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 江西宁都 342800
摘要:目的:分析在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当中,给予其早期康复干预对其康复时间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内收治的42例脊髓损伤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其康复干预时机不同将其均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康复干预,但是早期组患者在损伤后2周内接受康复治疗,晚期组患者则在损伤后1个月才开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康复住院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早期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晚期组,且康复住院时间较短,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也较少,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当中,让其接受早期康复干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时间;早期;干预;影响;不良反应
在临床各类型疾病当中,脊髓损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致残疾病,也被称为SCI[1]。脊髓损伤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当中脊柱受损患者最为常见也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情况,患者出现脊髓损伤症状,其已经损伤的阶段以及下肢等均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功能障碍,这对于患者的个人健康、正常生活等都十分不利,还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我院在此类患者当中选择科学的康复干预方案,但是患者的治疗起始时间存在差异,临床反馈效果也不同,现根据研究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12月期间被送至我院诊治的损伤患者中选择42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具体研究,所有患者接受CT或者MRI扫描得以确诊,且符合神经功能分类国际标准第六版的相关内容。我院在本次研究中,将以下患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严重骨关节病患者、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枢神经受损患者、入组前接受过康复治疗患者、癌症患者、无家属监护患者。我院按照其开始治疗时间不同将患者均分成早期组与晚期组,每组各21例对象。早期组患者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为12—57岁;晚期组男性为13例,女性为8例,年龄则为11—58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后无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类型的康复干预,早期组患者在两周之内接受康复干预,晚期组患者则在一个月后开始治疗,康复干预方式主要如下所示:
1.2.1体位护理
医护人员应当保持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位,重点观察患者的足部功能位,保证患者踝关节背屈90°,以免患者出现足下垂情况或者跟腱出现萎缩等。医护人员在搬运患者的过程当中,需要保持患者身体纵轴的一致性,不要出现拖拉、扭曲与旋转情况。
1.2.2关节训练
医护人员在患者各方面体征恢复稳定性之后,开展其关节功能的相关训练。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的瘫痪肢体进行捏、按、揉等各种处理,并且进行相应的关节活动,按照先大关节再小关节的原则进行操作。患者上肢干预的顺序为关节—肘部—手腕—手部,再帮助患者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外旋以及手指握拳等,对于患者的下肢康复干预,医护人员应当按照关节—膝关节—踝部—足趾的顺序进行训练。
1.2.3呼吸训练
患者再出现脊髓损伤症状之后,呼吸中枢以及相关功能也会受到刺激,进而抑制患者的正常呼吸,患者也会因为长期卧床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医护人员可以选择吹气球法、缩唇呼吸法等帮助患者进行呼气与吸气方面的训练,不断锻炼患者的肺部功能,还要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存在的分泌物,必要时让患者接受雾化治疗。
1.2.4膀胱训练
医护人员在患者停止静脉补液之后,可以对其开展膀胱训练,包括间歇导尿与自助排尿训练。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相应的导尿目的与方法等,取得患者的信任,并且让患者每日自觉饮水量控制在2000ml。医护人员为患者导尿的时候,需要做好无菌操作,并且选择石蜡油对导管进行润滑,如果患者残余尿量不足100ml且不存在尿路感染情况,医护人员可选择间歇导尿方式[3]。
1.3临床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接受康复干预后的功能恢复情况,选择FIM量表进行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躯体运动功能,患者FIM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其康复情况越好。此外,针对两组患者的康复住院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器情况进行对比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我院在此次研究数据分析中选择SPSS19.0软件包进行数据验算,若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比较后结果为P<0.05,则提示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康复情况
2.2 患者不良反应
晚期组患者中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早期组患者中仅有1例不良反应情况,数据对比后X2为4.29,P=0.04<0.05,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3 讨论
脊髓损伤是临床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类重症疾病,患者脊髓损伤后可能出现严重的肢体残疾等,目前临床当中认为脊髓损伤患者需要在损伤后期或者康复期接受康复干预,这也是患者临床治疗的一种延续[4]。因此,为患者选择科学的干预方案、干预时机等十分重要。
对于这类患者的临床康复干预而言,其时机的选择十分关键。在本次研究当中,我院在患者康复干预中选择早期与晚期两个不同的干预时机。根据相关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出,在患者脊髓损伤的早期对其实施康复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局部的血液循环,血流量也会有所增加,这样可以避免患者的四肢及相应关节出现明显的僵硬症状,以免患者肌肉出现萎缩等。患者接受早期康复干预,也能避免其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反应等,患者还可以更为积极、主动地配合临床干预,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干预效果存在重要意义。
在此次研究的开展当中,两组患者分别在早期与晚期接受康复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后可以看出,早期组患者的FIM得分明显高于晚期组患者,康复住院的时间也会较短,出现并发症反应的例数也会较少,双方患者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这些都体现了早期干预在此类患者康复当中的应用优势。
结语:
针对临床中出现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干预来讲,让其接受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相关功能,并且缩短其康复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早期康复干预可作为这类患者的首选干预方式在临床中大范围应用。
参考文献:
[1]勾丽洁,许世奇,刘旭东,李兰兰,薛莲,王淑娟.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02):313-315.
[2]于洪利.早期康复干预对脊髓损伤后康复时间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5):96.
[3]李金凤.早期康复干预对脊髓损伤后康复时间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0):278-279.
[4]张军卫,孙天胜,海涌,陈学明,赵庆祥,鲁世保,张志成,王方永,刘亚东,李想,洪毅.早期康复干预对脊髓损伤后康复时间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02):115-121.
论文作者:魏凤,黄林生,廖怡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患者论文; 脊髓论文; 损伤论文; 情况论文; 晚期论文; 时间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