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的进步带动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包括水利工程建设。现在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趋势是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的建立。要想提高水利工程的实用效率,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水利信息的聚集力,这就要求人们实现对水利信息资源的全自动化采集、传输、存贮以及共享应用,本文针对我国当前水利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做了相关介绍,希冀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水利自动化;信息化;发展
引言: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与现代的农业、工业等更是息息相关,所以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得到重视。近些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方面投入较大,在各地的水利系统方面都进行的水利工程现代化改进,在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建设方面,其核心主要是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是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信息革命为基础进行的,其核心目标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将水利信息集成化,在水利生产方面进行信息化与自动化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得水利工程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
1 水利自动化
水利自动化系统是作为一种自动监控与测量系统服务于水利管理工作的,系统的主要工作是自动采集并传输、存储各种水利资源信息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显而易见,这个系统具有明显提高水利系统对信息的获取速度和精度的优点,进而方便水利系统对相关水利信息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和预报。正如上文所说,水利自动化是水利信息化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水利信息化的基本系统和建设基础之一。一般对于信息化的理解,我们都只是停留在表层,认为信息化的发展代表了我们智能化工具的进步,是新的生产力诞生的代表。但是事实却不仅如此,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是属于行业信息范畴内的,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这其中的水利自动化则是一个技术体系,在采集水文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水利自动化的大力发展和建设,对我国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2 水利工程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应用现状
2.1 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概念
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将水利工程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水利信息的现代化处理模式,使得水利工程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其主要应用可以体现在水利地理信息自动化系统、卫星定位与水利工程结合系统、水利工程信息网络以及水利工程信息库系统,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其核心就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充分将水利工程传统法的信息处理模式改成计算机处理的模式,在水利生产的过程中,尽可能使得大部分充分性工作由计算机分析计算完成,辅以人工监督与控制,实现水利工程信息的实时反馈与自动化生产的过程。
2.2 我国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现状
我国在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建设上,已经开始向水利地理信息自动化系统、卫星定位与水利工程结合系统、水利工程信息网络以及水利工程信息库系统上投入了大力的发展。在地理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方面,其主要是利用水利信息化系统,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地理信息全部输入云端计算机,在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确切的反应出水利工程整个运行过程中的具体位置的地里信息状况,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水利地理信息系统还能够将水利工程中水闸、水库、水位检测站的实时信息展示出现,绘制出地理信息分布图,水利地理信息系统,为水利工程的自动化运行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水利工程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发展。水利工程卫星定位系统是与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紧密相连的一部分,也是水利工程信息化与自动化发展的重要项目。水利工程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我国当前已经完善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基础,将卫星导航系统与水利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水利信息自动化反馈的过程,当发生水利灾害时,利用卫星导航系统,能够精确对发生水利灾害的具体状况做出反应,然后为救灾策略的选择提供一个参考,水利卫星导航系统,是水利工程现代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利信息准确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水利工程信息网络,是当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平台,所有的水利工程现代化与信息化技术都是基于水利工程信息网络组成的,水利工程信息网络,其实质上就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一个专业化的水利信息网络,我国近些年来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发展是具有巨大的突破的,当前是计算机系统,能够非常快速的实现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传输,应用在水利工程当中,就能够实现快速对水利信息手机与发送,满足了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信息时效性的要求,但是我过当前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技术层面还是有一定的缺陷,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的水利信息网络的过程中,要注意网络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建立起完善的网络维护体系,切实保障水利信息网络的稳定性。水利工程信息库系统,其本质上及时利用云服务区与运算技术,将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各个信息数据直接反馈到水利工程云端信息库,有水利工程云计算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做到了完全无人操作的前提下实时对树立工程运转状况、水位自动报警等功能,实现了水利工程信息的自动化,水利工程数据库系统,是水利工程信息化与自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层面,为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性基础。
3 水利信息化
3.1水利信息化的概念概述
水利信息化的定义是在2003年颁布实施的水利信息化《规划》里明确提出的,它是指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各项水利信息资源进行深入的开发和广泛的利用,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与传输、贮存和处理服务等等,从而使水利事业活动的效率与效能全面提升的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除此之外,我国的水利信息化规划里也对水利信息化系统结构做了相关阐述:水利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包括信息化的环境、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的业务等。信息化的保障环境又由水利信息的标准化、水利信息化得建设和管理、安全系统、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资金的维护与运行以及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等诸多方面组成;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组成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水利信息的采集、水利信息网及水利信息的数据中心等;而水利的信息化业务应用是一种支撑应用。
3.2水利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2003年颁布实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规划》里面,针对水利信息化建设发展提出了三个发展阶段的要求,分别是近期发展的目标要求、中期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及远期发展的目标要求。其中,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近期目标又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方面是全方位构建水利信息的基础设施,这也就是意味着我们需要深度开发,全方位调动起来所有的水利信息资源,基本上完成水利信息化中所需要的信息网和数据中心;第二方面则是加强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进行进一步完善,这样做既保障了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又为水利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规范的方向;第三方面就是着重发展建设水利信息化发展中的重点项目,使之建设基本完成,同时做好其他业务的基本部署工作。这也就是意味着第三方面的任务就是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基本建成,这样就随即解决了信息资源的不足和信息共享的困难等问题,基本满足了水利信息化建设当中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水利行政管理的效率也从侧面得以提高。从上述的《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里水利的信息化建设近期和中期目标中不难看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作还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水利信息资源的采集两个方面。所以如果想要完成这一近期目标,对每一个业务做专门的规划是不可少的,需要对各个业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也不能忽略已有的系统的建设,这样水利信息化的信息采集初步需求才能被满足。规划里说的中期发展目标是:对水利信息的采集系统进行持续的建设,使之逐步完善,进而满足各个业务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规划里面所说的远期目标是:最终要把水利信息采集系统建成一个内容非常齐全、系统相对完善、时效性比较高,并且和业务应用的需求非常适应的综合系统。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是十分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形势的,也是时代发展的潮流,这一建设的发展很好的保障了我国水利自动化技术的相关研究。而反过来,水利自动化又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对水利信息资源的凝聚和自动化采集、传输存储都起到了大大的提高作用。但是,作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发展项目,水利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也同样面临着很多十分严峻的挑战,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和研究者必须要在理论和技术的深层次研究方面不断加强力度,使其优势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使其在水利建设方面为国家的经济与技术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艾萍.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核心内容分析.2014.2
[2]王祖印.关于水利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2015.2
[3]倪伟新.水利自动化与水利信息化.2013.9
论文作者:王勇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6
标签: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信息论文; 系统论文; 化与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