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谢武斌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谢武斌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芮城县供电公司 山西芮城 044600)

摘要: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正在进行精简机构的改革,变电站也在向无人、少人和以点带面的方向发展,使用一套完善的变电综合管理系统非常重要。然而,供电系统传统的变电系统的管理模式不足之处日趋明显:工作流程单一化、流程规范不合理、数据检索不完善、权限管理混乱,使得管理人员力不从心。

关键词: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变电运行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电力工业已经形成为较为完整的体系,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始终坚持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宗旨,保证我国工业供电和居民生活用电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在信息基础方面较差,所以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用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影响了供电质量。因此,对变电运行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研究,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变电运行部分的组成

1.1 实用性

系统设计的出发点是实用性,摒弃了以报表组织系统的传统管理系统开发模式,从日常工作的处理着手,采用主体业务组织系统,力求做到以管理系统帮助用户处理日常工作。

1.2 流程管理

工作票管理、缺陷管理等流程式作业方式采用流程式管理,而不采用以前手工方式中的重复建档和电话联系,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在于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档案的不一致性,同时还可以对工作的进展情况、工作受阻原因、工作协调情况进行统一管理。

1.3 数据共享

系统构筑在电力公用数据平台上,数据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思想,更多地从结构上考虑系统间数据的共享问题。

2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变电运行部分的功能

2.1 运行工作记录

2.1.1 日常运行工作记录

日常运行工作记录包括了电气操作指令记录、设备定期试验记录、消谐器动作情况检查记录、避雷器动作情况检查记录、无功补偿装置投切记录、变压器档位调整记录、旁路断路器代路电量记录、断路器跳闸记录及其他记录。

当运行值班人员开展了相应的运行维护工作,直接进入对应的运行工作记录模块进行填写,如果开展的相应工作无对应的模块项,便进入“其他”模块栏进行记录。对应的记录填写如下:

设备定期轮换试验检查工作在“设备定期试验记录”填写。

消谐器动作后在“消谐器动作情况检查记录”填写。

雷雨或发生过电压后经检查避雷器动作情况后,填写“避雷器动作情况检查记录”,如果没有动作的就在“其他记录”栏里选择“避雷器动作”记录:x时x分:xx对站内避雷器进行检查,未动作。

如果有动作的就在“增加日志”栏里选择“避雷器动作情况记录检查”进行填写,若填写时选择的避雷器名称提示该设备未初始化,返回到“避雷器初始化”界面进行设备初始化后,再进行动作后的避雷器动作次数进行记录。

电容器投切后进入“无功补偿装置投切记录”填写。

变压器档位调整后进入“变压器档位调整记录”填写。

用旁路断路器代路前后进入“旁路断路器代路电量记录”填写旁路断路器代路电量。

发生事故后断路器跳闸,进入“断路器跳闸记录”填写。

使用PDA开展设备巡视,首先对设备巡视项目与巡视内容进行配置,需要进行设备巡视时将巡视项目导入PDA设备,巡视时发现的问题直接录入PDA设备,巡视完毕后进行回传,缺陷将自动进行记录,也将自动生成设备巡视的运行工作记录。

一次设备检修、试验、消缺后进入“二次设备检修试验记录”进行填写。

二次设备检修、试验、消缺后进入“二次设备检修试验记录”进行填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 综合月报表

综合月报表实现了统计周期内的安全运行天数、当月操作次数、累计操作次数、统计周期内检修试验情况、缺陷遗留情况及消缺率、一次设备异常运行、无功补偿装置投切次数、变压器档位调整次数的自动统计功能,无需值班员逐一统计。

2.1.3 两票月检查表

两票月检查表现了当月工作票执行份数的自动统计功能。

2.1.4 运行分析记录

运行分析活动开展后将原因分析与结论记录在“运行分析记录”,不仅便于上级相关人员的查询,也利于运行值班人员对控制措施的落实。

2.2 工作票管理

2.2.1 填写与签发

在任何一台接入局域网的计算机上进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工作票模块进行填写,填写完成后推进流程进入签发环节,工作票签发人便能直接进行审核签发,如有疑问直接退回重新填写后再推进流程,确认无误后直接签发,推进流程进入接收环节。

2.2.2 接收与许可

工作票进入接收环节时,不仅当班值班负责人能在系统上进行审查接收,变电站站长、副站长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等即使不在变电站,也能通过任何一台接入局域网的计算机在系统上进行过程审查与指导,在接收后推进流程进入许可环节,工作许可人结合《变电站一次间隔示意图》、《变电站保护屏位布置图》进行许可栏的填写,当值班负责人与即使不在变电站值班的变电站站长、副站长、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等也能通过《变电站一次间隔示意图》、《变电站保护屏位布置图》进行许可前的过程审查与许可手续办理的指导,使得工作票合格率大大提高,值班员的工作票办理能力也大大提高。

2.2.3 记录的填写与工作票的查询

工作票流程在系统上的推进,在运行工作记录模块上自动生成记录,运行人员不必再另外填写记录,减轻了运行值班人员工作负担;如果以后工作需要查找该工作票,直接进入工作票模块,输入相应的查找条件便能查找到工作篇,不必再到大堆的纸质工作票查找,提高了工作票的查找效益,还能避免由于保存不当的丢失。

2.3 资产管理

当需要查询以上设备信息时,不用在大堆的纸质设备台账一一翻阅,只要在任何一台接入局域网的计算机上进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页面,进入资产模块通过过滤器输入对应的查找条件(如变电站名称、设备名称编号、资产类别等任一条件)便能查找到对应的设备信息,通过设备资产栏能查找到设备的铭牌参数,通过技术规范栏能查找到设备的技术参数,通过资产档案栏能查找到设备的缺陷情况、定期切换试验检查情况、预试定检情况、检修情况等。

2.4 缺陷管理

2.4.1 缺陷的填报与处理

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的缺陷由运行值班员录入系统后,直接推进流程,对应的检修车间负责人便能查阅,并能进行风险分析与提出对应的控制措施、安排相应的班组进行处理,班组负责人对缺陷进行分析后便能安排合适的工作人员进行消缺。

2.4.2 缺陷的风险控制

变电站负责人能通过缺陷模块及时掌握设备存在的缺陷,利用“风险控制措施”了解危险点的控制措施有效性,及时指导值班员对危险点进行控制。

2.4.3 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设备缺陷录入系统后,利用设备资产档案便能查找到该设备的所有缺陷,该缺陷模块记录了设备存在的问题、处理情况与遗留问题、以及消除后的结论,不仅便于缺陷的统计分析,还能为设备的大修技改提供依据。

2.5 安全管理

变电运行专业在安全管理模块记录了安全活动记录、任务观察记录、备品备件台账、安全工器具台账;便于管理人员掌握安全活动的开展情况,任务观察的结果及采取的措施、备件备品与安全工器具的配置情况。

3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系统运行质量和速度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因此,变电运行管理也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并且从系统运行的角度出发,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保证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系统内部组织结构,为系统持续、稳定的运行提供基础和保障,以此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进.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机电信息,2011(03).

[2]王小华.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其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10).

[3]杨斌.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

论文作者:谢武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谢武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