体人性的,否认差别,否认独特发展而强求一律,并不是真正的平等,而是取消了人的发展的自由。
第五,人的情感泯灭了。人之所以为人,不仅在于人的物质躯体,更在于人是一种具有情感需求和情感表现的存在物。对于人的工具价值的过分追求,使人变成了物性的工具,这时,人的理性变成了没有感性支撑的纯粹的利益,人的基于某种同一性、基于某些社会合作的情感破裂了,人变成了没有激情的工具,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停止了,人就异化成了冷冰冰的物。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人的工具性虽不可避免,但对人的工具性的过分追求的确导致了人的异化。所以,对人的工具性使用必须进行相应的伦理规范。
其实,人对于自己的同类而言,每个人既是工具同时又是目的,这种认识才体现了人的价值的完整性。人作为工具的价值是远远高于物作为工具的价值的。当人作为工具而服务于他人时,他是作为创造性工具这一特殊工具而出现的,这个工具能创造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这些价值能够满足他人的需要。人在开发和创造物质、精神价值时,他作为工具的价值就现实地存在了,而当他创造的东西实实在在被人享用之后,他作为工具的价值便终于得到确证——正因为他人享用到他所创造的价值,他作为工具的创造活动才使消费者成为他的目的,他的创造活动也才显出意义。同时,每个人在为他人创造价值时,也开发着自己的潜能,创造着自身的内在价值。所以,物只需作为单纯工具就能显示出对人的意义,人则只有在既作为目的又作为工具时,其存在和活动才具有完整的意义和完整的价值。由于人既有工具性又有目的性,所以,人的工具性是具有人性的工具性,是内含目的的工具性。所以,只有对人的工具性进行目的化处理,才会促进人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才会造就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人的行动效率也才会因此而提高。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目的化处理。
第一,主体化处理——因为工具是没有主体性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发展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这些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必须以尊重人的主体性为前提。所以,整个社会对人的使用必须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给人们以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只把人当作实现经济增长的工具,这不仅背离社会主义的发展本质,而且,也不可能有效地实现发展经济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的确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但是,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人。对人工具性进行目的化处理,对人的关心、尊重、信任,为人们提供创造性的工作和鼓励个性发挥的环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需要,而且,可以满足人们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这样,个人价值的实现才能与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融为一体,人们才能够真正形成对社会的忠诚感和责任感,社会的发展才具备条件和保证。对人的工具性进行主体化处理,其本质就是要目标主体(作为目的者)学会让操作主体(作为工具者)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有与自己一样的主体性。其实,在当今这个主体性对等互动发展的时代,尊重他人往往就是尊重自己,让他人获利往往就是让自己获利。
第二,理性化处理——因为工具本身是没有理性的。只有对人的工具性进行理性化处理,才可能获得人们的理性支持。由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和主体行为目的的个体差异性等原因,导致了人的工具性不可避免。既然如此,目标主体就应开诚布公地阐明自己的目的,请求他人为实现自己的目的提供支持。也就是说,不能把他人当作没有理性能力、不能进行反思的物性工具。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支持。有些人当面把人当目的,背后把人当工具,嘴上把人当目的,心里把人当工具,或利用各种欺骗手段把人当工具并企图掩饰自己的不良动机,这不仅会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且最终于己不利——因为人是具有理性、能够反思和洞察欺骗的存在者,他总是在追寻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理性统一。
第三,情感化处理——因为工具是没有情感的。对人的使用,要施与关爱,富于同情,这样才会行为高效,关系和谐。比较而言,我国社会发展的情感激励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物质激励而不重视精神情感激励的情况。毫无疑问,任何时候物质激励对社会成员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报酬对高素质的人们来说并非唯一的因素,社会只有实施全面激励战略,才能激发人们的内驱力、凝聚力和拼搏进取精神。例如,为成员创造自我发展的机会,授之实质性的岗位,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尽可能提高其精神旨趣的满意程度,给予积极向上的非物质性激励,以使其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其有效性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而这些手段本身由于现实地满足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从而也就是将人作为目的对待的证明。
第四,个性化处理——因为工具没有个性。实践证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社会的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社会成员的创新精神,取决于社会是否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现代社会中,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往往都有着独特鲜明的个性,他们渴望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工作氛围,而讨厌那种死板的、命令式的把人当作工具的对待方式。只有为社会成员创造宽松、开放的工作环境,给予他们自主工作的权利,自由发表意见的条件,每个成员才能够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每个成员内在潜能的开发。
总之,人的目的化处理不仅会增加人作为工具的有效性,更会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自身的生存品质,这其实就是人的物性与人性、物质性与精神性、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统一。
注释:
①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
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2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6页。
④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王玖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76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