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昆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绿色理念的兴起为我国建筑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活力,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表现。建筑设计部门和人员应当深化绿色建筑理念,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提高建筑的绿色性和生态性。文章从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的角度,简要阐述了我国现阶段绿色建筑的发展情况,并从不同视角提出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设计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增加,在建筑能够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人类对于建筑设计的绿色、环保、节能、低耗等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建筑产业己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并在建筑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十分有必要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探究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绿色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
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
我国从2008年4月开始创设了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到2015年年底,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总数己经累计到3636项,仅2015年便增加1101项,与往年比达到新增最大值(见表l)。表1全国绿色建筑项目标识发展状况
建筑评价标识推动了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其越来越具备科技化和现代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行业通过清洁生产、废水循环、绿色能源的应用、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不断践行着绿色建筑的理念。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时间还不长,虽然绿色建筑的整体水平较为落后,但是相关的建筑单位和施工建设者也在积极进行着探索和实践,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屋顶绿化、垃圾分类处理及回收、职能门禁、太阳能发电或热水器的使用,立体绿化、新型环保保温建筑材料、人工湿地、太阳能路灯、自平衡通风体系等等,这些己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对绿色建筑也有了一定的认知,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通过自身行动来表达绿色节能的推行的支持,可以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态势良好。
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
2.1节能理念
节能理念可以说是绿色建筑设计最核心,最优先考虑的因素,绿色建筑要求建筑设计和施工者充分应用现有资源,比如通过设计最适宜的建筑角度,提高住宅的采光量及照明度。或者在居民小区安装设置太阳能路灯,以减少电能的使用,并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在保证路面照明的基础上,关掉一些路灯,降低耗。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的特点及设计成本,有规划的进行合理设计和技术应用,促进生态、节能、环保技术的有效实施,创造更好的节能效果。
2.2节材理念
不论建筑构造如何,都需要相应的建筑材料做保障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材料不是越昂贵越好,而应当选取适合建筑设计风格的高质量的材料。如果简单的、古朴的、符合当地特色的建筑特色能够满足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就没有必要采用成本过高的材料。比如新型的混凝土和保温隔热墙体材料因其性能好、结构优良、重量轻等特点己经逐渐占领了建材市场,受到更多人的青睐。还有一些业主更是选择生态材料和建材进行施工,大大提高了环保性,营造了更为健康和宜居的环境。为了节省建筑材料,尽量就地取材,选择天然的木材和石材等,或者选择在建筑拆解后易降解、污染小的材料。
2.3环保理念
环保理念要求绿色建筑最大限度的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绿色建筑要求设计以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为前提,使建筑与当地环境相协调,坚决不能采用可能对人体带来健康危害的材料。而且对于所采用的材料和资源,要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能源的最大价值,尊重自然规律和法则,科学合理的开发资源,促进“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建更美的生活环境。
三、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3.1综合应用节能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不同,气温、光照强度、风力、降雨量也存在或多或小的差异。绿色建筑在设计时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地质地貌特点,尤其是对建筑设计影响较大的气候特性进行全面综合的调查和分析。并根据建筑物对于保温、防风、遮阳、采光、防潮等方面要求进行合理选择绿色节能技术和材料。比如通过利用新型的墙体保温材料或表面呼吸材料提高建筑的调温、隔热及透气性能。尽可能的选取当地的建材来减少建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建筑成本。传统的玻璃门窗的围挡结构的能耗都较大,绿色建筑则应用了新型高性能的玻璃来提升门窗系统的性能,提高建筑的保温及防紫外线辐射能力,并且结合隔热技术的使用,新型建材使得建筑热工性能有效增加,实现了节能。另外,太阳能技术主要是通过吸收太阳能来转换热能或者电能。最常见就属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路灯的应用。在建筑物顶端建造相应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日照采光转换为电能和热能,供人类照明和取暖。这两种应用在城镇己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2做好水资源的利用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医乏的国家,建筑行业的用水需求较高,因此,应当通过合理的循环技术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比如通过分设雨污排水系统,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引入到城市绿地用水中,或者对一些废水进行过滤和处理,促进其循环再用。建筑设计时要对建筑用地范围内的渗水性能及雨水排污系统进行充分分析,选择渗水性能佳的路面和材料,并通过相应植被的覆盖提高绿地的蓄水能力。通过对雨污排水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并依照现有地面坡度特点设计管道铺设方向,对污水和雨水区别利用,提高自然水源的利用率。有些城市由于地下水的过渡开采己经极大地破坏了地质结构,因此通过创新规划,真正积极将城市建设成为海绵化的城市,有效保障雨水过多可能带来了“城市内涝”现象。
3.3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
绿色建筑要求源自自然,并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通过自然光源和风能进行采光和通风。相较于其它光源而言,自然光能给人带来更为健康、舒适的感觉,而且不需要消耗其它额外的资源。现阶段我国建筑照明系统在房屋建筑能耗总量中的能耗所占比例居高不下,基本上都是在一半左右。因此,绿色建筑提倡深入挖掘现有的自然光源的价值,以降低照明所用的电能。建筑设计部门要以绿色光源为主要的设计使用原料,并运用一些先进的光能技术,比如一些镜面反射率高的玻璃或金属物料板来提高采光及自然光的利用率。此外,在充分掌握当地风量和风力特点以及充分考虑建筑物背风面区域及日照情况的情况下,可通过对房屋结构的设计及门窗等通风口的设计来有效实现自然风作用下的空气对流,比如建筑物之间要有足够的日照距离,并设定建筑物的迎风面,来避免对空调和排风扇的过度依赖,也能达到较好的调节室内空气和温度的效果,提高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的协调性。
四、结束语
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不仅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设计行业发展的要求,其所彰显出来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相关人员要积极探索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升设计水平,让绿色建筑设计成为建筑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润滑剂,让我国的生态建筑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l]刘凯英,田慧峰.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优化[J].施工技术,2014,(4):60一62+74
[2]田慧峰,阮建清,张欢.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探讨及实践[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4):75一79.
[3]夏麟.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技术与实践[J].住宅产业,2013,(8):24一28
[4]黄坷.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文策咯—以低技术手段与软设计方法构建绿色生活[J].南方建筑,2014,(6):70一75
[5]付晓惠.绿色建筑整合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论文作者:严鑫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我国论文; 自然论文; 采光论文; 理念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