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银行业务收费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银行业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久前,上海一些外资银行由于对居民小额外汇存款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而引起了市民的争议。国内老百姓大多没想过存折上的余额少了还要向银行付钱。有些人也确实打消了去外资银行体验一下优质服务的念头。那么,是外资银行初来乍到不谙国情,还是他们的做法代表了未来的趋势?
众所周知,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是各种费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较低,一般只有5%左右,中小银行甚至低于3%,而西方很多跨国银行则为50%以上。按道理,我国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已经很多年了。和西方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银行功能以及所提供的金融产品上是否有这么大的不同?或者中外银行在收费的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或者统计的口径不一致?
长期以来,我国的存贷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有着较为可观的利差。由于利差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银行多揽存就可以多放贷,这样,存款就成了我国银行努力追求的指标,存款多少也成为衡量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因此,对很多可以收费的服务项目,我国商业银行并未收费,有些服务即使按规定应该收费并有明确的收费标准,我国商业银行对大客户也往往给予手续费的减免,目的是为了争取客户的资金沉淀。由于利差较大,银行在手续费上的损失可以通过存款的增加得到补偿。
西方国家基本已实现了利率市场化,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主要由市场来决定。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为了多吸收存款往往倾向于提高存款利率,为了争取优质客户贷款,往往倾向于降低贷款利率。银行间竞争的结果使存贷款的利差缩小。利差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比重趋于下降。有时银行给存款大户的存款利率与给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相差无几。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商业银行也不能忽视各种费用的收入了。一些西方银行即使在信贷业务中也要收取多项费用。对不同的客户西方银行一般实行差别收费。虽然对大客户西方银行也给予一定的费用优惠,但优惠的程度也以银行的服务成本为限。对中小客户及临时客户西方银行则毫不客户地按章收费。总体来看,西方银行的服务收费项目明显多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收费标准也高于我国银行。
那么,为何银行间的激烈竞争没有使得西方银行选择保留适当的利差而竞争相减免费用?一个原因是在西方银行的观念中,手续费收入似乎用于补偿银行经办业务所付的成本,利差主要用于补偿银行所承担的风险以及银行应得的利润。银行的利润取决于市场竞争的程度,但银行投入的成本则应收取相应的费用。再者,从收费原则来看,银行应该在付出了成本的环节收取费用,否则会造成银行收入的错位并带来业务考核上的一些问题。第三是因为西方商业银行的融资功能面临着资本市场的竞争。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市场都很发达,有一定规范和信誉的公司都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多种方式融资。直接融资因可以扩大影响而往往成为一些公司的首选。商业银行垄断融资市场的局面一去不返。企业融资时要计算成本,贷款利率太高则没有市场;同时,从吸存的角度,如何银行的存款利率太低,则客户会转而投资于基金、债券等。商业银行的融资功能明显弱化。另一方面,商业尤其是一些跨国银行依托遍及全球的网点所形成的网络优势,为客户进行资金清算或各项代理服务,这些功能还是基佗行业一时难以替代的。从金融机构竞争格局的变化来看,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已由存贷款业务转为提供各种中间服务。
同时,西方银行经过长期的金融创新,向客户提供的中间业务产品的品种大大多于我国银行,如代客理财、外汇买卖,衍生工具交易等,这也是西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重要原因。
此外,西方银行大多已实行混业经营,商业银行可以兼做投资银行、保险等其它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收入是向客户收取服务费。这样也提高了西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比如,花旗银行来到中国,既可以从事保险业务,也可以合资开办证券公司。随着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之间的混合兼并,所谓商业银行也就是指以经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的金融公司。这样,在中间业务的统计上,我国商业银行和西方银行也有所不同。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要达到50%,也就是说中间业务收入要和利息收入相当,还是很难想象的。
值得一提的是,利率市场化后,西方银行也千方百计地设法提高资产的收入。由于中小企业对银行资金的依赖程度较高,对贷款利率的发言权较小,一些西方银行为了增加利差收入而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由于小型企业风险较大,给小型企业放贷意味着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向投资领域靠近。因此,也有些西方银行把信贷业务的客户群定位为中型企业以取得风险和收益的较好平衡。除贷款外,西方银行的资金运用也趋于多元化,比如购买各种债券等,银行的信贷业务相对萎缩。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金融业将逐步按国际规则运作。几次降息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已经缩窄。据悉,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今年将有实质性的推进。因此,商业银行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已是形势所迫、势在必行。可以预见,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利率的放开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的收入结构也会逐步和西方银行和西方银行接轨,相信为期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