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图书馆在图书编目中的桥梁作用_图书馆论文

出版社图书馆在图书编目中的桥梁作用_图书馆论文

出版社图书馆在图书在版编目中的桥梁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编目论文,桥梁论文,图书馆论文,出版社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近10年的酝酿与努力,自1995年1月1日起,图书在版编目在我国全面铺开,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超过了欧美国家。可以说,这是我国出版事业走向标准化,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图书在版编目,国际上通称为CIP(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它的实施使图书书名页背面有了一个可供用户从各角度检索、利用的CIP数据;它的实施势必使出版社出书过程增加了两项内容:一是由编辑填写一张在版编目工作单,连同校样一并交国家图书馆;二是由国家图书馆编定一在版编目数据返回,供编辑印刷在书名页背面。

我国在版编目选择了中国版本图书馆与出版社的合作是符合国情的。然而,要把图书出版界的这件大事做好并发展下去,发挥出版社图书馆的桥梁作用,则是实施在版编目中首当其冲的一个新课题。

一、协助编辑填好工作单,把好数据质量第一关

就工作单来讲,它包括:书名、责任者、ISBN、版本、载体形态、丛书、附注、提要、排检共八大项内容。而编辑对有些内容是陌生的。例如主题词的选取、分类号的确定就相当困难。

与国外相比,我国出版社数量小(目前547个),规模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长期的出版过程中,由于出书的需要,以及我国《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十八条规定,各出版社都有一个相当规模的文献资料机构——出版社图书馆。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出版社图书馆从经费的提供,馆藏的增长到设备的更新都优于其它图书馆。而且,由于近年来《普通图书著录规则》的实施,《汉语主题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三版的出版与实施,出版社图书馆员的分编水平不断提高,在出版社内逐步形成了一支良好的书目工作队伍。所以,出版社图书馆完全有条件协助他们所熟悉的读者——出版社编辑填好工作单,把好数据质量的第一关。同时也可减少由于填单不合标准而往返所造成的时间延误。

二、参与本社在版书目编制,减轻版本馆负担

从数据内容的选取、标识及格式来看,在版编目与普通图书著录相比基本相同,只是缺少了载体形态、提要项和获得方式。而出版社图书馆通常正是以《普通图书著录数据》为标准,以馆藏书目编制为主要手段管理图书,实现为编辑服务的。尤其对本社样书的管理更具特色。

我国在版编目数据靠近国际标准,所以与世界许多国家数据内容与标识基本相通。例如,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在版编目数据相比基本相同,只是少空了载体形态项,多注了出版项,而且并非用著者作为标目。而出版社图书馆近年来不断接触与使用外文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对在版编目数据的项目比较熟悉,对其作用也是深有体会的。所以,出版社图书馆有条件参与在版编目数据的编制。

从数据制定的工作量来讲,我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年出书9万多种。按美国曾经统计数字平均每本7.2小时算,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工作量!由于在版编目数据是印刷在书名页背面供国内、外图书馆及读者使用的,因此数据要相当规范、准确。由于它又是在出版过程中进行,所以对其又有时间限定。数量之大,质量之高,时间之短,必然对版本馆的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了压力。美国、澳大利亚正是迫于这些压力,在版编目几次中断。当前我国在版编目的实施虽然不会有太多的资金、人力设备,可我们在行政上靠新闻出版署的行业领导与监督,在工作上还应发挥出版社图书馆的潜力。使他们在出版社内,协助编辑填工作单的同时,做好本社在版图书的书目编制,从而使版本馆处于审核地位。这不仅分担了版本馆的一部分工作,使版本馆增加了外延,形成了一个工作缓冲地带,缓发、生成在版书目、新书目、国家书目、征订书目、专题等各种用途的书目。如同美国Lcmark一样走遍全国,走向世界,以充分实现在版编目的作用,从根本上使在版编目得以顺利发展(澳大利亚在版编目就是由出版商编制交国家图书馆审定,从而整个过程缩短到3天。美国10天,英国7天)。

三、让出版社尽快受益,促使在版编目形成良性循环

在版编目是一个影响世界的书目工程。出版社图书馆与版本馆的长期合作结果必然会在出版界形成一个以版本馆为中心的国家书目数据网络,以及一支编制、开发、利用这些数据的书目工作队伍。它必将对国内外买书、卖书、出书、用书的图书馆界、出版界及广大读者产生巨大影响。对于为各图书馆,各类型、各方面的读者,用户,生产和经营图书的出版社来讲,出什么书、出多少、出什么特点的书,首先应该研究目前市场有什么书,有多少,具有什么特色。当然出版社不可能翻阅到这所有的书,而只能通过从各角度反映图书特征的、及时、全面的书目信息来进行。然而过去由于国家书目滞后几年,编辑只能靠信息不完整、不及时的征订目录与直感来进行,因此,量多、质差、滞销、压库,平均印数过低等现象难以避免。如今在版编目的实施不仅促使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提前出版,而且及时全面地提供了正在出版的书目信息。例如澳大利亚提前五个月就能把在版编目数据提供给图书馆,这必然为出版社选题的调整与优化创造了条件。

图书的效益除了靠选题的实用外,还与图书出版信息的及时、广泛传递(即图书的宣传)、销售相关。过去我国图书市场出现的买书难,卖书难不能不说明书目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通。在版编目数据的及时宣传与报道,则使出版社新书信息超前、全面地与书店、图书馆及广大读者见面,这正是扩大宣传、开通渠道、增强效益的有力措施。这也是国外在版编目在图书馆界呼唤下启动,而后,出版商不断受益并投以更热情的原因。

在版编目的实施改变了我国的书目环境。为出版社科学出版创造了条件。然而,要充分利用条件,创造更大效益还要靠人的开发与利用,所以国外一些大的出版商一般都有一支强的书目工作研究队伍。出版社图书馆参与在版编目,无疑提高了自身的书目工作水平,增强了开发、利用书目数据的意识与能力,同时也是熟悉编辑、了解需求、参与编辑出版的一个良好开端。它必然冲击出版社图书馆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陈旧、被动的工作模式,使图书馆员提高信息意识、增强灵感,在日常书目文献工作中及时主动、有针对性地开发各种书目文献信息,从而使出版社图书馆不只限于满足编辑在文字加工中核对引文、数据的需求,而且为出版社研究图书市场、优化选题、宣传促销本社图书做出贡献。

有效的服务和参与定会吸引编辑、出版、销售人员形成一个信息开发、利用的整体,使出版社尽快、不断地感受到:科学出版离不开及时、可靠的书目信息,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在版编目工作中,使在版编目数据的编制开发、利用形成良性循环,保证在版编目健康发展。

标签:;  ;  ;  

出版社图书馆在图书编目中的桥梁作用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