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400)
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实施静脉溶栓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的静脉溶栓护理,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患者脑部、椎动脉和颈动脉这些供血动脉堵塞或狭窄,脑供血不足引发的脑组织坏死的统称。缺血性脑卒中在脑卒中约占60%-80%,脑栓塞和脑血栓的形成是最常见的类型,患者会有一次肢体麻木或无力、口角歪斜或面部麻木、意识障碍、眩晕呕吐等主要临床症状。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救治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影响,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实施静脉溶栓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观察,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180例患者中接受静脉溶栓护理的90例为观察组,该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60例;年龄范围为56—66岁,平均年龄(60.3±1.3)岁;接受常规护理的的90例为对照组,该组患者男45例,女性45例;年龄范围为55—67岁,平均年龄(60.7±1.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可以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作下一步研究。另外,本次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皆为主动参与。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静脉溶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溶栓前护理
建立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联合神经内外科、急诊科、麻醉科、介入室等,围绕患者为中心实施一体化全程救护。护理人员接到医生通知后,立刻将输液泵、床位、抢救药品和监护仪器准备好,静脉通路的建立待患者进入病房后立即进行,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和记录[1]。
1.2.2溶栓护理
遵照医嘱对患者严格给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做好血压变化记录,急性期脑梗死血压波动十分显著,脑梗死面积会因为降低的动脉压而增加,因此对血压变化的观察极其重要。在溶栓治疗中,开始的2h内测量每15min测量一次,之后转为每30min测量一次,维持6h,待血压稳定后每1h测量,直至溶栓后24h。此外对患者肢体功能和意识变化密切观察并认真记录,一旦发生变化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2]。
1.2.3动脉取栓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的时间窗比较窄,一般在发病后6h内进行。整个静脉溶栓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要密切观察,溶栓30min后,如果患者的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没有改变要考虑动脉取栓。动脉取栓可以使血管再通的可能性增加,但是取栓过程中和取栓后患者出现颅内出血、再梗死、再灌注损伤、其他部位出血的风险增加,因此护理人员要对取栓的风险早掌握。取栓前根据医嘱进行备皮、导尿、术前准备、建立静脉通路等,医护人员将患者送往介入室,将患者生命体征情况交接清楚并做好交接登记。取栓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尤其是血压变化每5min测量一次,将血压控制在120-140/60-80mmHg为宜[3]。
1.2.4术后护理
术后将患者送入神经内科监护室,进行心电监护,对患者瞳孔、意识、肢体活动等情况严密观察,避免患者血压持续或突然升高导致脑再灌注损伤。术后用药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对抗凝治疗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必须按时按量每日正确服用,一旦发现漏服要立即将原剂量补充服用。用药期间对患者的切口严密观察防止出血,另外还要对患者全身皮肤是否有出血点、口腔黏膜中是否有瘀斑等情况进行观察,对凝血功能定期复查。术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常规雾化吸入对气道进行湿化,将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及时清除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对患者加强扣背翻身,必要时进行吸痰,抬高床头30-45°,给患者口腔护理以免出现肺部感染[4]。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文章数据用SPSS22.0软件处理,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经过静脉溶栓护理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传统观念认为护理只限于对住院患者实施,患者出院后护理服务就当终止,虽然大部分患者的健康问题在住院期间已经解决,但是回家后,多数患者仍然会出现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健康照顾方面的需求仍然是出院患者所必须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的静脉溶栓康复护理属于延续性护理,也是住院护理的延伸,为了使患者在相同或不同的场所接受水平不同的连续性和协作性照顾护理,要专门的进行一系列的行动设计,通常包括医院和家庭的联系,即从医院为患者制定出院计划、转诊、患者出院回家后持续性进行随访和相应的健康指导。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术后的患者采用的护理模式主要实施形式有:随访干预、远程护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护理门诊。这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感觉运动的恢复极其有利,并且可以将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脑卒中的康复开始时间为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48h,脑梗死后72h内开始康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护理人员要帮助和鼓励患者进行语言、物理、音乐、早期活动等治疗,在对患者进行的早期康复中早期活动是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患者离床活动,包括下床、站立、行走和坐立等内容[5]。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经过静脉溶栓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5%,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护理,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脑损伤、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满意度高,因此值得在临床应用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宾.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围溶栓期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2):47-48.
[2]陈霞,范冬冬,储友群,张连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现况及院前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21):1-4.
[3]丁再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用药期间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9):343.
[4]张玉青. 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6.
[5]姚麟,连晓鹏,秦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标准化诊疗流程实施效果分析[J].新医学,2015,46(10):702-705.
[6]孙永兴,刘玉祥,张凝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28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15):2120-2121.
论文作者:肖艳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4
标签:患者论文; 缺血性论文; 静脉论文; 脑卒中论文; 溶栓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压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