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老年心血管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措施论文_唐冰玉

(长沙市精神病医院 410004)

摘要:目的  探讨加强老年心血管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4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强安全服用药物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服药方法、服药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方法、服药时间、服药体位准确率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服药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心血管患者加强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服药的安全性,缓解药物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血管;老年患者;安全服药;护理措施

大部分老年心血管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较多,需要服药的种类多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下降,老年患者很容易将药物种类弄混,或者是弄错剂量,继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心脏骤停的现象,对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加强老年心血管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基于此,本文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期为老年心血管患者用药安全方面提供参考,现将研究报告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4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50-82岁,平均(54.6±1.2)岁,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56-80岁,平均(55.8±2.1)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夹层、风湿性心脏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强安全服用药物护理。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毒药情况,并详细记录下患者服药种类、时间、方法等,并查看患者的服用的药物是否存在不合格情况,叮嘱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对照组:基于观察组的护理措施之上,在患者服药时单独将药片放入药杯中,便于患者记忆,当患者具有吞咽障碍时,应将药片切小或研磨后给予患者服用,避免药物误入气管的现象发生。由于老年人的幽门和贲门的收缩能力比较差,因此,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在服药时摆放合适的体位,避免食物返流或药物滞留在食管,此外做好安全教育,避免重复用药。

1.3观察评价标准

采用我院自制的安全服药的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吃药时间、药物剂量、服药方法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服药方式及药物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服药时间,服药方法、服药体位等方面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药方式及药物掌握情况比较(%)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患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情况下老年患者在治疗上一般选择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记忆力的减退,药物剂量服用错误的现象频发,从而导致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本文研究中,为探讨加强老年心血管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临床应用效果,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法,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加强用药护理后服药方法、服药时间、服药体位准确率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服药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其护理方法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心血管患者加强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服药的安全性,缓解药物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冬青.社区老年心血管患者健康教育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0):189-190.

[2]王娟,闫卫东.314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和生活护理与防治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870.

[3]谢秀华.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护理[A].全国第七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4.

论文作者:唐冰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加强老年心血管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措施论文_唐冰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