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传统生产方式为精益生产方式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方式论文,精益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企业生产方式变革的规律性
企业生产方式,即企业资源配置方式,通常可以分为单件生产方式、大量生产方式与二者之间的成批生产方式。20世纪初,美国福特与通用汽车公司发展了大量生产方式,开创了世界制造业的新纪元,将使用单件生产方式的欧洲企业远远抛在了后面,并很快控制了世界经济,完成了一次重大的生产方式变革,影响深远。大量生产方式其优越性是明显的,主要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不断降低成本,消费者可获得较廉价的产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不再是简单重复的生产机器了,它要面向用户,适应市场,并依据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变化进行不断地优化产品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产品品种、质量、价格与服务的需求。这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大量生产方式的自身缺陷也明显地暴露出来了,主要表现为大量生产方式缺乏灵活性,阻碍技术更新,满足不了市场多元化的需要,从而丧失了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大量生产方式必须改革。
20世纪6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了“精益生产方式”(lean produetion)。它综合了单件生产方式与大量生产方式的最佳特征,既避免了前者的高成本、低效率,又避免了后者不能适应多样化需求的缺陷。明显地改进品质、提供范围更广的产品。精益生产方式的出现是企业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为社会生产带来巨大效率,当日本其他汽车公司与其他工业引用了这一卓越的生产方式后,日本很快达到了今天经济领先的地位。
精益生产方式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与制造技术问题,它是从产品开发设计开始,通过制造全过程、协作系统、一直延伸到用户的一个完整的、广义的生产体系。它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而且在生产组织与生产管理等方面,反映了现代大工业的发展规律。
一汽从70年代末开始学习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但是由于计划经济的束缚,没有取得显著效果。到了90年代,变速箱厂引进日野公司产品的同时,也引进了其先进的管理方式,其成效显著。在没有增加人员的前提下,产品质量达到日野变速箱水平,产量翻一番,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成本仅相当于国内同类产品的一半。目前,在一汽已广泛的在推行精益生产方式。
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速实现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结合国情,从我国工业发展现状出发,借鉴一汽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在我国工业企业中推广应用是十分必要和迫在眉睫的。
二、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精益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的主要区别:
一是表现在产品的开发设计上。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形成一种刚性设计体系,是把顾客放在生产程序的终点来进行考虑,并且在新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象一条流水线一样,是严格地一步连着一步地向下推进,其中每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整个过程绝对地延长,使之设计之初为先进的产品,在生产出来之后,变成落后一步的产品。精益生产方式下,是一种柔性设计体系,它是将消费者置于生产程序的起点。对需求作出设计上的反映变化能力强,通过现代化的电子设备、电脑和设计人员通力合作,可设计出符合每个顾客需要的产品。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在产品开发领导方式上,采用的是“主查”方式,或叫大项目负责人。他对产品开发设计所需的全部资源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有着绝对的支配权。在这个职位上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强有力的指挥与协调。精益生产方式下产品一切的生产准备与产品设计是同步进行的。设计人员与工艺、工装等生产准备者之间强化信息交流,进行准确预测和柔性加工机床巧妙进行安排,使产品设计时间与生产准备时间相互叠加,使设计时间大大缩短。
二是表现在生产管理上。精益生产方式变大量流水生产线为柔性生产线。实行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生产出任何批量和任何型号的产品,传统生产方式是推动式生产方式,采取单一品种大批量送货制,用过量的在制品来保证均衡生产。而精益生产方式采取拉动式生产方式,生产线工序间实行“一个流”,每台机床、每道工序只有一个加工件在制造和流动,大大压缩了在制品的数量,减少了流动资金占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生产采用“看板管理”进行控制。以看板为指令,将生产过程中传统的送货制改为取货制。由后工序用看板向紧前工序逆工序顺序传递信息,转取零件,而紧前工序只生产、补充紧后工序领走的同样数量的零件,决不超量生产。在传统生产方式下,车间的生产活动是围绕科室转,科室服务是处于被动状态。而精益生产方式是坚持以现场为中心,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要把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作为第一位的工作,主动到现场采取现实的措施。坚持以生产工人为主体,要把生产工人四处找人解决问题,变为后方各辅助、服务部门主动为生产工人提供优质服务。坚持以车间主任为首,把对现场组织、协调、指挥的任务交给车间主任。建立高效运转的生产组织体系,迅速有效地解决现场的问题。
三是表现在质量控制方面。传统生产方式是以检查员专检为主的质量控制,只注重主体工序的管理。而精益生产方式实行全面、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紧持生产工人自检为主,以予防为主的方针,并且把主体工序拓展到环节工序和辅助工序进行管理。
四是表现在产品销售方面,传统生产方式下的销售体系是一种推销体系,以推销人员推销产品为主,销售人员多数是职业经销人员,而不是产品方面的内行。而精益生产方式的销售体系是一种柔性销售体系,视销售为生产过程的起点,将买主看成是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把用户吸收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从而使开发接近市场、接近用户。销售人员经过全面培训,是多技能的,即能从事推销与服务,又能进行产品信息的收集、加工,形成完善的市场信息反馈系统和行销测试系统。经销渠道畅通,将产品分成小批量,快速分销出去,大量减少成品库存。
五是表现在协作配套方面。现代企业都存在复杂的协作配套关系,因此,主机厂与协作厂之间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合作方式与协作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精益生产方式是在产品开发的最初阶段,使根据以往的合作关系选定了配套协作厂。不是将零件而是将整个部件委托给他们(称为第一层次协作厂)设计与生产。由这些协作厂向主机厂提供整个部件的产品。第一层次协作厂下面又有一组第二层次的协作厂从事专项制造的独立公司,和与之协作的企业(第三、第四层协作厂)一起构成金字塔形的协作体系。这一协作体系是建立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信息交流通畅、灵敏、运转灵活、协调。因此,这一体系不仅可以减少配套协作厂家的数目,而且可保证产品质量。
三、积极推行精益生产方式
我国在企业改革上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实现企业法人化、技术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市场化、保险社会化。说明在理顺企业产权关系的基础上,按国际标准要求,实现企业科学化、市场化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为此,在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势在必行。
一是要抓住精益生产方式的实质,充分认识到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主张以人为本的思想,与传统管理思想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必须加强全面人员培训,更新观念,把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放在首位,增强职工对新管理模式的承受能力与参与意识。
二是要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建设,强化现场管理,创造条件实施标准化管理,即把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最佳组合起来,按精益生产要求,制定出作业标准,既作为生产者的行为规范,又作为管理者指导工作的依据。
三是要坚持技术进步,不断提高工艺稳定性和设备可靠性,为实现精益生产方式提供必要的条件。
四是要加强企业配套改革,强化企业的动力、激励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为实施精益生产方式提供体制保证和动力源。
注释:
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