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出了具有青海配电网特点的配电自动化规划思路,主要包括:具有过渡方式的配电主站规划和智能配电终端,具有灵活多样通信方式的配电通信网和满足IEC 61968 CIM标准信息交互总线。总结了青海配电网在实施配电自动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建议,对建设青海智能配电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配电自动化;规划;思路;建议
0 引言
青海配电网是青海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运行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青海配电网经过不断建设与改造,在网架结构、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不高等突出问题,与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还存在差距。为加快构建智能配电网,提高青海配电网自动化应用水平,需明确青海配电网自动化规划与建设的思路。
1 配电自动化规划思路
青海配电网呈现出“两头”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东部是城市群和农村聚集区,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50%左右,其他地区为高原农牧区。东部负荷密集,用电量大,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要求高。高原农牧区负荷分散、供电半径较长,用电量小,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低。
为提高全省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需对东部城市群和农村聚集区、高原农牧区的配电自动化按照“统筹兼顾、统一标准、经济实用、差异化”的规划思路进行分类规划。东部地区采用集中式为主的馈线自动化方式,部分地区具备网络重构和自愈能力。高原农牧区采用以故障监测方式为主的简易型配电自动化。
1.1 配电自动化主站的规划
青海省在主站系统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遵循高可靠性、灵活扩展能力、集成互联能力和节约资金的原则。
全省各类供电区域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主站+终端”或“农牧区配网集中监控系统+终端”的两层构架,不设置子站。对于高原农牧区,先采用“农牧区配网集中监控系统+终端”的构架方式运行,待全省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成后,逐步实现与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有序衔接,最终实现“主站+终端”的调、配一体化运行方式。
1.2 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规划
青海配电网根据各个地区的供电可靠性要求、实际网架结构、设备状况和应用需求合理选择配电自动化终端,对关键性节点,如主干线开关、联络开关,进出线较多的开关站、环网单元和配电室,应配置“三遥”配电自动化终端;对一般性节点,如分支开关、无联络的末端站室,应配置“二遥”配电自动化终端,用户进线处应配置分界开关或具备“二遥”功能的故障指示器;全省农牧区配网设备应安装配电终端,切实提高农牧区配网线路在线监控的覆盖率。
1.3 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的规划
青海配电自动化通信网应采用以光纤通信技术为主(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通信技术)、无线公网为补充的灵活多样的配电通信组网方式。配电自动化“三遥”终端应采用光纤通信方式,“二遥”终端应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在具有“三遥”终端且选用光纤通信方式的中压线路中,光缆经过的“二遥”终端应选用光纤通信方式。“一遥”终端应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对于全省无线公网信号较弱或者无法覆盖的部分农牧区,可以考虑采用WiMax、LD-LTE 230MHZ、McWill等通信方式加以解决。
1.4 配电自动化信息交互规划
青海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各类信息应根据实时性及网络安全性要求合理分层,建立满足IEC 61968 CIM标准的信息交互总线,使其他应用系统能够方便规范的使用集成在总线上的数据,达到各系统间的有效整合与互联。通过信息交互总线架构方式,依据“源端数据唯一、全局信息共享”原则,与营销管理系统、95598系统、PMS、用电信息采集系统、GIS、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实现信息交互与服务共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建议
2.1 配电自动化主站建设
青海配电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应明确配电网调度和生产指挥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主体,且主站系统是实现配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基本平台。因此,应以建设配电自动化主站为契机,着力解决青海配电网调度的“盲调”问题。主站系统的配置规模应尽量一步到位,构建标准、通用的软硬件平台和智能化应用功能,具备安全、可靠、可用和可扩展性。除满足主站基本功能外,应逐步考虑扩展功能。青海省配电自动化主站最终应按集成型主站考虑为宜。
2.2 配电自动化终端建设
青海地处高原,配电终端常工作于恶劣环境中,对配电终端储能部件提出苛刻的要求。同时,为进一步减少配电终端的运维量,增加配电终端失电后维持工作的时间,应采用超级电容器作为配电自动化终端备用电源[1]。为有效提高配电终端安装效率,减少维护工作量,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应将DTU、光纤配线架、配电通信终端等整合至同一屏柜内,同时应尽量使配电终端具有灵活、方便的远程维护功能。
2.3 配电自动化通信网建设
青海配电通信网规模庞大、结构复杂,配电自动化通信网应充分利用现有骨干通信网络,构建适合全省配电自动化运行发展的网络通道。在此基础上,逐步建设配电网自动化通信专用网络。同时,应将目前配电通信网的规划和管理统一纳入电网的规划和管理,形成统一规划、建设、改造和运维的管理体系。
2.4 一次网架和设备改造与配电自动化的衔接
应将配电自动化建设与配电网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相结合,在配电网一次设备与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引入“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运”的三同步原则,确保配电自动化持续可靠发展。同时,应借助配电自动化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2.5 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的衔接
继电保护应能与配电自动化协调配合,发挥继电保护切除故障速度快、不会造成健全区域停电的优点,利用配电自动化弥补配电网继电保护选择性的不足[2]。
2.6 分布式电源等与智能配电网的衔接
目前,青海配电自动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配电网的发展必将是智能配电网,配电自动化作为智能配电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能够满足分布式电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有序接入。分布式电源与多元化负荷的接入应与各类供电区域配电网的建设标准保持一致,满足并网点的电能质量要求。
2.7 明确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主体
应进一步明确青海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定位,满足青海配电网调度、生产、运行和管理的实际需要。加强培训力度和后期升级以及动态运行维护。
2.8 加强配电管理信息化程度
应注重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图形、数据维护与配电网基、改、建的衔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进一步健全配电网规划所需信息,避免配电自动化规划方案的不合理。
2.9 各类生产辅助设备的监控
青海配电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应不断加大对各类生产辅助设备(如:空调、采暖、门禁、技防、通风等)的实时监控,实现对辅助设备的统一管理。
2.10 提升配电自动化的实用化程度
青海配电自动化不仅要在技术上不断的完善,而且要在管理、运维方面同步推进,以便提高全省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
3 结语
本文从配电主站、配电终端、配电通信网等方面总结了青海配电自动化规划的基本思路,给出了青海配电自动化建设的相关建议,对于开展青海配电自动化建设工作,提高青海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健,赵树仁,张小庆.中国配电自动化的进展及若干建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9):6-10.
[2] 沈兵兵,吴琳,王鹏.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8):27-32.
论文作者:李俊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青海论文; 终端论文; 配电网论文; 农牧区论文; 主站论文; 通信网论文; 方式论文;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