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论述论文_杭文俊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论述论文_杭文俊

杭文俊

广西盛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裂缝,严重威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因此,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原因并控制裂缝的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形成原因

1.1温度裂缝

在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应力是引起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温度的变化,使混凝土结构发生膨胀或收缩,膨胀或收缩受其约束的同时,温度应力就会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温度应力会随之温差的增大而增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内部水泥发生水化反应,大量的热能产生,使

混凝土内部温度较快的升高,而且热量不易挥发;然而混凝土外部的温度和周边环境温度相同,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较大,温差超过25℃时候,混凝土就受外边界混凝土的约束,而当温度超过其抗拉强度时,自然就会使得混凝土外部产生裂缝。

1.2收缩裂缝

1.2.1裂缝自身收缩

假设混凝土养护没有做好的话,则水泥在水化作用下会水分就会消耗很多,水泥凝胶孔液面降低,干燥效应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造成混凝土结构体积减小,相对湿度降低,引发自身收缩。在水化过程中水分不断减小,混凝土内部水分不足或养护不当时,则会引发结构细孔内产生负压,导致自身收缩裂缝。

1.2.2裂缝干缩

大体积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分不断蒸发,表面水分则较快挥发,该处体积收缩就大,内部水分较慢散发,体积收缩就小,由此造成混凝土结构内、外收缩变形不同步,当表面的收缩变形受到内部约束时,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拉应力,从而导致干缩裂缝的产生。

1.3钢筋锈蚀裂缝

混凝土保护层面厚度不足亦或是达不到规定质量要求,就会受到二氧化碳的侵蚀和炭化,导致钢筋锈蚀的机会变大,导致钢筋表面的氧化膜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混凝土中的水分和氧气就会与钢筋中铁离子发生锈蚀现象,产生锈蚀物氢氧化铁,该物质的体积会增加到2~4倍,从而使膨胀应力产生在混凝土的周围,就会出现混凝土开裂、剥离的不良现象,因此受到锈蚀的影响,就会减弱钢筋的有效断面面积,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的降低,同时引发形式的裂缝,加大钢筋的锈蚀程度。

1.4冻胀裂缝

外界温低于零度的时,吸水饱和的混凝土就会出现冰冻现象,从而使水转成冰,混凝土就会出现膨胀现象,混凝土的体积就会大大增加,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裂缝就会产生。尤其是混凝土初凝时受冻最严重,成凝后混凝土强度损失可达30%~50%。冬季施工时对预应力孔道灌浆后若不采取保温措施也可能发生沿管道方向的冻胀裂缝。

1.5混凝土其他裂缝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能够引发混凝土裂缝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上述四种裂缝外,还存在其他裂缝,如材料引发的混凝土裂缝和施工工艺裂缝等。材料引起的裂缝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碱骨料中的碱性离子容易与骨料中活性较高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质地酥松,容易出现膨胀开裂的现象。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不当,例如搅拌不均匀、搅拌时间太长,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太长、运输泵送时改变了配合比等都会使混凝土的质量发生改变,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性能,进而导致浇筑后的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现场振捣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会受到振捣工艺的影响,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抽撤过快,都会对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产生影响,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措施

2.1做好施工技术准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工作准备中应按照施工组织严密高效、施工人员职责分工明确、施工设备性能可靠和保养得当、各种保障和应急措施齐全的原则之上的。施工前,要对建筑单位进行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制定出指导作业书,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好对钢筋、模板、预埋件等隐蔽工程的检验。建筑施工总平面图中水、电、施工设备、道路的布置要科学且能满足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需要的前提下,加强现场工作的指挥和调度,对影响混凝土装运时间、入模温度等不利因素进行排除。

2.2科学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混凝土在配置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原材料的质量问题而出现裂缝,降低了混凝土施工质量。因此,建筑企业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科学地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从源头上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例如,可以优先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大坝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也可以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使用适当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延缓水泥水化放热速率,以减小水化热;还可以掺加火山灰、粉煤灰等活性混合材料,替代部分水泥,能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前提下,有效地减小水化放热量。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技术人员必须对混凝土材料配比情况进行明确,只有当材料配比满足相应规范时,才能更好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抗压性、抗离性,以避免出现裂缝问题,因此,对材料配比进行优化至关重要。建筑材料的配比符合混凝土强度,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材料配比进行优化,这样才能更好避免出现裂缝问题。

2.3坚持科学的施工工艺

(1)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通过计算温度应力来确定混凝土浇筑方式。可以选取夜间进行浇筑工作,从而减小温差应力,减少裂缝的产生。浇筑时据混凝土泵送产生的坡度,在混凝土卸点和坡角处布置振捣点,确保混凝土振实。因混凝土的流动性很大,泵送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为消除混凝土表面裂缝,要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二次振捣,提高混凝土防水性能。充分的振捣可以有效减少结构性裂缝。混凝土浇筑、振捣之后产生的泌水和浮浆要及时清除。(2)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对温度的测量、控制工作。采用先进的测温装置做好温度记录,可以全面、准确的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实时温度变化,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测量结果制定、实施相应的温控措施。混凝土浇筑工作应选择专业的施工人员,把握好每道工序之间的间隔时间,保证浇筑质量,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拆模工作。

2.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会改变其水化反应速度,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养护时应注意保持混凝土的湿度高、气温低,且养护时间要长,这样可以使混凝土收缩较小。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应该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对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预冷却来降低温度,使混凝士浇筑后的最高温度和温度梯度达到最小,从而使外界环境对混凝土的约束达到最小。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凝结、硬化。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超负荷的温度应力的存在,常常会出现裂缝,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想要控制裂缝的产生及发展就要找出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的成因及发展规律,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兵,胡爱珍.防止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施工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7(19):51-52.

[2]刘莉,刘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7,43(15):94 -95.

[3]廖乃习.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J].江西建材,2016(17):78-79.

论文作者:杭文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论述论文_杭文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