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宁
青海西钢置业有限公司 青海 西宁 810005
摘要:地基处理效果对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施工单位需根据待建工程所在位置的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技术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进而为工程质量及使用安全性提供保证。本文对某房屋建筑施工工程进行概述,并以其为例对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以期对实际处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合理应用地基处理技术可提升土体强度,降低土体的流动性及压缩性,能够对以往因地基问题导致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下降的情况进行有效规避,基于此施工单位需充分重视地基处理工作,根据工程现状配备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阶段,地基处理技术的类型较多,施工单位需将施工现场土质情况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慎重选用,下面笔者总结以往经验对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一、工程概况
某房屋建筑施工工程总体面积为22649平方米,其中地上结构的施工面积为18916平方米,地下结构的施工面积为3733平方米,整体结构为钢筋砼结构,在前期勘察中发现施工现场存在一定大小的软土地基,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及稳定性,施工单位合理应用了多种地基处理技术,本工程在2015年4月投入施工中,在2017年3月正式完工。
二、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第一,对换填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换填处理技术主要指将施工现场原有的软土地基进行挖掘,之后根据工程要求将合适的材料回填至土体之上,填充后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压实处理,进而提升地基的强度及稳定性。换填处理技术的工作量相对较大,所需的施工时间较长,施工单位需综合考虑各类情况决定是否采用此种技术,避免出现不适用的情况;工程概况中的工程在小面积软土地基中对此项技术进行了应用,回填材料材为高稳定性的砂石和碎石,处理后土体质量明显提升,后期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未发生地基变形或者沉降的问题,工程整体质量较好[1]。
第二,对排水固结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排水固结处理技术可对地基土体的抗剪强度进行有效提升,常用的方法包括堆载预压法、砂井法及电渗排水法,下面分别进行说明。其一,对堆载预压法进行说明。此种方法主要指地基施工前将一定质量的材料堆填在不良地基的位置,之后使用预压加载方法使地基发生沉降现象,之后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此提升地基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其二,对砂井法进行说明。此方法主要指将砂井合理设置在软土地基上,在上层位置对砂垫层进行铺设,将其作为排水通道,排出地基中的水分,加快地基固结速度,进而实现提升地基强度的目标。其三,对电渗排水法进行说明。此方法主要指在地基土壤中插入金属电极,检查无误后通电,使地基中的水分由阴极流至阳极,之后从阳极排出,最大程度的减少地基含水量,从而规避沉降现象。
第三,对冲孔灌注桩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冲孔灌注桩处理技术主要指使用冲孔机在地基上进行打孔处理,在孔洞深度及直径符合要求后合理置入钢筋笼,之后便可灌注砼,在一定时间后砼会与土体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预期处理目标。在应用此项技术进行施工时不会对周围的构件和环境产生过多的影响,桩长和直径设置相对比较简单,桩端可嵌入持力层和岩层中,并且单桩承载能力较大,可度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地基稳定性进行有效提升[2]。
第四,对DDC灰土挤密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DDC灰土挤密处理技术属于一项新的技术,其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次数较多,在使用此种技术时施工人员需要使用强夯法对深层土壤进行夯实处理,应用螺旋钻机将灰土挤入地基砼的缝隙中,之后进行反复锤击,在加大桩径的同时改变了地基的结构,形成了新的复合地基,进而达到改善软土地基稳定性和强度的目标。
第五,对强夯及碎石桩结合的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在施工前施工人员需对地基所在位置土层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参考分析结果确定夯实的深度、力度及次数,在明确后便可使用相关设备进行强夯处理,提升地面表面的强度。在强夯施工完成后借助高强度的压力击散碎石桩,使其进入到附近的土壤中,与原有地基土体形成复合层,借此强化地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石。
第六,对注浆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注浆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比较常用,其包括水泥注浆技术与硅化注浆技术,在使用前者时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水泥砂浆配制的工作,工程概况中的工程在使用此种方法时控制水灰比为1:2,水泥浆液检查无误后使用灌浆管和压浆泵完成注浆施工工作,在浆液固结后地基强度便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在使用后者时施工人员需对硅酸钠混合溶剂的配制过程进行严格把控,配制完成后便可进行注浆处理,注浆过程中需把控好注浆压力及注浆量,避免出现灌浆管爆开或者堵塞的情况,使注浆施工质量有所保证,从而改善不良地基的弊端[3]。
第七,对加筋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加筋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至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地基处理工作中,其主要指将抗拉性能强的加筋材料合理铺设在地基上,常见的加筋材料有土工布及加筋带,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和标准中的要求对以上两类加筋材料进行合理选择,进而使地基处理效果有所保证。在使用此项技术时施工单位需对以下几点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其一,在正式施工前需要严查加筋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杜绝施工中使用有问题的材料;其二,施工人员需要对加筋材料搭接长度进行严格把控,禁止出现过长或者过短的情况,工程概况中的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将搭接长度控制在10米左右,整体效果较好;其三,在施工完成后需落实例行检查的工作,判断有无质量问题,如存在需尽快采取措施予以处理,避免影响后期施工工序。
第八,对振冲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振冲处理技术依靠振动及水冲实现提升地基结构稳定性的目标,将是否展开回填施工作为依据时此项技术包括振冲密实法及振冲桩法,前者在致密性相对较差且粘粒量小于10%的地基中比较适用,其可对地基液化进行有效消除,能够对地基孔隙密度进行降低,提升地基内部密实度。后者在素填土,砂土和粉土等地基的处理中比较常用,工程概况中的工程在使用此种方法时将碎石作为填充料,通过其提升地基相对重量,在振动中地基的沉降度会有所提升,并且碎石会形成排水通道,可排出地基中的水,进而有效提升地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第九,对粉煤灰吹填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粉煤灰透水性较好,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将适量的粉煤灰和淤泥进行有效结合后可对充填土固结速度及硬度进行提升,可最大程度的改善地基土体的性质,能够将后期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出现问题的可能降至最低,并且此项技术施工过程需要的资金较少,施工时间较短。
结束语
总计全文可见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应用地基处理技术可对不良土体进行改善,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强度及承载能力,可将地基变形和沉降等情况的发生率降至最低,可为人们呈现出质量上乘的建筑物。本文笔者对换填处理技术、排水固结处理技术、DDC灰土挤密处理技术、加筋处理技术以及振冲处理技术等进行分析,希望施工单位采取正确的技术完成地基处理工作,在未来相关部门需构建更加完善的处理体系,促进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小佩.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7):84-85.
[2]于曰营.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门窗,2016(8):86-86.
[3]彭景文.关于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6):00025-00025.
论文作者:高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房屋论文; 进行分析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稳定性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