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长期住院卧床患者皮肤压疮的护理方案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压疮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压疮治疗效果。结果:经护理30d后,对照组40例Ⅱ期压疮患者,完全康复8例,转为Ⅰ期压疮7例,仍为Ⅱ期压疮20例,转为Ⅲ期压疮5例;观察组40例Ⅱ期压疮患者,完全康复19例,转为Ⅰ期压疮12例,仍为Ⅱ期压疮9例,转为Ⅲ期压疮0例。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长期卧床压疮患者的皮肤情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压疮;护理;住院卧床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对于该部分患者的护理,笔者认为护理的工作重心应集中在预防压疮的形成上。压疮在长期住院卧床患者中较为常见,患者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皮肤正常功能受损,严重时易发生坏死[1-2]。本次研究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住院压疮患者为例,探讨分析合理的护理方案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压疮患者80例,全部患者均为Ⅱ期压疮患者,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57-82岁,平均年龄(64.5±5.6)岁,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7.4±4.8)岁,平均病程(6.5±3.7)个月,其中脑出血10例,脑血管瘤9例,脑血管硬化9例,脑梗死12例;偏瘫患者32例,全瘫患者8例。观察组: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8.6±4.5)岁,平均病程(5.9±4.2)个月,其中脑出血8例,脑血管瘤11例,脑血管硬化10例,脑梗死11例;偏瘫患者35例,全瘫患者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如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类型等)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每3小时左右为患者进行1次翻身,对于皮肤没有破损的压疮患者,用棉球蘸取0.9%的生理盐水为患者清洁创面,每日2次。观察组:综合护理。具体方案如下:
1.2.1体位护理:平卧位的患者,应将床头抬高高度控制在5°-30°范围内,若床头抬高高度过大,容易导致患者上半身肢体不适,增大骶尾部受力[3]。强迫体位和禁忌翻身的患者,护士可将双手插入患者身下,为患者按摩背部、臀部等长时间受压部位,每30min一次,每两小时按摩一次,减少局部皮肤受压,增加透气。在转移患者时,需安排足够的人力,避免因人手不足而牵拉摩擦到患者皮肤。在进行引流或放置其他导管时,如尿管、胃管等,注意不要直接触碰患者皮肤。
1.2.2压疮护理工具:(1)气垫床。气垫床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压疮预防工具,通过交替进行充、放气,减轻局部皮肤受压,气垫床上的微孔可喷出空气,来使皮肤保持干燥。(2)水垫。水垫表面布料光滑柔软,与皮肤之间摩擦力小,垫上的凹槽设计可促进气体流通。护理人员可通过按压水垫两侧来促进垫内液体流动,起到按摩的作用[4]。水垫内的液体具有吸热性,可降低患者皮肤温度,使患者体感凉爽舒适。水垫中的液体要保持在体温之下,以降低新陈代谢,防止压疮。(3)敷料。适当使用例如康惠尔透明贴、软聚硅酮敷料、安普贴薄膜等新型敷料[5],可帮助吸收皮肤分泌物,减少局部皮肤受力,改善局部供血供氧,同时能保持皮肤在适宜的温度及PH范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Ⅰ期压疮,此期为压疮初期,患者皮肤完好,局部受压部位会出现红、肿、痛、热等,可采用美尔康透明贴、皮肤保护膜或泡沫敷料,来改善局部血运,缓解局部受压,控制压疮发展;Ⅱ期压疮,临床表现为出现水疱,皮肤擦破等,可利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的液体吸出,仔细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来保护创面,预防感染发生。Ⅲ、Ⅳ期压疮,病情较为严重,存在坏死组织及渗液,可选择吸收性较强的藻酸盐敷料或清创作用显著的水凝胶敷料。(4)绷带、石膏等固定工具。正确使用夹板、绷带、石膏等固定,密切关注患者局部皮肤温度、颜色等状况,根据患者反应,适当调整松紧,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上报给医师做出调整。
1.2.3饮食护理:加强营养有助于患者原发病的治疗,同时可减少压疮发生。原发病导致患者不得不长期卧床静养,大部分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抵抗力差,骨突部位明显,皮肤受损后难以愈合,且易发生感染。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及营养需求,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为创面提供充足的原料及能量,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促进恢复。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一般资料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用%表示,运用X2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压疮改善情况比较:经护理30d后,对照组40例Ⅱ期压疮患者,完全康复8例,转为Ⅰ期压疮7例,仍为Ⅱ期压疮20例,转为Ⅲ期压疮5例;观察组40例Ⅱ期压疮患者,完全康复19例,转为Ⅰ期压疮12例,仍为Ⅱ期压疮9例,转为Ⅲ期压疮0例。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压疮改善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完全康复Ⅰ期Ⅱ期Ⅲ期
对照组40 8 7 20 5
观察组40 19 12 9 0
P值<0.05<0.05<0.05<0.05
3.讨论
长期卧床的住院患者皮肤局部受压易形成压疮,不及时纠正,会导致皮肤破损坏死。通过临床实践经验及文献综合分析,压疮的护理比治疗更值得重视。本次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以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结合压疮护理工具等措施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压疮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长期卧床压疮患者的皮肤情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侯黎莉,姚丽文.压疮危险因素分析与判别分析模型的建立[J].上海护理,2010,10(1):5-7.
[2]张秋丽,张莹.压疮的护理及治疗[J].现代护理,2010,7(8):93-94
[3]苏春燕.ICU 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及其评估工具[J].护理研究,2011,19(9): 1695-1697.
[4]陶惠容,谢晓霞.压疮护理的研究近况[J].医学文选,2010,19(6):973.
[5]何斐英,陆美珍,韦小花.水垫减压和吹风驱潮在骨盆骨折褥疮预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1(3):270-271.
论文作者:陶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患者论文; 皮肤论文; 局部论文; 敷料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