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的大环境下,石油工程的数量快速增多,是各行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因此,注重石油工程技术的专业化、科学化,不断提高石油工程技术的竞争力,能够更好的提高油田服务水平,从而满足各行业的石油耗量需求。本文对石油工程技术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进行阐述,对石油工程技术竞争力综合评价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石油工程技术;竞争力;综合评价
油田服务业是指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提供服务的行业,包括地球物理勘探、钻完井、测井、增产等技术服务以及相关的研发和制造业。油田服务业是石油公司的主要合作伙伴,也是整个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大型油田服务公司通过实施科技领先战略,利用高技术产品的市场渗透与推广,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服务产品,长期占据领先地位,形成稳定的市场份额。
一、石油工程技术竞争力
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是竞争资源以及将资源转化为竞争要素的能力的综合体现。石油工程技术本质上是一定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在时空上按一定的规则动态组合,构成了石油工程技术发展的基础和生存能力。因此,石油工程技术竞争力可以认为是指油田服务公司拥有的技术资源以及将资源转化为技术创新成果,并能带来超过竞争对手获利水平的能力。技术资源是构成石油工程技术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是竞争力的基础和竞争潜力。技术竞争力的核心是将拥有的技术资源转变为创新性生产要素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竞争过程中得以体现。石油工程技术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复制的,它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加丰厚的收益。
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1、资源要素。资源是构建业务单元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是构成石油工程技术竞争力的基础。不仅如此,它还决定着适合石油工程技术利用的市场基础,对石油工程技术的活动范围有着重要影响。石油工程技术资源潜力的大小取决于石油工程技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石油工程技术资源包括人、财、物等,既有有形资源,也有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生产和科研装备等固定资产;无形资源包括外部的投资和政策环境等。人力资源兼具有形与无形的双重性质,是石油工程技术最宝贵的财富和基础资源。有形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影响着无形资源的创造与积累,无形资源通过参与和影响投入产出活动而影响有形资源的积累。
2、能力要素。能力是指油田服务公司通过员工的智力劳动将现有石油工程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并发挥其生产与竞争作用的能动作用力,它是各种有形资源、人力资源、组织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竞争力的源泉,主要体现在发挥资源生产力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具有特殊能力的个人或团队对石油工程技术发展影响巨大。在石油工程技术竞争中,组织能力越强,决策科学化程度和组织建设、运行效率就越高,竞争力越强,竞争优势越明显。在创新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有把成果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和进行产业化生产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新技术诞生后把技术及其技术载体推向市场并提高占有率的市场开拓能力。
三、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石油工程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要能够较全面地反映要素流动、企业行为、E&P 需求、机制条件等,选定的技术竞争力指标应当简单明了、具有概括性及代表性,定性、定量相结合并兼容现有的统计资料及财务报表等信息,只有如此才可能得到充分、客观的评价结果。
1、资源要素指标。资源要素代表着现状,其指标应主要围绕资产规模、研发人员、研发投入强度及实验室等投入要素来设计。
2、能力要素指标。能力要素可进一步细分为研发能力、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竞争管理能力和技术盈利能力。技术研发能力指企业在掌握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把握市场需求,找到问题,确定选题,并组织人力物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资源投入积累的结果。该要素设置有专利数量、技术转让收入、技术先进程度及技术链完善程度等指标。成果转化能力,应强调“规模产业化”概念,突出成果的规模应用,设计研发成果转化率及新产品收入贡献率两项指标。竞争管理能力,这一能力的大小、高低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方面,包括研发战略或专利战略、科研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等指标。技术盈利能力是公司技术竞争力强弱的最终体现和综合反映,从既能体现评价效果又方便数据收集考虑,设置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海外市场收入评价指标体系。
四、竞争力评价
利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收集评价目标公司的相关定量数据,依据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定量评价;组建专家组,采用专家评分的方法确定定性评价指标。对于不同公司的对标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就石油工程技术竞争力的各构成要素等进行单项或综合对比;二是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总体定量分析对比。国际知名的油田服务公司大多是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可以从它们公布的年报或正规途径披露的信息获得;油田服务企业多是油公司,需要依据评价范围收集数据。某油公司的石油工程系统为例,进行石油工程技术竞争力总体定量评价,并与国际知名的油田服务公司进行对比。因篇幅所限,评价用到的单项指标数据不在此一一罗列。
1、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指标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结合有关专家的建议,实际采用的评价指标,分别为Z11—Z13、Y11—Y14、G11—G12以及L11—L13。
2、运用层次分析法判断。采用专家调查法,构建二级指标权重判断矩阵,求解二级指标权重。利用相同的方法构建三级指标权重判断矩阵、求解并计算各三级指标权重,结果见表。
3、建立评价结论域,构建隶属矩阵。对某一指标给出优秀、良好、中等和较差评判,分别对应的分值为91-100、81-90、71-80 及70 以下。为充分体现公正、公平和全面的原则,调查了20位不同层次的石油工程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专家,构建评价结论域和隶属矩阵。
4、进行模糊判断。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以及专家调查构建的评价结论域和隶属判断矩阵,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评价结果。
(1)进行二级模糊评价,得出优化的模糊判断矩阵。
W1=(0.045406,0.019459,0.058379)
(2)求解模糊评价结果。优秀、良好、中等和较差评判标准取中间值,即V=(95,85,75,65)。C=A×VT=(0.06512,0.025602,0.128325,0.125637)×(95,85,75,65)T=71.37即,某油公司石油工程系统的技术竞争力综合水平为71.37。采用相同的准则和专家组,评判石油工程技术竞争力综合水平分别为96.41 和80.47。某油公司石油工程系统的技术竞争力综合水平与这两个知名公司相比,差距较大。
结论
(1)石油工程技术在本质上是一定资源的集合体,其竞争力可以认为是油田服务企业拥有的技术资源以及将资源转化为技术创新成果、并能带来超过竞争对手获利水平的能力,其强弱取决于技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公司对资源的定向整合能力。
(2)无论从单项技术指标还是石油工程技术竞争力总水平来看,石油工程技术这类一流的公司相比差距较大。需要对照石油工程技术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抓住专业化重组的战略机遇,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人才建设,瞄准制约勘探开发的瓶颈技术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特色技术,提高成果转化率,逐步提升技术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琳,闰玉玲,王晓华.海外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竞争力分析评价[J].石油科技论坛,2015,02:23—27.
[2]杨庆理,郑毅.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深化改革探讨[J].国际石油经济,2014,09:1 7-20.
[3]屈耀明,光新军.石油工程技术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J].石油科技论坛,2013,32(5):22—29.
论文作者:吴坚,陆野,马子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工程技术论文; 石油论文; 竞争力论文; 资源论文; 能力论文; 评价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