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郝琳琳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 构建模型测算河北省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结果认为高中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高,其次为初中和大学专科。剔除接受各级教育劳动者的绝对人数影响之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度随教育程度提升呈现出上升趋势,大学本科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最高,其次是研究生和大学专科。因此,促进河北省经济增长,需要注意提升新增劳动力及现有劳动力的教育层次,构建畅通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实现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有效衔接,并关注继续教育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教育;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相对贡献;继续教育
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又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阶段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各不相同,测度不同教育级次的劳动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有助于挖掘河北省的经济增长潜力,提升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测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次,构建教育指数,利用指数增量法分解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再分析。
(3)对于列车的发展前景,我国要不断地提高列车的科技水平,做到列车与电子信息化一体,与自动化协调发展,正真的成为让乘客放心,让乘客享受舒服环境的新时代高速列车。
一、利用生产函数测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根据指标的可得性,我们选取2002年到2016年数据测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平均教育年限代表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物质资本存量依据王会强等人的测算[1],并对物质资本和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利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及地区生产总值指数进行平减。利用Eviews统计软件,对河北省2002—2016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模型进行估计,可得估计模型如下:
其中括号中为t-Statistic,回归系数在5%条件下回归结果显著。
该项技改的应用,不仅满足了近期原料变化对于去除电解液中杂质的迫切需求,而且有效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员工现场作业的频次,更重要地是避免了作业人员接触砷化氢气体,为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员工在对电解槽进行喷水作业时,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能够确保电解净化连续生产,对于电解液净化去除杂质、确保电解液成分稳定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由以上可知:物质资本产出弹性α=0.43,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β=0.57。利用几何平均法计算2002—2016年河北省真实国内生产总值、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的年均增长速度,并根据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计算河北省物质资本投入及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见表1。
表1 2002—2016年河北省各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然还受到接受各级教育的劳动者的绝对人数影响,以研究生教育为例,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绝对值较低,与研究生学历的劳动者在整体劳动力结构中所占比重低有很大关系,为了剔除各级教育人数不同带来的差异,我们引入相对教育贡献来分析在不同教育水平上,劳动者接受各层次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率。
二、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为测定不同教育阶段教育水平差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我们借鉴杨毅指数增量方法[2]。
DLG2、RBMS3和NAP5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 杨新瑞,罗晓光,朱文清,等 324
(一)构建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权重
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其影响因素取决于接受该级教育层次的从业人员人数、该级教育年限以及不同级次教育在相同时间中对劳动力质量的提升程度存在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分析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时考虑将不同教育级次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利用该权重分解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先构建各级教育指数,依据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计算从业人员人均接受各级教育的年限,在此基础上引入劳动力质量系数反映不同教育层次对劳动力质量的提升差异。其次确定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权重,计算2002—2016年各级教育指数的增量,以各级教育指数增量占综合教育指数增量的比重作为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权重。
1.教育指数的构建
当学生遇到词汇量不足的情况下,多会采用身体动作和手势来表达目标词汇,帮助自己达到交流的目的,让外教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外教课堂上,学生A想要表达自己想去纽约看自由女神像,但是不知道该如何用英语表达自由女神像,于是选择了用身体模仿自由女神像的姿势。通过这种策略,外教马上就理解了学生的意思,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比反映了河北省从业人员接受不同教育级次的人数分布情况,鉴于河北省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受教育程度的比例数据的可得性,因此本文采用2002—2016年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河北省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比,见表2。
表2 河北省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比 %
以受教育水平为小学教育程度为例,凡是小学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均接受过小学教育,因此2002年小学教育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计算方法为(27+49.7+13.1+4.5+1.6+0.1)×6/100=5.76年。
2002—2016年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80%,由于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是完全由教育来决定的,除了教育还有劳动者个人能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按照丹尼森等通行做法,将由教育程度的提升带来经济增长的按照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的6折算[3],即8.88%。2002—2016年因受教育比例提高而带来的指数增量提升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各级教育指数增量占综合指数增量的比例为权数分解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
通常受教育时间越长,对人力资本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采用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反映教育时间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程度,该指标通过接受该级教育的从业人员比例乘以该教育层次的学制年数获得。根据我国统计年鉴划分,受教育程度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其中各教育层次的学制年数分别为:6、3、3、3、4、3。
(1)以河北省从业人数构成比反映接受不同教育层次的从业人数
(2)教育时间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3)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就当前我国畜牧养殖现状来看,存在很多养殖场地址选择不当、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健全等问题。在选址的过程中没能予以实地考察,这样的后果就会直接导致养殖场的周边环境恶劣,养殖条件不高,容易滋生细菌,致使动物极易患病。
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河北省从业人员2002年、2016年人均受各类教育的年限如表3所示。
初中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计算方法为(49.7+13.1+4.5+1.6+0.1)×3/100=2.07年。
表3 河北省各级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 年
(3)以劳动力质量折算系数衡量相同教育时间教育成果的差异
教育时间相同的各类教育对劳动者劳动质量的养成作用却不同,通常情况下教育层次越高,劳动力质量系数也会提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相关调查数据,推断受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以上教育从业人员劳动力质量折算系数依次为 1、1.28、1.38、1.81、2.20、2.80[3]。计算方法采用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乘以该类教育从业人员劳动力质量折算系数。
综合考虑上述三因素的影响,构建从业人员受教育指数,从业人员综合教育指数为各类从业人员受教育指数的总和。由此各类教育指数及综合教育指数如表4。
表4 河北省2002年、2016年各级教育指数及综合教育指数
2.用指数增量法构建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权重
2.2.2 噪音 Kahn[18]等认为,噪声主要来自谈话、监护报警、呼吸机等,这3类噪声分别占噪声总量的26%、20%和8%。噪音超过60分贝就会导致患者烦躁不安、刺激患者的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疼痛感加剧,使患者感到抑郁、头痛、幻觉、入睡困难和昼夜睡眠节律倒转[19]。
2002年、2016年各级教育指数的增量计算如表5,其中指数增量为2016年该类教育指数减去2002年该类教育指数,小学教育的指数增量为5.934-5.76=0.174,以此类推。综合教育指数增量为各类教育指数增量的和,以各级教育指数增量占综合教育指数增量的比重作为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权重。
表5 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各类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由于土壤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多孔介质,流体在其内部渗透的过程也就显得相对复杂,在研究这一问题时通常使用有限体积法[1]。具体的方法是:取流体体积与网格单元体积的比并将其视作多孔度,把流体与固体混合的区域视作多孔介质区。
表6 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从计算结果来看,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各不相同,当前为河北省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较高的教育水平为初中教育到大学专科教育这几个教育层面,其中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为高中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2%,其次为初中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24%,大学专科和本科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9%和1.51%,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低仅为0.12%。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河北省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推动,其贡献率为72.36%,远高于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4.80%。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只有建立学科团队,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确定学科建设带头人,才能保证学科健康发展。《国标》提出,外语类专业应有一支合格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教研团队。(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在队伍建设中,师资力量的培训与提高是重点。
从各级教育的相对贡献率来看,小学与初中水平劳动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当,且贡献率较低,这与当前河北省劳动者整体就业水平不高有关,即使在2016年仍有63.3%的劳动者仅接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较低的教育水平限制了人才的向上流动,使得占总劳动力人口63.3%的劳动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4%,仅占到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总贡献的32.01%。从高中教育开始,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大学专科、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层次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率均在20%左右。对比初中以下及高中以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率我们可以看出,提升小学、初中教育层次的劳动者的继续教育水平,将有可能释放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受教育阶层向上跨越的过程,也是教育带来生产率提升的过程。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率稍低于本科,有部分原因是当前的研究生在就业上趋向于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管理岗位,由于未直接参与生产,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带动作用较弱,同时也与研究生占全部劳动力比例低有关。
三、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第一,文章通过生产函数测定了2002—2016年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模型估计结果显示物质资本在该时间段对经济增长起到了72.36%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则起到了14.80%的作用。
第二,通过指数增量法构建权重,从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角度进行分析,2002—2016年对河北省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为高中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2%,其次为初中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4%,大学专科和本科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9%和1.51%。
第三,考虑到接受各级教育人数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剔除接受各级教育的绝对人数影响之后,计算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率,结果显示较高层次的教育能够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中以上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增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是本科教育,其次是研究生教育和专科教育。
(二)政策建议
1.注重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河北省近年来,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较高,但是相对来说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同时新增人口增长趋缓,单纯靠新增劳动力拉动经济增长并不太现实,因此应当注重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塑造作用。模型测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88%,在当前劳动者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背景下,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其主要渠道有两个,一个是提升新增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另一个是推动现有劳动力的继续教育,两者均可实现劳动者受教育水平的跨级提升。
通过对过半数的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的劳动力进行继续教育与培训,将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水平的释放,如受教育水平从初中提升到高中阶段,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率将从4.45%提升至12.74%,约是原有贡献水平的三倍左右,提升到专科水平贡献率为19.54%约是原有水平的四倍,而提升至本科教育水平相对贡献率是原有贡献率的五倍。应当从政策立法角度,引导社会重视现有劳动力的继续教育,实现教育水平跨级的提升,从而提升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搭建继续教育平台并完善运行机制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初探…………………………………………………………………………………………李汝湘(1.53)
搭建继续教育平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在线学习、技能综合鉴定等方式,提供多渠道、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方式,提升现有劳动力的继续教育水平,便于更多有需要的劳动者获得学历教育或者接受提升技能水平的培训。从纵向上建立畅通的继续教育培养机制,实现不同教育等级之间的纵向衔接,实现教育层次的跨级提升;从横向上打通学历教育与技能水平认定间的横向联通关系,实现学历教育与技能水平认定间的灵活转变。完善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注重培训对劳动力的实质性提升,强化对学习过程和考核机制的约束,避免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提升继续教育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会强,姚爱科,郝琳琳.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2009(4):53-56.
[2]杨 毅,谭界忠.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计算研究与实证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8):17-18.
[3]杭永宝.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和成本收益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Educ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to Economic Growth in Hebei Province
Hao Linli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bei Software Institute,Baoding,Hebei 0710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odel to estimate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educ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at different levels in Hebei province.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workers with high school education contribute the most to economic growth,followed by workers with junior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education.Ex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absolute number of workers receiving educ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educ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shows an upward tren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level.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undergraduates to economic growth is the highest,followed by graduate students and college students.Therefor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growth of Hebei province,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mproving the education level of the of the new and existing labor force,building a smooth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ontinuing education,realizing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academic education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and attention should also be pai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human capital;economic growth;relative contribution;continuing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F0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2494(2019)02-0050-05
DOI: 10.13747/j.cnki.bdxyxb.2019.02.008
收稿日期: 2019-01-08
作者简介: 郝琳琳(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
(责任编辑 陈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