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危险因素一定高吗?论文_刘兴文

刘兴文

(白银市刘川工业集中区中心医院 甘肃白银 730922)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脑梗塞发病相关危险一定升高。方法:选择2010年—2016年本院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9例中并发脑梗塞患者132例作为观察组,227例非脑梗塞组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之间血压、血糖、血脂、年龄、心率、血红蛋白、尿酸、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平均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两组之间血压、血糖、血脂、年龄、心率、血红蛋白、尿酸、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平均住院天数等变异系数曲线脑梗塞组低于非脑梗塞组,t检验,P>0.1,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塞组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平均数低于非脑梗塞组。

【关键词】血压;血脂;血糖;脑梗塞;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085-03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报告,中国心血管病(CVD)患病率持续上升,其中脑卒中1300万;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5年城镇居民脑梗塞死亡率为41.82/10万,农村居民脑梗塞死亡率为46.99/10万;已经证实,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吸烟、超重/肥胖、不合理膳食、大气污染等9中因素成为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要求,目前对脑梗塞的防控重点仍在发病环节上,对危险因素的防控和脑梗塞后再发管理仍处于知晓率低,达标率低的被动状态,从预防、治疗、康复三个环节脱节;因此,为了进一步有效控制危险因素,降低脑梗塞发病率,有必要不断总结和分析脑梗塞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本文选择了132例脑梗塞患者,目的在总结探讨脑梗塞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年龄、心率、血红蛋白、尿酸、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平均住院天数等情况,进一步认识其发病规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016年本院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9例,其中并发脑梗塞患者132例作为观察组,22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检验和折线图比较分析两组之间血压、血糖、血脂、年龄、心率、血红蛋白、尿酸、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平均住院天数的差异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参照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脑梗塞诊断选择符合三个条件:症状,单侧肢体活动不协调,头痛头晕等,体征,单侧肢体肌力减退,CT检查报告缺血灶。血液生化检测晨起空腹抽血,生化仪采用深圳迈瑞3000全自动生化仪,试剂盒由采用美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两组之间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测值见表1。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microsol excel2003统计计算标准差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判断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采用折线图比较两组之间变异系数差异性。

2.结果

2.1 脑梗塞组和非脑梗塞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年龄、心率、血红蛋白、尿酸、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数,标准差比较t值均小于1.648,P>0.1,没有显著性差异,具体情况见表2。

2.2 脑梗塞组和非脑梗塞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年龄、心率、血红蛋白、尿酸、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折线图比较非脑梗塞组高于脑梗塞组。

3.讨论

脑梗塞发生的基本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其形成过程决定于三个因素:动脉壁病变,血液成分的变化,灌流压的改变。

高血压状态下,机体神经内分泌激素被激活,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血管内皮收缩因子/血管舒张因子,血栓烷素/血栓环素均被激活,血管处于紧张收缩的状态,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脑血管通过自动调节应对这些变化,在调节过程脑血管也不同程度受到损害,进一步加重脑动脉硬化,同时,血液的成分和脑灌注压力也发生了变化,可见血压的升高对脑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都受到影响。研究报道:收缩期高血压和脑卒中有相关性,进一步研究收缩期高血压合并左心房增大和高血压之间存在相关性。

国内学者研究认为青年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主要是高血压,尤其是收缩压增高,中年患者与高血压和糖尿病有关,而老年患者则与高血压,糖尿病,饮酒以及LDL升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有关。也有研究认为,年龄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抑郁有关。

血红蛋白升高可以增加血液粘稠度和加重动脉硬化,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也有研究报道,稀释血红蛋白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并未下降;也有研究表明过高过低的血红蛋白引起右侧半球梗塞。

国内一组研究认为高尿酸水平和脑卒中有关,正常生理水平的尿酸具有抗氧化功能,过度增高的血尿酸抗氧化能力减弱,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细胞由于缺血,缺氧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过度增高的尿酸抗氧化能力的减弱可能成为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因素。

血浆中存在大量的抗氧化物质,血浆中LDL-C被氧化的可能性很小,而动脉内膜下层被氧化的可能性很小,因此,LDL氧化修饰最有可能发生在动脉内膜层,LDL的氧化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LDL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分子被氧化,生成大量的脂类氧化产物;其次,脂质氧化产物共价修饰载脂蛋白B(ApoB),生成大量乙醛类复合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当血管内皮损伤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可以通过内皮间隙,在内膜下转化为巨噬细胞。LDL经氧化修饰成为ox-LDL后,主要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A型清道夫受体结合而被吞噬,导致巨噬细胞内脂质堆积,形成泡沫细胞,随着病情进展,泡沫细胞堆积形成脂质条纹乃至脂质斑块,在此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受到损伤,导致内皮素等血管收缩因子与NO等舒张因子比例失衡,引起血压增高,因此,高LDL-C的异常升高,可造成脑动脉,血液成风,血流灌注压的多重损伤,引起血栓发生。

血糖的异常升高引起一系列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发现采用t检验的方法比较脑梗塞组和非脑梗塞组之间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年龄、心率、血红蛋白、尿酸、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平均住院天数15个参数比较从统计学上均无差异性,提示两组之间存在的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与脑梗塞的发生缺乏逻辑关系。采用两组之间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年龄、心率、血红蛋白、尿酸、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平均住院天数15个参数变异系数折线图比较发现非脑梗塞组变异系数高于脑梗塞组,存在差异性与常规推理脑梗塞组危险因素严重于非脑梗塞组相反。

本组研究与已经证明的事实不符合可能原因为:纳入的132例脑梗塞住院患者,大多数非首次发病,在脑梗塞发病前就已经接受了血管紧张素酶转化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他汀类,降糖等综合治疗措施,特别发生脑梗塞后治疗方面重视更强,本研究涉及的危险因素得到了控制。其次,脑梗塞的发病因素有多种,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差异。其三,本研究采取的设计方法不科学;其四,本研究数据来自临床病例回顾性数据,数据检测存在差异性。

即便如此,通过本研究也得到了如下体会:脑梗塞发病存在多重危险因素,不同的个体可能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理论和实践存在差距,脑梗塞发生发展的真实世界仍是一个谜,需要用严谨的方法,科学的态度探索,通过本研究加深了对心血管危险因素防控的认识。

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和脑梗塞之间目前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孙佳艺,巢宝华,等.中国三甲医院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十年发病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0).

[2]孙宁琳,霍勇.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现状调查[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0).

[3]胡大一.脑卒中需综合防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25(1).

[4] Pierdomenico SDPierdomenico AMDi Carlo SDi Tommaso RCuccurullo F练桂丽叶鹏,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增大和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25(1).

[5]赵楚敏,王希柱.18~30岁人群体质量指数和高血压发病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25(4).

[6]陈伟伟,高润霖.《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6),522-525.

论文作者:刘兴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  ;  ;  ;  ;  ;  ;  ;  

脑梗塞危险因素一定高吗?论文_刘兴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