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登巴乐 王林
1.新疆博湖县蒙医医院841400
2.新疆博湖县人民医院841400
摘要:通过分析普外科临床阑尾炎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58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并发症等进行比较,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及时就诊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术治疗,能够减少术后排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机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诊断体会;腹腔镜手术
急性阑尾炎主要是由患者阑尾壁受到细菌感染或阑尾腔梗塞引起,属于急腹症之一,该疾病具有多发性、常见性的特征,临床特征为反跳痛、右下腹疼痛、阑尾点压痛等。患者就诊时间成为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患者患病后应及时就诊,把握就诊时机。普外科临床临床中治疗急性阑尾炎主要使用开腹手术,临床效果欠佳。随着医疗技术标准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成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 根据上述事实,将我院收治的5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作历史性回顾,得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58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在15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2.61)岁。根据临床诊断和超声检查,58例患者均属急性阑尾炎疾病,符合临床治疗。本组58例患者,43例单纯急性阑尾炎、50例急性脓性阑尾炎、14例坏疽性及穿孔性急性阑尾炎39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临床症状等无明显差别,差距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治疗
1.2.1 把握治疗时机
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诊断,把握治疗时机。对于单纯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脓性阑尾炎患者可入院后24h内行阑尾炎切除术;对于坏疽性及穿孔性急性阑尾炎患者入院10h内行阑尾切除术。
1.2.2 临床诊断
通过对入院患者的临床诊断,询问患者发病时间和疼痛部位,如果患者出现腹部疼痛并逐渐向脐部转移,病发6h后患者右下腹疼痛严重,则可判断可能患者出现急性阑尾炎。询问患者的疼痛状况,如果患者持续性阵痛前出现短暂的缓和期,则患者可能为坏疽性及穿孔性急性阑尾炎。由于结核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急性系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临床特征相似,可采用用CT、B超等患者进行详细诊断,明确患者病因,避免延误治疗时间。
1.2.3 治疗方式
患者入院后均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入手术室前,对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
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治疗。于患者右下腹麦氏点处性斜行刀口,先将患者到刀口处的渗液吸尽,在患者回盲部进行阑尾分离、动脉结扎术。切除阑尾后,对阑尾残端进行缝合处理。如果患者脓液较少,采用蘸尽的方式处理即可;如果患者脓液较多,先清除脓液,在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对照组;在患者脐下行弧形刀口,采用(12±2)mmHg的压力建立人工气腹,插入直径为10毫米的Trocar,并放入腹腔镜诊断患者病情,探明患者盲肠所处位置,分离粘连,并进行阑尾割除术。
1.2.4 临床诊断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术后并发症。进步;患者临床症状逐渐好转,少数患者出现并发症状;无效:通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且出现并发症。
2 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出血量、痊愈时间等进行综合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观察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对两组患者治愈率进行比较,治疗组治愈率高于观察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身体指标对照表
3 讨论
阑尾炎作为一种高发性,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反跳痛、右下腹疼痛、阑尾点压痛。传统的治疗主要采用开腹手术,进行阑尾切除。然而,这一手术不仅手术时间长、痊愈周期长,且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手术逐渐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手段。
由于阑尾炎临床病征较为复杂,且与结核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急性系淋巴结炎临床病征相似,若只进行初步诊断,很容易出现误诊的现象,延误治疗时间。患者入院后,应先询问患者的发病时间,疼痛状况,根据患者右下腹疼痛状况初步诊断患者病情。采用B超、CT等影像学进行病情明诊,明确患者阑尾炎位置、发炎程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行阑尾切除时,应把握最佳的治疗时机。对于单纯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脓性阑尾炎,患者入院24小时内需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坏疽性及穿孔性急性阑尾炎,患者入院10h进行阑尾炎切除手术即可。因此,阑尾炎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恢复状况与治疗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普外科临床主要采用腹腔镜术后治疗阑尾炎。手术前,先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并辅以抗生素药物,增加患者的抵抗力。手术期间,取脐下行弧形刀口,建立人工气腹,压力控制在12mmHg,再插入直径为10毫米的Trocar,将腹腔镜植入其中,明确患者盲肠所在,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塞等并发症。因此,手术期间应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彻底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并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使用康生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同时,手术期间应对阑尾末端进行分术结扎处理,若患者术后出现大出血的症状,应及时进行输血补救。采用波动法缝合患者手术切口,并及时换药,降低患者切口感染几率。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要求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切口愈合速度,降低住院周期。本组58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可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手术创伤小,有效减少患者术后不适感。使用腹腔镜进行阑尾切除时,手无需进行患者腹腔,减少对患者肠道组织的刺激。通过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出血量进行比较,发现普外科林临床中,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治疗法,治愈率高达93.1%,且无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
通过实践证明,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学忠.小儿急性阑尾炎100例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药学应用,2010(18):120-121
[2]陈佩祥,宋哲,王德斌等.先天性升结肠游离伴急性阑尾炎一例诊治回顾及文献复习[J].临床误诊误治,2012(8):33-35
[3]顾荣华,张玉良. B超检查在基层医院急性阑尾炎诊治中的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0(6):658-659
[4]王兴河.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表现与诊治[J].中国卫生产业,2011(25):91
[5]邓桃枝,韩向阳.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42例回顾性分析[J].实用医学研究,2012(6):1012
论文作者:才登巴乐, 王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患者论文; 阑尾炎论文; 术后论文; 阑尾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腹腔镜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