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物质上的财富,同时在生态环境上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而绿化林业的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因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化林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我们便首先就绿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分析,然后探讨一下实现绿化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绿化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森林在陆地生态中占据着主体的地位,不仅和全球的生态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对林业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把林业的建设放在基础的地位,努力推进林业的发展。因此,在现阶段必须加快可持续发展绿化林业的建设,以更好的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推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同步和谐发展。
一、绿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在不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破坏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源的获取来对当代人发展的需要进行满足,同时不会威胁到后代人发展的需要,即为可持续发展。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得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海洋、森林、大气、土地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而整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可细分为每一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绿化林业来说,其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效益,即有利于人口素质的增强、社会稳定度的提高、社会文化水平的增强等;二是再生能力,即环境的承载能力、生态的恢复能力等;三是经济效益,即资源的利用率等。
1.1我国林业资源的基本情况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气候多样,山地众多,所以,从总量上来看林业资源比较丰富。我国的林业发展提倡生态建设,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林业的生态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使林业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发展。在最近的几年里,我国森林面积不断增加,全国范围内的摸底显示,我国森林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1597万hm2,森林覆盖率增长了1.66%,森林储蓄量每年增加1.78亿m3。同时树木的质量也在改善,种类结构日趋合理,林业的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日趋多元化,较多地区的生态有明显的改善。
1.2林业资源管理的现状
我国林业资源分布不均,各大的管理情况也有很大差异。但是基本上都非常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坚持了科学性、实用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管理原则。各地区的管理目标和侧重点的区别是:西北干旱地区把治理农业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作为森林资源的管理目标;华北、中原地区以平原为主,林业资源的管理围绕保护耕地展开,维持现有林地面积,把道路、河流两旁的绿化带和城镇、村庄周围的绿化作为重点;南方丘陵地区,重点做好荒山绿化、退耕还林工作,在保护好现有林地的前提下提高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
二、实现绿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林业生产具有生长周期长、收益周期长、经济效益低的特点,要想让绿色林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这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的保障措施,支持林业的长远发展。在所有权制度上,要保证森林、树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来参与森林种植、再造和保护。政府要在宏观上进行调控,政策上给予支持,经济上予以援助,保障林业投资的合理收益。政府可以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对租赁、承包和参股林地的投资者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对林业提高长期的低息贷款,放宽对个人造林育林所需贷款的审批条件;确保林地使用权50~70年不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数字林业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再生能力,要在经济和环境上实现双赢,必须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提高林业建设中的科技含量,摒弃以资源和环境为带动的发展模式,推行科技兴林。首先要加强林业资源发展的基础性研究。大力推行先进技术,做好森林生态环境的监测,推广优良树种,保护稀有树种,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改进木材加工技术,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加市场竞争力。其次,完善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发展数字林业。加强对林业发展的实践研究,加快科研成果向应用实践转化的步伐,从而建立起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来促进林业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让“数字林业”成为信息科技推动林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2.3推行林业发展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发展模式
林业的发展可以同时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种效益,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等方面,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森林的生态价值要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而且生态价值会带来经济价值的增长。林业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会忽视环境的保护,最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良好的生态效益能够改善环境,最终带来的是经济稳定、长期的增长。而如果只追求生态效益,放弃发展经济,则会使环境保护失去物质保证,最终难以维持生态的良性循环。
要想实现林业发展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上的双赢,需要从几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一是要不断扩大造林规模。有了规模才会带来经济收益,有了规模才能改善地区环境。成片造林可以改善景观效果,提升地区的生态效益,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有了规模以后,可以带动苗圃基地、木材加工业、丰产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林木品种多样化。品种多样化可以提高林木的材质和整体林业的经济价值,实现以林养林的良性循环。在保证生态林规模的前提下,增加稀有树种的种植面积,走林果结合、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的道路,实现森林生态的和谐发展。三是农林结合。为了缓解林业发展和农业耕地减少之间的矛盾,可以鼓励林区农民走农业、林业相结合的道路。采用国内外的先进种植技术,推广科学的管理方式,以林为主,实行林草兼作、林药兼作、林灌混植等种植模式,让农民从林地资源中获得更高的收益,既有利于树木的保护和生长,又能为农民增长增收。
三、绿化林业持续发展的实际意义
在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得到保护的基础上,通过获取自然资源来满足现代人发展的需求,同时不会影响到后辈人发展需要的过程被称之为持续发展。想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协调好环境、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包括森林、大气、海洋、土地等。相对于整体的生态环境持续发展来说可以将其分为每项资源的持续发展。比如绿化林业,它的持续发展含义具体有包括:社会效益、再生能力以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社会效益,有助于社会稳定度的提高、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人口素质的增强等;再生能力,指的是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生态的恢复能力等;经济效益也可以说是对资源的利用率等。
四、结束语
总之,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现阶段,在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发展绿化林业是改善生态环境进而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完善绿化林业发展机制,优化绿化林业发展模式,实现绿化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卫金.刍议林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9).
[2]李可冰.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国土绿化,2015(12).
[3]向艳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构想[J].四川林勘设计,2015(10).
论文作者:范文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林业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资源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效益论文; 森林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