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版思想品德教材集_思想品德论文

苏联版思想品德教材集_思想品德论文

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拾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品德论文,教材论文,苏人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人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2009年5月第3版)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为主线,整合道德、心理健康和法律常识;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学习与他人相处的品德与技巧,以适应初中新的学习生活。该教材无论在内容构建、文字风格、素材选取还是呈现方式上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创新意识。但笔者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发现以下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有些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

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的自然科学课程,它总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较强的针对性,时代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突出特征。新版的教材虽然增加或更换了一些新内容,如教材58页和80页增加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材料,86页更换了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片和材料,但是,教材104页关于义务教育的论述仍然采用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内容,“它规定:‘义务教育,按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作了修订。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作出新的表述:“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作为思想品德教材,其内容尤其是相关法律内容应不断更新,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少数内容偏难

教材编写应注重认知工具的给予和学生生活逻辑的引导,以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形成积极互动。但是,教学中,不少学生常常被教材一些内容所难倒。如教材中出现不少的心理名词。教材第6页中的“个人归属感”、第8页中的“自我调适”、第14页中的“潜在能力”、第15页中的“反省”“内省”、第23页中的“羞耻之心”、第25页中的“良知”、第26页中的“道德责任感”等。还有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法律术语,如第32页中的“姓名权”和“民法通则”、33页中的“人格尊严”、36页中的“名誉权”“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侵权人”“精神损害赔偿”、46页中的“司法机关”和“诉讼”。这些心理名词和法律术语对于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无法理解,难以接受,给教学带来一定麻烦。

另外,教材引用一些文言文,如教材第22页中的“知耻近乎勇”、第23页中的“羞耻之心,义之端也”、第117页中的“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等,尽管这些古语可能都是常用的,但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部分内容表述不够科学,容易产生歧义

教材46页最后一段用“我们要尊重别人,必须首先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作为总结。编者为了突出“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的重要性,用了“必须首先”以示强调。既然有“首先”,那么,后面最好要有“其次”“再次”等。所以,此处的“首先”最好去掉。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因此,教材中的语言和观点必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第6课探究平台55页有这样一个标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大多数学生理解为“人人先为我,我才能为人人”。从未成年人来看,似乎应该是人人先为我,我才能为人人,但是,从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看,这种理解是自私的,不利于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更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好改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四、有些知识的逻辑顺序较混乱

教材第1课15页“科学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下面有两小段,第一小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常有的有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相互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多种方法”。这一段主要介绍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第二小段在教材第16页:“试着运用一些正确的方法去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我们就能逐步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充分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超越自己,这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面对变化的世界、激烈的竞争,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把握未来。”这一段主要说明为什么要全面地认识自己。从知识的逻辑顺序上看,这两段应该颠倒位置。

第3课探究平台第一框题为“做人从知耻开始”,教材首先指出:“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中,廉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大节’,‘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这就是说每一个人都要树立一种观念:对自己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而第23页上的第二段“知耻,就是在内心建立起辨别善恶、是非、美丑的标准,这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条件。学会做人,应从知耻开始”介绍的是知耻的含义及知耻的意义,所以,这一段应放在23页第一段之后。从知识的完整性看,26页的第一段“羞耻之心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至关重要,对公民切实履行社会道德义务,树立道德责任感,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培养羞耻之心就要按照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一个知耻的人,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一个严于律己、文明优雅的人”应前置于24页第一段“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在受到他人或社会的批评和指责时,就会感到羞辱,从而改过自新,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去履行义务,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情”之后。

教材34页中的“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的平等态度,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这句话与上一句“一个人要求别人自尊自己的名誉,首先自己要爱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誉,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名誉”没有直接关系,和下面的段落也无联系,放在此处显得不伦不类,毫无意义。

第4课“人格不可辱”,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应该先解释“人格”和“人格尊严权”这两个概念,但教材对“人格”这个概念的解释却安排在第5课第46页上。“人格”的概念应该放在“人格尊严权”之前比较好。另外,人格尊严权包括人身自由权、姓名权、名誉权等内容,但是教材32页探究平台中先安排了“我们的姓名和名誉”,然后到36页“信息点击”部分才提到“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笔者认为,“我们的姓名和名誉”与“维护人格尊严”两框顺序应该颠倒。

五、个别标题需要调整或修改

作为课文的每个标题,无论是大标题还是小标题,词语表达应该准确、精炼得当,是统领所讲内容的“题眼”。教材第8至9页主要阐述要适应新的环境必须做好自我调适,所以这部分应该添加“做好自我调适”作为第二个子标题。教材只是到最后提到“做个阳光少年,实质上就是要在学习和生活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原来的第二个子标题“做个阳光少年”应放到第9页第二段的后面,作为第三个子标题。

教材第2课自16页至21页讲的是“自信伴我成功”“把握自己的长处”“超越自卑”“勤奋是成功的基石”“自信不自大,成功不自满”“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这些内容都是围绕“自信”和“成功”展开的,所以16页上“我自信、我能行”这个标题最好应改为“我自信、我成功”。

六、有的段落或章节还需要进一步整合

在讲到“人与人在人格上是平等”时,教材上有两段:一是36页:“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侵犯人格尊严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另一段是46页:“人与人之间,虽然家境有好有坏,天分有差异,社会地位有不同,但在做人资格上是平等的。任何人的人格尊严都不容侵犯。谁都不能侵犯别人人格尊严,如果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毁谤他人,就要受到法律追究;同时,也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人格尊严,如果有人公然侮辱自己或者捏造事实毁谤自己,那么,自己就有权予以制止,甚至向司法机关提出诉讼。”两段内容除了文字上有所不同之外,其他方面基本相同。因此,这两段就显得重复。还有,在谈到维护人格尊严时,第二段不如第一段详细,且不如第一段易于接受。所以,应该删去46页上的这一段。

本册教材共13课,除第12课外,其他每课都只有两框,且每课大部分框题所列的内容都比较适当。但也有些框题的内容过于简单,不宜作为一课时进行教学。如第6课第一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12课第一框“学会自主学习”和第二框“学会合作学习”。笔者建议将第12课的第一、第二两框合成一框,标题为“学会自主与合作学习”,这样做不仅保持了“一课两框”的整体结构,而且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

标签:;  

苏联版思想品德教材集_思想品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