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知识的传授只是教学目的之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小学美术教育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创新思维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另外,动手能力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树立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美术 动手能力 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主要分为绘画、欣赏以及手工三大部分,绘画是对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欣赏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手工则体现在对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小学美术教育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绘画及手工制作的教学上.本文就多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措施。
一、欣赏作品,加强学生动手意识
美术欣赏作品的选择需要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需要以及贴近学生生活,并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范围,选择富有童趣以及哲理意义的美术作品,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美感时,能通过教师的讲解领悟画中的寓意。因此,在选择欣赏作品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选择:
1.可以根据小学美术教材进行美术作品的选择,同时,可以采纳小学生的意见,收集学生喜爱的作品种类(如漫画、动物、植物等)。
2.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创造能力,将某些有意义的图片进行加工,让图片充满童趣,使其符合小学生的审美水平。
3.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欣赏作品,这类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还能激起学生对美丽作品的向往和创作兴趣。
同时,欣赏课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片和美术工艺,而是要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自己动手实践。因此,欣赏与动手实践是相互联系的。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教师可以安排适当的操作活动,如在欣赏工艺品制作时,让学生模仿范作,自己绘画或者制作,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美术作品。
二、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小学美术教学利用情境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调动学生动手制作的积极性。小学美术中如何设置情境,需要教师通过美术教材以及捕捉学生心理变化,进行全方面的设置。教师可以使用课外素材作为创设情境的素材,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用最直接的画面效果来解释夸张和对比的要点。孩子们就能很轻松地掌握到这一知识点,在接下来自己的创作中,就能举一反三运用类似的方法,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来。
情境教学有许多方式,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借助一定的辅助工具,将书本上的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让学生融入课程中的场景,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三、活动教学,搭建学生动手制作平台
小学美术中的活动式教学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动手制作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内容或者课外拓展内容,组织学生对同一课题进行讨论。对于自行车相关的文章,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自行车可以转动?它是靠什么来工作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分析自行车的结构。了解了工作原理之后,再进行写生活动。相对来说这样学生会更感兴趣一些,没有觉得老师硬是把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强加在美术课上。最后,在完成作业之后,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或者小组的作品展示出来,同学之间进行评论和评价,教师给出最终评价,对优秀的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鼓励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物。
四、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保证让学生在想象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锻炼学生积极动手的能力。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思维禁锢,开展创新性教学学习。
首先,在教学方式引导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学习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绘画中的自然景象和绘画对象进行联系和对比,让学生通过观察之后,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绘画创作。这样可以显著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次,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美术技能培养。例如在日常绘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简笔画、水彩画或者蜡笔画进行相应的勾画结和填色处理,增强学生对颜色的认识。
最后,在绘画实践中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不同学生个体存在巨大的差异性,教师既要考虑生整体,又要照顾到学生个体,做到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提高自身美术学习能力,从而能够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学习美术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积极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创造合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小学美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学习美术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能力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所以小学美术教师要想尽办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实践和美术鉴赏中,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自我的动手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播放相应的图片、视频,并用文字进行描述,增加教学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实物教学的重要作用。通过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实物,让学生更好地观察,直接了解作品,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实物景象,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也不会感到无从下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动手实践。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项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日后的综合能力有着极大影响。小学美术教学具有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欣赏水平和审美观的作用,做好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可以让学生更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动脑思考,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廖春钰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4,(8):78-79。
[2]钟平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1):45-46。
[3]蔡薇娜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4,(4):16-18。
论文作者:王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小学美术论文; 动手能力论文; 作品论文; 美术论文; 《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8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