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对策研究论文_宁正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对策研究论文_宁正

河北中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邯郸 056000

摘要:在大学生就业队伍中,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是社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年来,由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对于建筑技术人才的需求扩大,使得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总体的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的同时也存在着一部分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如何改善建筑类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让他们在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稳定、和谐发展,是当下高职院校不得不重视、面对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对策;分析

1导言

近几年,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势头良好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平稳水平,甚至有些专业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增设建筑类专业,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现以较具代表性的建筑类主要专业大类——土建大类2013-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对当前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

2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2.1就业率保持稳定

2015届高职院校建筑类主要专业大类——土建大类学生毕业半年的离职率是43%,比2014届的39%上升4个百分点。但2015届高职院校土建大类2013~2015届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分别为91.2%、91.7%、90.7%,与同届次的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91.2%、91.5%、90.9%分别一致或相差不大。所以,从高职院校建筑类土建大类学生毕业半年的就业趋势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整体较为平稳。

2.2就业单位以小型建筑民营企业为主

据《2016年第二季度全国部分省市人才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情况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求职人员的求职意向单位首选私营企业,在求职意向单位中占46.21%;而私营企业在招聘市场亦达到招聘单位总量的73.19%。同时,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指出,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民营企业的就业比例已接近七成,从2010届的63%上升为2015届67%。2015届高职院校建筑类土建大类学生就业于民营企业比例为77%、国有企业比例为15%、非政府机构或科研等其他事业单位比例为4%;在规模300人及以下的企业就业比例为70%。由此可见,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民营中小型建筑类企业发展迅速,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发展空间对建筑类专业毕业生有巨大的吸引力,吸引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选择到民营中小型建筑企业就业。

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就业存在问题分析

3.1学校的原因

3.1.1专业建设不够合理

大部分高职院校不进行市场调查研究或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追求热门专业,而没有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来设置、调整专业。同时,人才培养方案带有较重的学科式痕迹,未真正做到围绕培养建筑技术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来设计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没有明显体现出培养目标的侧重点,致使培养出来的建筑类专业学生特色不鲜明,就业竞争力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

3.1.2教师队伍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师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过于落后,难以在课堂上吸引学生学习,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高职院校建筑专业教师队伍实践技能普遍不高,往往培养出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学生毕业后仍达不到建筑企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

3.2学生个人的原因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实操能力不足。麦可思研究院《2016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指出“无论是本科生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均低于工作岗要求的水平”。建筑类企业在无法招到合适的人才的情况下,只能低薪聘用。同时,毕业生受各方面影响,过分追求高收入、偏稳定、环境舒服的工作岗位,而没有结合到建筑类行业“工作地点跟着工程项目变动”的特殊性,进行就业规划和自我定位。加上工作能力偏低、职业竞争能力的薄弱,导致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4解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4.1加强专业建设

4.1.1加强就业市场调查和预测,合理建设专业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设置前,要做好就业市场的调查,对建筑类人才的社会需求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使之设置开设的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相适应,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具有的职业能力达到相应的建筑类专业就业岗位要求的水平。同时,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在设置过程中还要注意将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多样化需求、热门和非热门的专业结合起来,以满足社会对建筑类人才的需求及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

4.1.2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学课程改革

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是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建设要以社会对建筑类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学和课程改革,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加核心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提高动手能力,形成专业特色,提升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和适应性。

4.2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4.2.1重点提高建筑类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通过调动、提高建筑类企业支持和参与建筑类师资培训工作的积极性,组织建筑类专业教师到建筑企业顶岗锻炼或跟班学习,对建筑行业开展调查研究,使其在实践与学习中了解最新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和掌握最新建筑技术,促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快速提高,使之能够给学生示范,指导学生掌握建筑工程相关专业技能。

4.2.2改善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结构

首先,聘请有建筑工程管理经验的建筑技术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吸纳建筑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定期授课或开展专题讲座,开阔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掌握建筑专业前沿的技术知识,了解最新建筑技术应用情况。其次,通过招聘、引进具有“双师型”素质的建筑类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担任建筑类专业的专业和兼职教师,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提高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使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3加强就业指导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懂得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建筑企业制、了解甚至熟悉建筑行业,精通就业方针的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为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就业,提升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效率。同时,指导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他们在选择就业时要考虑岗位技能和相关就业条件,选择出符合自己理想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岗位。

5结论

结合当前的就业现状,分析未来建筑类专业的发展前景,构建符合建筑类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参考文献:

[1]王菲.三线三率促就业模式——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就业模式解析[J].大众文艺,2016(17):240.

[2]吴浩.建筑装饰专业群学生就业生态的系统分析与对策[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03):55-58.

[3]张叶,王荣,彭维.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改进探讨——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J].科技视界,2016(21):34+36.

[4]席晓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测量能力的培养[J].中国建材科技,2016,25(02):166-167.

[5]刘岚,尹华丁.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培训,2016(02):10-11.

论文作者:宁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对策研究论文_宁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