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心智的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发展学生心智的核心手段之一,阅读教学需要复杂心智活动的主动参与。本研究立足《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以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心智技能的为目标,探讨了发展学生心智技能的若干路径。针对特定的心智技能,本研究阐述了一句话思维、之最思维和仿身思维等培养路径对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发展学生心智技能的现实意义。在阅读教学中,了解和掌握学生心智技能培养的路径,对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发展其心智技能具有一石二鸟的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心智技能;培养路径
一、引言
在外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针对教科书中经过教材编者优化和设计的篇章而开展的精读或泛读教学。在阅读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效果受其心智技能的影响,是由读者感知、思维、推理、评价、判断、想象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活动构成。英国语言学家John Munby在其《交际法大纲》中,将阅读技能分为100项阅读微技能(microskills),可视作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技能评价指标。尤其在素养为本的英语新课程理念之下,阅读被视作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语言素养的主渠道,这与促进学生心智品质的内涵是一致的。本文以牛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为例(下简称《高中英语》),对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路径作阐释与探讨。
二、《英语课程标准》对心智技能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2003:30,下简称《课标》)对阅读中学生心智技能教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作了如下描述:包括略读、寻读、预测下文、理解大意、分清文章的事实和观点、猜测词义、推理判断、了解重点细节、理解文章结构、图表信息、指代关系、逻辑关系、作者意图以及评价阅读内容等技能。
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各类描述性指标,并将上述指标要求与当前各类外语水平或技能测试中阅读理解题型作比较发现,阅读理解中对学生心智技能的测评主要分散在如下几种类型的题目中:一是直接性问题,这类问题要求读者通读全文,了解文中叙述的重要事实或细节,并快速捕捉到所读内容的主要观点和所需要的主要材料;二是理解性问题,要求读者对文中个别难词、关键词、词组或句子作出解释。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结合上下文,即通过多种阅读方法概括出目标词句的涵义或要点;三是推断性题目,读者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需要根据上下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或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层理解,有时甚至还需要考虑作者观点、倾向等因素加以推理,能够借助阅读内容的细微之处推理出合理灵活的结论,才能获得正确答案;四是深度概括题,要求读者在阅读和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考虑作品所处时代、作者本人、国内外形势等因素全面分析作品对文章作出归纳、概括或评价。
可见,阅读理解中题型的设计与《英语课程标准》所呈现的阅读技能指标高度吻合。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对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与心智技能具有一石二鸟的双重作用。
三、心智技能的培育路径
1.“一句话”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件事情、一篇文章、一本书、一段历史的核心思想,便可称之为一句话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一句话思维,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概括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达成阅读教学中理解文章主旨、理清文章结构、领会作者意图等心智技能指标。
在设计《高中英语》模块9 Unit 3Reading National Flags, colors and cultures的具体操作时,笔者依据文章篇幅,安排5分钟的Silent Reading。学生完成自主阅读活动之后,笔者设计了如下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整体上把握该语篇:A. Do you understand the passage? B.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随后抛出能够锻炼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Can you expres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n a couple of sentences? 借助“一句话思维”活动,即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所读文章的主旨大意,大大促进了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体验的磨练中培养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待有一些同学表述了自己对文章的观点和看法后,笔者进一步提出如下问题,C. Do you understand your fellows’ opinions? What inspirations can you get from them? Do you have different views of your own? Can you voice your own opinions?
除了对学生进行文章的主旨大意训练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借助“一句话说收获”等心智技能训练活动挖掘作者和文本所带来的精神食粮。我们借助“一句话传真”既可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思考、质疑、判断、比较、选择,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还可以弥补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普遍较弱这一不足。
2.“之最”思维
一篇课文读完,应围绕文章的主题、主旨、句式、词汇等不同维度评价课文的思想或内容之“最”,对其中的是非、优劣进行鉴别和欣赏。通过这样的思辨过程,我们才能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境界。师生立足特定视角下评价阅读文本之“最”是培养阅读心智技能的途径之一。之“最”思维理念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了解重点细节、理解指代关系、理解逻辑关系等阅读心智技能水平。
“之最”思维是一种“元思维”,即包含读者对自己“之最”思维的思维,这种思维包括两种形式的思维过程:一是横向思维,当师生就阅读文本的某一维度提出“之最”问题时,这里首先隐含着横向的思维。因为“之最”思维是立足若干个可能是“之最”的候选条件,这需要读者利用已知的知识信息选择自己认为的“之最”的“备选项”的过程;二是纵向思维,当教师就阅读文本确定了某一个维度的“之最”问题的答案时,表现出的已经是自己的思维的结果或思维的物化了。这时,教师可以借助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综上所述,阅读中的“之最”思维是通过训练读者阅读微技能的深度和广度的一种教学方式。
例如,在教学《高中英语》模块4 Unit 2 Reading板块The honorable Games这课时,为借助微技能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在泛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后,笔者出示了如下选择题,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尝试回答:Which of the following opinions show the best attitudes towards Olympics? A. Olympics make it possible for people of all countries to live side by side in peace. B. The country 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could attract worldwide attention, which serves as a window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C. We are only focusing on the events that Chinese athletes take part in, wishing their success.
通过设计上述的极具思辨性、推理性的阅读任务,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学生能够反思所学并就所读文章的某一主题展开之“最”思维,反馈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不同视角品味文本时,我们不能只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加以转达,还应该对文本主旨作进一步提炼,或通过语言的变式表达等手段把之“最”思维视为一种“创造性”语言活动。
3.“仿身”思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的跨文化知识与语用知识的获取首先是在阅读的基础上以理解和领悟为基础。而文化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同感与移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感同身受”(张贺 2013)。“仿身”思维是指一篇课文读完,应站在同伴、教师或专家等不同角度挖掘课文丰富内涵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质疑技能。因此,可以说“仿身”思维理念所倡导的阅读活动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基于“仿身”思维的文化阅读可以抚慰心灵、调节心理;滋养灵魂、启发心智,促人向善。
阅读教学很容易让教师囿于文本的范围内,限于文本的机械训练之中,不易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教师在读后阶段巩固文章重点细节时倘若不能发挥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不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活动,学习效益往往事倍功半。为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积极提供让学生“敞开心扉”的机会,真正让学生能够借助语言学习中的目标词句表达自身的经历和体会,进而将所读词句内化为自己的言语体系中。
四、结束语
在阅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心智技能是真正教学生学会“授人以渔”之技艺,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系统化方法和策略体系。关注阅读教学中的技能训练,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心智技能,已经引起教师的重视。学生通过阅读中形成自身心智技能的过程中亦能享受到心智技能在猜词悟义和语篇理解等言语活动中的快乐。本文仅仅对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心智技能作了初步的思考与实践,希望有更多的同行把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价值依归,并作更加深入的探索。
作者简介:赵继光,中学高级教师,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现在职攻读陕西师范大学“学
校课程与教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①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710061 ②江苏省连云港市白塔高级中学 222000)
论文作者:赵继光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心智论文; 技能论文; 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之最论文; 文章论文; 文本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9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