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白果乡卫生院;636365)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中医和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消化内科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手段分为对照组(63例患者)与实验组(63例患者),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入院之后分别给予西医方式治疗及中医和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病症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者病症治愈率(96.83%)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4.7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9.37%)、(23.81%),经统计学检验,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和法治疗方法具有显著临床效果,治疗中不会产生较多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化内科;中医和法;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184-01
消化内科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不易根治等多种特征,大多为慢性疾病类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1}。该疾病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有着直接联系,西医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因为具有较大毒副作用且患者耐受性差,并不能获取较好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中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入院之后分别给予西医方式治疗及中医和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病症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消化内科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手段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男女患者人数比例为60:66,年龄在23—73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0.12±2.51)岁,患病时间最短为4个月,最长为5年,平均病程为(2.01±0.48)年。所有患者均经内经检查及X线检查确诊为消化内科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疾病诱发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剂量分别为20mg、0.25g、1g,均采取口服方式,连续治疗两周。实验组:寒热交替及腹胀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药方组成为:人参、干姜、黄岑、大枣及甘草各6g,黄连3g,半夏12g。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给予痛泻药方加减治疗,药方组成为:炒白术、防风以及陈皮各15g,白芍30g。肝炎患者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药方组成为:陈皮、川芎、柴胡及香附各10g,甘草6g,白芍及枳壳各15g。慢性便秘患者给予实导滞丸加减治疗,药方组成为:黄连及大黄各6g,茯苓、生白术及黄岑各10g,泽泻12g,枳实及神曲各15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治疗后体征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体征及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体征及症状未发生任何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中的乏力、便秘及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均采用 SPSS19.0 进行分析,应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37%,治疗显效为28例(44.45%),有效为22例(34.92%),无效为13例(20.63%),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治疗显效为35例(55.56%),有效为26例(41.27%),无效为2例(3.17%)。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出现乏力人数4例(6.35%)、便秘人数为6例(9.52%)、食欲不振人数5例(7.94%),总发病率为23.81%,实验组患者治疗中出现乏力人数1例(1.59%)、便秘人数为1例(1.59%)、食欲不振人数1例(1.59%),总发病率为4.77%。经统计学检验,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和法甚至相互联系人体各项运行机制,应用调和气血及胃肠等多种方式,从而促进患者抵抗疾病能力及素质的提升,完善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确保患者能够在遇到疾病时与治疗过程更好适应,从而促进身体健康得到迅速恢复[3]。张仲景在《伤寒论》及程国彭在《医学心语》中均对中医和法给予了研究。按照患者疾病来源,中医和法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同[4]。针对多种肝炎及肠胃性疾病等可以应用多种调和配方,防止出现横逆犯胃、肝失疏泄、胃失和降等症[5]。中医和法就是调整患者的环境及心理等多种因素,引导并调整人体机制与气血,促进患者良好身体机制的形成,对人体中各种矛盾进行统一治疗[6]。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病症治愈率(96.83%)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4.7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9.37%)、(23.81%)。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和法治疗方法具有显著临床效果,治疗中不会产生较多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了积极现实性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蔚,刘彬彬,姚嘉明,张洁,王小奇.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黏膜Cyclin D1、CDK4、PCNA、p16的表达[J].北京中医药,2018,37(07):622-624.
[2]徐霞.利用中医护理模式改善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护理相关)的价值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0):257.
[3]庞永光,迟建禄,潘茹会.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Z1):25-26.
[4]徐冬.中医“和法”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实践与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6):236.
[5]孙献勋.中医“和法”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中的临床实践与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5):154-155.
[6]朱旭东,洪艳萍,朱凤梅.中医“和法”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中的临床实践与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02):30+32.
论文作者:张元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内科论文; 中医论文; 和法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